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慮,甘露二年(前52)封魯孝王子劉弘為昌慮侯,即此。光武皇帝在興漢室后,改昌慮侯國為縣,至今屬東???。
遵循漢制,萬戶以上,縣之長官為縣令,不足萬戶則稱縣長。
近百年來,昌慮人口多向北遷徙,戶數(shù)不斷下降,當下已然淪落為小縣。
而以各地郡縣主官,無不以朝廷任免,且不得于本鄉(xiāng)地擔任。卻是吏員,多從鄉(xiāng)地招募。
劉祈能以于冀州得取戰(zhàn)功,被委任為昌慮長,恰是遠離了老家蓋縣。
得聞劉祈年紀輕輕,就是一縣主官,諸葛瑾雙目不覺瞪圓,看向劉祈目中,盡顯崇拜。
而旁無外人,諸葛珪又屬于直性子,他自知其中事情,必沒有簡單。
故于官寺回來路上,除了心嘆以外,多了幾分思索。
見劉祈聞此未驚,繼而沉吟道:“朝廷下發(fā)文書,未有多做說明,然于我看來,阿祈于冀州,必有作為,甚至得朝中大臣所舉……”
面對諸葛珪,劉祈隱去了一些不能廣言之事,將他大體所為,如白日同章氏,還有諸葛家一應兄弟姊妹所言,再度簡言道出。
劉祈之言,讓諸葛珪再度打量這個他已當為子侄輩的少年。
不免感覺可為!
這邊想法剛剛落下,即見劉祈深深一禮道:“后能于冀州行事,伯父之書信,為劉祈贏得時間轉機。
此中大恩大德,劉祈沒齒難忘?!?p> 這般言語,劉祈目光真摯。
事實也正是如此,若沒有諸葛珪那封書信,于戰(zhàn)情前期,他同鄉(xiāng)人,欲要活下來,都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但有了諸葛珪所書,這才能于戰(zhàn)事前期,多了些時間,于形勢之了解。
“劉家大兄,乃屬仁義君子!又知恩圖報,我不如也!
難怪阿翁阿母常有言,當我好生學之!”
諸葛瑾于一旁侍候,只覺每觀察劉祈言行,總能學到不少。
心中對此間同齡人,敬意更深!
且已將劉祈當做榜樣!
諸葛珪未有注意長子變化,卻是于劉祈一禮后,雙手虛扶道:“能有作為,且靈活變動,以助朝廷大軍,覆滅反賊,此正是汝之能力,與我干系不大!
以你所為,只怕這青州刺史,為你官職出力不小!
但阿瑾,你能不受青州刺史所邀,而往青州,于我看來,并無不妥……”
諸葛珪言此,沒有繼續(xù)說下去。
朝中很多事,并非三言兩語能講得清楚。
以劉祈當下年紀地位,也無需去深究太多。
想到明日開始,他即要率眾,往太山一帶剿匪,而同劉祈,這個救得他家眷少年,不知何時相逢,諸葛珪另有言語相告。
他看向長子道:“阿瑾,你且先去,看看汝母使廚舍,準備之飯食如何了?”
“喏!”
諸葛瑾應聲后,自知父親有言與劉祈私說,隨即離開,關上了門。
誠以諸葛珪將劉祈單獨留在書舍,所道者,也不是什么機密,而是關乎他了解的昌慮情況。
昌慮,地處東???、泰山郡、沛國部,魯國,四郡相交之所。
地理及勢力復雜。
距蘭陵和沛縣皆不遠,故以豪族林立。
這邊聽取,諸葛珪所言,可比劉祈原本了解的那些知識,豐富具體之多。
于此,也讓劉祈能在赴任前,于地方情形曉知,好做籌備。
劉祈不時發(fā)問,諸葛珪皆認真解答。
時間一點點過去。
諸葛珪忽而一動,問起表字,劉祈因未弱冠成年,加上長輩多故去,確無表字。
但眼前諸葛珪學富五車,若能幫之賜字,自是佳妙。
他隨之道:“不瞞伯父,劉祈今下確無表字,還請伯父賜字!”
一個人的表字,至關重要,諸葛珪不敢大意。
他沉吟半刻,眸光一亮,道:“祈,求福也。
福壽者,可得安寧。
《詩·小雅·賓之初筵》載:以祈爾爵。
故而,古之來者,亦有希望之意。
你于將來,亦當約束自身,為德守之人,才能榮譽天下。
便字‘希德’罷!”
希德!
劉希德!
劉祈默默將表字念了一遍。
諸葛珪引經(jīng)據(jù)典,此中表字,確有大意。
而今想來,
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他劉祈又字希德。
還有張飛字益德,單是他等四人,都快湊成一桌麻將。
可見今下士人,注重德行操守者多也!
諸葛珪于此,亦未嘗沒有以表字,讓他時刻銘記,雖言年紀輕輕,已為一縣之長,然則,當不忘操守修養(yǎng)。
劉祈心中為此感懷,忙起身一稽道:“祈謝伯父賜字,必不忘伯父教誨!”
諸葛珪暗暗點頭,劉祈能明白他之寓意,可以說有出乎年紀之卓越見識,足必他長子諸葛瑾,尚要聰慧。
他走來,將劉祈扶起,發(fā)自內心愛護,告誡道:“你初入官場,且愿赴他鄉(xiāng),尤記德操值守,另當打理好本地大族之關系。
多傾聽他人之建議,凡事不可獨斷,當重聲名為先!”
劉祈知諸葛珪發(fā)自肺腑,此間再言,完全是為他將來考慮。
他非察舉入仕,而是軍功,于地方士人看去,多少有些非是正途。
也只有不斷積累名望,官聲,將來才有可能為地方所舉,贏得更高之政治出身。
“祈謹受教!”
……
于飯食后,劉祈才得知諸葛珪將親率郡兵和募兵,往泰山剿滅該處,近些時日所盤踞的一大部,接近千人黃巾潰兵,也是泰山郡最大的一伙。
早知曉諸葛珪,乃是于諸葛亮兄弟姊妹年少時,于平叛黃巾軍,不幸身亡。
見章氏等人憂心,加上諸葛珪于之厚愛,劉祈隨即主動問詢起了情況,以助諸葛珪行程順利。
這一相談,不覺半夜過去。
于即將到來的太山之戰(zhàn),劉祈透徹分析,考慮完善。
從對話中,諸葛珪這個比之年長二十多歲的長者,有種荒唐感覺,即仿佛面對一個同齡智者。
第二日一早。
劉祈陪著章氏,另有諸葛瑾,諸葛亮,兩位諸葛小妹,及尚在襁褓的諸葛均一道出城送別。
浩浩蕩蕩,共計兩千人馬,消失在大道之上,劉祈才護送章氏回到家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