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記住那個老人
“上課!”
“老師好!”
時故興致勃勃的翻開書本,認真聽課。
陽光悄悄溜進安靜的教室里,照亮了承載知識的黑板,溫暖著辛苦傳授知識的老師,和認真學習的同學們。
上輩子他沒上過高中,這輩子他想盡可能的多感受一些從前沒經(jīng)歷過的生活。
只是為了活著的人生他已經(jīng)過了一次,這一次,他不單單只是想活著。
認真學習的時間過得很快,下課鈴聲叮鈴鈴地響了起來。
“啊,總算是下課了。”甄開心伸著懶腰:“萬歲,時故,我們去買烤腸吃吧?!?p> 萬歲點點頭開始收拾東西,但時故愣愣的,沒什么反應。
開心從身后攬住他的脖子:“想什么呢?”
“沒什么?!彼剡^神晃了晃腦袋。
這堂課他聽得很吃力,老師講的很多知識點他都很難理解。
不過穿越前還在學校的他就沒怎么好好學習,畢竟成天不是被爹揍就是被娘罵,那會兒的他也沒什么心思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再后來,漂泊十年,剩下的那些知識也都隨著時間還給老師了。
現(xiàn)在突然開始學習自己從未學過的知識,聽得吃力也很正常。
看來今天回家還得找找以前的課本試試看把那些丟掉的知識找回來。
他這么想著,放下了面前看得他腦仁疼的高中課本,然后跟著甄開心他們走出了教室。
當然,他還不知道的是,這個新世界的自己,其實曾經(jīng)是個學神。
三人結伴走出教室,剛下教學樓,就看見苗妙妙和時秒在拐角處的垃圾箱那兒吵著什么。
“時秒你怎么能干這個呢?快放下。”
“我為什么不能做這個?妙妙你別管我了。”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怎么能不管你!”
時故皺了皺眉,往前走了幾步,看見時秒身邊放著一個灰色的編織袋。
袋口敞開著,露出里面扁扁的塑料瓶。
看著這些瓶子,他想起了一個老人。
上輩子時故從家里逃出來,不知道該去往何處,也不知道該怎么生存下去,只是漫無目的的四處流浪。
就在他差點餓死在街邊的時候,老人端著一碗清水煮面出現(xiàn)在他面前。
他活了過來。
開始跟著老人撿垃圾。
后來,冬天到了。
老人死在了那個冬天。
時故從沒和老人說過話,老人也不和他說話。
所以他不知道老人叫什么,為什么會流浪,靠撿垃圾為生。
老人也沒問過他這些。
被老人救活之后,求生本能驅使著他跟著老人。
一開始他只是跟著,不知道能做什么,什么都不懂。
老人也沒有特意教他什么,只是自顧自的撿垃圾,送到回收站換錢,然后回家。
時故就這么跟著看了一天。
老人的家是一間老舊木屋,掛滿了歲月的氣息。
沒有讓他進家,也沒有再分給他食物。
他在老人家的屋檐下,靠著墻角睡了一晚。
那是他第一次在派出所門口之外的地方睡著。
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被天光叫醒,睜開眼,老人已經(jīng)出門了。
他跟了上去。
就這樣開始了自己撿垃圾的一段人生。
那以后他一直睡在老人的屋檐下,用自己撿垃圾換來的錢換老人的面吃。
直到冬天降臨。
撿了破棉爛襖把自己裹成球在老人屋檐下睡得瑟瑟發(fā)抖的他都還沒來得及感冒,老人就死了。
老人死的很安靜。
他只是沒有如往常一般早早出門。
時故在屋檐下等了許久,他以為老人只是沒睡醒。
那時的他還不懂什么是死亡。
還是老人的鄰居見他沒像往常一樣跟著老人去撿垃圾多問了幾句,感覺不對破門而入,才發(fā)現(xiàn)老人尸體都已經(jīng)涼了。
老人走的很安靜,幾個鄰居和居委會一起處理了他的后事,早上發(fā)現(xiàn),中午人就火化了。
下午就被送出城外下葬。
時故那一天都待在老人的屋檐下,呆呆的,愣愣的。
看著人們在老人的木屋進進出出,安靜快速的處理著老人的后事。
人們都以為他是個傻子,也沒有人管他。
天黑了,世界上再也沒有老人這個人的存在。
后來,時故離開了老人的屋檐,在回收站的角落里清理出一塊空地搭了個窩棚為自己遮風擋雨。
他偶爾撿垃圾路過老人的木屋,那里已經(jīng)有了新的住客,屋檐下沒有人。
回收站的老板和慣常在這里換錢的流浪者們最開始那些天提起過老人,常常唏噓感嘆老人死得可憐。
不過也僅此而已,沒過多久他們就換了新的談資。
時間抹掉了老人在世界上的最后一抹痕跡。
大概只有時故還記得他。
雖然老人從未和他說過話。
“時秒!你真的不能做這個!”苗妙妙抓著自己好朋友的手,急的紅了眼眶,眼看著眼淚就要掉下來。
她焦急的喊聲驚醒了陷入回憶中的時故。
看著時秒倔強的表情,苗妙妙的焦急,還有甄開心萬歲萬幸的左右為難,他彎了彎嘴角輕輕笑了。
“一噸塑料瓶大概能賣一千到三千元不等的價格,價格高低取決于你選擇的買家?!睍r故走到兩人身旁,自顧自的說著:“一個常規(guī)的塑料瓶大概二十五克左右,所以你得撿二十個塑料瓶才能湊夠一斤?!?p> “一噸也就是一千公斤,換算成斤是兩千斤?!?p> “這么算下來,你得撿四萬個塑料瓶才能賺到一千……算你頂格價賣出好了,三千塊?!?p> 他探頭看了看時秒的編織袋:“你撿到多少個了?”
被他說得一愣一愣的女孩兒眨眨眼,吞吞吐吐地說:“沒,沒數(shù)過?!?p> 時故溫和地笑了笑,伸出手拎起那個編織袋掂了掂:“嗯,一斤多兩斤不到。”
這是他撿垃圾賣廢品時練出來的能力,不需要秤,僅憑手感就能大差不差的判斷出手上物品的重量。
撿垃圾的人都有這一手,不然回收站老板可不會老老實實的給錢,算賬的時候缺斤少兩是常規(guī)操作了。
無視了萬歲他們你怎么拎起來就知道多重的驚異眼神,放下袋子看著時秒:“你覺得自己忙活一天,能撿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