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東宮后,妖僧的消息已然流傳開來,李承乾也得到了情報。
太子寢宮,燈光微弱,泛著淡淡的赤色,蘇婉依偎在李承乾肩膀,淚眼婆娑。
宮中傳言如旋風般擴散,私底下已有不少人開始議論,更讓人奇怪的是,李世民并未禁止,不知是何意。
正是因為如此,身為太子妃的蘇婉才像是丟了魂兒一樣,有些不知所措。
李承乾同樣睡意不顯,躺在搖椅上,握著潔白柔嫩的小手,嗅著身旁傳來的陣陣幽香,耳旁伴著輕盈靈動的女兒聲,心思轉(zhuǎn)動。
太子之位,李承乾認為沒這么容易動搖。
那妖僧若不出所料,應是西方所派或根本就是觀音本人。
事態(tài)的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偏差,西方教好像已經(jīng)開始針對他李承乾。
怎么辦呢?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出很好的辦法。
西方教,卑鄙如此。
想到這里,李承乾手中不自覺的加了一些力氣。
“呀……”少女吃疼,輕呼一聲。
李承乾驚起,撫著少女被他捏紅的小手,輕輕吹氣,自責道:“都怪我不小心。婉兒,弄疼你了吧?!?p> 十幾歲的少女含苞待放,美不勝收。
蘇婉秀眉舒展,自洗漱臺取過一條浸濕的毛巾,幫李承乾擦去額頭的汗?jié)n,柔聲道:“哥哥,婉兒沒事。只是見你如此煩心,心疼的厲害??晌乙慌樱矡o法為你分憂,真是沒用?!?p> 李承乾將蘇婉攬到懷中,笑道:“有你陪著,我才能熬下來。誰讓我是大唐太子呢?!?p> 蘇婉膩在李承乾胸前,心情放松了許多,輕笑道:“若是哥哥這個太子當累了,干脆不做也罷,婉兒陪你浪跡天涯,做一對神仙眷侶?!?p> “哈哈,你倒是看的開,若是讓岳丈知道,準臭罵你一頓。”李承乾開懷道。
“婉兒才不怕呢?!碧K婉道,“哥哥,天色已晚,安歇了吧,不知今夜還會不會做夢。”
躺在床上,李承乾心中微動。
離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次日,蘇婉醒的要早一些,當李承乾睜開眼時,發(fā)現(xiàn)妻子正滿含期待的看著他。
“?!?,瞧你擔心的樣子?!崩畛星H了下蘇婉,笑道,“放心,應該是沒事了,我昨晚可是睡了個好覺?!?p> “真的?”蘇婉大喜,“那哥哥快去上朝,今日婉兒去老君觀還愿,多謝祖宗保佑?!?p> ……
大朝會如期而至。
李世民高高在上,李承乾侍立一旁。
一開始朝會如常,君臣商議國家事宜。直到有一御史走出,眾臣擔心的事兒終于還是發(fā)生了。
“陛下,太子仁孝忠悌,遍觀歷史,無出其右。然,臣聽聞太子近來行事乖張,甚至虐待臣子,魏侍中便受其害。古語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殿下或被魑魅侵擾。臣請陛下恩準,著太子東宮養(yǎng)病,暫停聽政監(jiān)國之權(quán)?!?p> 一石激起千層浪,尤其是某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更是怒而附和。
魏征環(huán)掃四周,恨不得上去給他們每人一把掌,看著這些“錚錚鐵骨”,老魏直接感謝他們十八輩祖宗。
“哦?魏侍中,果有此事?”李世民聲音無甚波瀾,詢問魏征道。
魏征出列,擲地有聲:“回稟陛下,絕無此事!此人不知從何處聽信謠言。太子德行無差,怎會如此對待老臣,望陛下明鑒。”
“鄭國公,枉下官一直以來以你為榜樣,認為你剛正不阿,為人坦蕩,沒想到竟屈服于太子淫威之下,你有何資格再任諫議大夫之職!”那御史高呼道,“天道何其不公,難道朝堂之上竟無一諍臣!”
“是極是極,鄭國公應當仗義執(zhí)言,為陛下正身,為太子正德!”
“臣,請?zhí)踊貙m讀書三年!”
