第13章 關外伏擊
倪元璐點了三萬人馬,帶著高第出了山海關后,快速向西疾馳。
他是唯二知道崇禎全部計劃的大臣,這讓他自豪感爆棚。
他清楚的知道此次伏擊任務關乎成敗,更關乎大明的興亡,所以他不敢怠慢,一路上不斷催促大軍疾行。
高第一路上除了思考怎么自保,更多的是在觀察他們帶出來的三萬人。
這些士卒全部是吳三桂自寧遠城帶回來的。自己幾乎不認識,如果沒有倪元璐在場,可能根本指揮不動任何一人。
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他實在不知為何崇禎要命自己出戰(zhàn)。這太不符合常理。
三萬大軍也不知道要去執(zhí)行什么任務,但是這些日子深受崇禎皇帝和教導組的熏陶,漸漸有了些民族大義和建功立業(yè)的意識。
更是懂得了什么叫做令行禁止。
所以皇帝下令出征,那去就是了,誰也沒有多問。
大軍疾行了約兩個時辰,倪元璐下令停下休整。他策馬走到高第跟前說道:
“高總兵,此地就是圣上親自選的伏擊地點,但具體的軍事部署,由您全權負責?!蹦咴凑f完,便翻身下馬休息去了。
高第得了令,看看四周,又帶了幾人登山北邊的一個山坡,張目眺望。
心道:“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伏擊地點,可是剛經過的那個山谷位置更佳,為何偏偏選在這里?”
不過既然倪元璐說是崇禎選的,他也沒辦法。為了活命,只好盡心盡力的安排兵馬。
半個時辰后,大軍隱藏完畢,各千總也領了軍令,回駐地等待。
高第牽馬步行到遠處的密林,向倪元璐復命。
“倪大人,此地距離一片石頗有些距離,如果敵軍從那里來,行到此地時,恐怕已經排成幾里長的蛇形隊伍?!?p> “嗯,這個圣上早有預判。”倪元璐道。
“我的意思是,即便敵軍中計,我們最多也就吃掉他前鋒三五千人馬。后續(xù)的敵軍一到,就會全力進攻,這伏擊戰(zhàn)就會成為遭遇戰(zhàn),到時我們進退維谷?。 ?p> 高第想要自保,第一要務就是保存實力。一旦兩軍在山谷里廝殺,大量的傷亡在所難免,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敵軍大部隊到了,我軍就鳴金收兵,不做糾纏。”
“這也是圣上說的?”
“正是,圣上早已料到這些,交代我,敵人大軍一到,我軍速退10里,進入剛才經過之山谷進行決戰(zhàn)!”倪元璐說道。
高第大驚,這不是亂彈琴嗎,如此用兵非得全軍覆沒不可。他喃喃的道:“這是何解?”
倪元璐看出他的慌張之色,說道:“高總兵莫怕,你等著和我一起圍殲敵軍就好!”
高第更害怕了,正要再言,偵騎來報。
“有闖軍來犯,舉著李字大旗,可能是一只虎李過?!?p> 高第聽聞過一只虎的戰(zhàn)績,不敢小覷,連忙登上選定的瞭望點,準備指揮戰(zhàn)斗。
倪元璐見了暗暗點頭。
高第遠遠就望見一個紅袍大將領軍狂奔,卻看不清人臉。
原來,李過立功心切,親率3000兵馬做了個急先鋒,一路奔馳而來。
他看到前方山谷,腦海中雖然閃過一絲疑慮,但看出此地不是尚佳的伏擊地點,極易被人突圍,所以沒有多想,停也不停的就沖了進去。
當李過軍半數人馬進入山谷后,前方不遠處突然爆響三聲,接著就見山谷兩側數萬人馬疾沖而來。
“居然真有埋伏,李巖好遠見!”李過心里贊嘆,同時高呼,“不要慌,全軍集中,合力沖出去!”
李過帶來的兵都是闖營的老兵,作戰(zhàn)經驗豐富,此刻雖然被包圍,一點也不慌張。
聽著李過號令,一邊抵抗一邊慢慢聚攏。
雖然人數懸殊,很快被殺傷一些人馬,但是順利聚攏了起來。
在李過的帶領下,剩下的兩千余騎兵左突右沖,拼命突圍。
高第站在一處山巔,不斷讓旗令官揮舞令旗,盡力封堵,以求在后繼敵兵趕到之前吃掉這3000前鋒。
可令他沒想到的事,這三千騎兵竟然如此勇猛、靈活,3萬人合圍都沒能討到多少好處。
賊軍不斷有人落馬,自己人同樣不斷落馬。
要是三千對三千,還真不一定誰勝誰負。
他在山巔看的真切,這讓他對闖軍有了新的認識。
不禁暗暗吃驚,“闖賊大勢已成,難怪能從西安一路攻下京師。我等會如果私放了這前鋒騎兵,可否就此降了闖賊?”
就在高第想入非非之際,田文秀早已知曉李過中伏被圍,勒令大軍全速去救。
李過左右沖擊幾十次后,軍士體力已經大為不足,還活著的一千余人馬各個帶傷。
但他并不驚慌,算算時間,心中更是鎮(zhèn)定,下令所有人朝來路突圍,以期跟田文秀內外夾擊。
這時倪元璐也來到山巔,見到敵軍援兵漸漸接近,讓高第下令全軍放棄合圍,回撤到山谷以東。
高第正想用什么借口私放了敵人,聞言大喜,連忙傳達將令。
“我來日投降之際,可以此令表明心跡?!备叩谙袷橇隙ǔ绲澅財。瑤缀醮蚨ㄖ饕馔督道钭猿?。
山谷內合圍的明軍收到軍令,迅速做出反應,在田文秀即將撞過來時,紛紛向兩邊散開,而后迅速東撤。
李過右臂中了一刀,卻依然在拼命搏殺,突然發(fā)現敵人潮水般退去,不明所以。
田文秀大軍也剛好趕來,將殘兵圍住,保護起來。
兩軍匯合一處,李過馬上要點了新到之兵,就要去追擊,以報伏擊之仇,被田文秀攔下。
“敵軍撤退的古怪,小心有詐?!?p> 李過聽后勒住馬韁,怒目看向東側明軍,令大軍修整備戰(zhàn)。
高第這邊也聚攏了大軍,擺開架勢,像是要阻擋闖軍去路。
兩方大軍隔著山谷對峙起來。
約么一盞茶的功夫,李過見明軍沒有任何動作,始終在山谷另一邊整整齊齊的站著,心里著急。
要是誤了夾攻時間,闖王必降罪。
派了人前去叫陣,同時看看明軍虛實。
不多會叫陣的士兵回稟說,明軍已經盡數撤退,只留下三百稻草人堵住了山谷。
每個稻草人上都寫有
“闖賊必死”四字。
李過得知被耍后大怒,帶著全軍急追而去。

一紙鳳冠
感謝書友“十點鐘的太陽”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