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曾經手書《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段文字是文言文,比較晦澀,所以我將意思進行了梳理。
第一、大道盛行的時候,天下一切屬于公眾。
第二、道德高尚的人能得到尊重,有才能的人能得到任用,人與人之間講求誠信,并能和睦相處。
第三、人與人之間,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親密無間,年老的人能夠得到善終,青壯年人能夠充分施展其才能,讓少年兒童健康茁壯成長,老而無妻者、老而無夫者、少而無父者、老而無子者和身有殘疾的人,都能夠得到供養(yǎng),成年男女能夠有合適的婚配。
第四、人們路不拾遺,都樂于為別人奉獻自己的力量。人人都沒有害人之心,沒有任何危害社會治安的行為,家家戶戶出門都不用關門。
大同是儒家提出的一種社會愿景,孫中山之所以手書這一段文字,說明他很贊同這一種思想。
其實,以現在的社會發(fā)展情況,實現天下大同,完全是可以的。
只要社會達到一定的富足程度,人人自覺,天下大同必定可以實現。
自覺的含義,第一是自我約束,第二是提高自我意識。
天下大同,反映了華夏先民的夙愿,身為華夏兒女,更應該為實現天下大同,而作出努力!
玉露霽華
這一章寫得不夠完整,但我要寫的都已經寫了,希望有識之士可以幫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