長孫無忌、房玄齡、王圭等文臣領(lǐng)袖無一發(fā)聲,李靖、李孝恭、程咬金等軍方大佬抬頭看天,就連往日沖動魯莽的尉遲敬德,也只是嘿嘿發(fā)笑。
李世民笑了,看向了李承乾,道:“太子,你怎么說?”
李承乾走下玉階,開口道:“兒臣自知德不配位,仍需歷練。父皇曾言,兒臣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遂,兒臣自請離朝,于隴右道歷練,懇請父皇恩準?!?p> 一石激起千層浪。
李世民原本以為太子會自辯,怎么也沒想到會是這種結(jié)果。
“這下你們滿意了?!?p> 李世民聲音并不大,卻將大殿中幾人御史嚇得肝膽欲裂。
“退朝,太子隨侍甘露殿?!?p> ……
甘露殿中,李世民眉頭微蹙,右手有節(jié)奏的敲打著桌面。
“你是怎么想的?!?p> 似乎要給李承乾時間來整理思緒,過了一會兒才發(fā)問。
“父皇,其實兒臣早有打算?!崩畛星?,“兒臣深居宮中,不解民間疾苦,不通軍農(nóng)之事,比之父皇年少時,相差甚遠。父皇起于亂世,行于微末,艱難萬苦方君臨天下。兒子不才,也不想倚靠父皇蔭庇,做個守成之君?!?p> “父皇春秋鼎盛,大唐日新月異,兒臣想為父皇牧民邊疆,不想做籠中之鳥?!?p> “兒臣所轄六率,請父皇代為管教。”
“懇請父皇恩準?!?p> 李世民怔怔的看著兒子,好像第一次認識一樣。
噠噠噠……
踱步的聲音不斷,李世民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去立政殿?!?p> 立政殿中,長孫皇后已經(jīng)收到了消息,美目怒睜。李世民來時,就感到一股涼意。
大殿中的婢子太監(jiān)都被遣了出去,只剩下李世民夫婦和太子一家。
一家四口圍桌而坐,只敘家常,不談國事。
“承乾,此去隴右,將婉兒帶上。”長孫皇后畢竟是一國之母,心中雖然不舍,但還是尊重夫君和兒子的選擇,“若是沒有給娘生個孫子,你就不用回來了?!?p> “為娘以前為你們父皇擔憂半生,以為天下安定能過幾天穩(wěn)當日子。”長孫皇后抹了抹眼淚,“現(xiàn)在你又要走,為娘這心里哪兒舍得?!?p> 李承乾和蘇婉跪在地上,亦是淚眼朦朧。
“母后、父皇,兒臣此去長則一兩年,您二老要多保重身體。”李承乾握著長孫皇后的手,道,“母后氣疾未愈,不宜操勞,更不能大喜大悲,應時常請?zhí)t(yī)診脈,多多調(diào)理。”
“國有能臣,父皇無需事必躬親,累于案牘,我大唐臣民一心,自然蒸蒸日上。”
李世民笑道:“兒大不由娘,你不過剛及弱冠,竟然開始教訓起父皇母后了。好了,莫作小女兒姿態(tài),此去隴右對你來說算是一場歷練。軍民之事,多看多想少動,那些積年老吏、軍中士伍皆可為師?!?p> “當然,也不要怕犯錯,你是儲君,未來的皇帝,現(xiàn)在犯錯總比以后犯錯要好的多?!?p> ……
第二日,大唐皇帝李世民連下數(shù)道圣旨。
太子及冠,著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總管隴右及西域一切軍政要務。
設立西洲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宜,太子任大都護。
陳國公侯君集調(diào)離李靖麾下,入西洲都護府,任副大都護,帶軍兩萬四千人。
隴右道臨夏建太子行宮,暫為西洲都護府所在。
著玄甲軍抽調(diào)三千人隨鑾護駕,為太子親衛(wèi),張士貴任大將軍。
令宮內(nèi)皇子專心學業(yè),不得出宮,著魏王李泰立刻就藩。
李世民的幾道命令迅速下發(fā),整個朝堂快速運轉(zhuǎn),為太子出西域做好萬全準備。
當日,侯君集、張士貴拜訪太子,相談甚歡。
次日,太子宣召翼國公秦叔寶、鄂國公尉遲敬德,出門時,二人神色凝重。
三日后,太子起駕,出長安,直奔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