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路遇柳子明
午時過,未時初,天氣和暢,一人騎馬走在鄉(xiāng)間闊路上。
路旁往里是靠山里的一邊,外沿處望去則是一畝畝良田,此刻是夏日季節(jié)。農(nóng)作物正是生長化子的時候,田里的稻穗看上去沉甸甸的,風(fēng)吹稻花香一片。
“葉秀才,出門去嗎?”
“是明遠(yuǎn)叔啊,川到鎮(zhèn)里去置辦點東西。”
“這樣啊,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啊。”
“……”
一路上向葉澤川打招呼的人三三兩兩,各自在農(nóng)忙時間里抽出幾息時間向他打招呼,不得不說他在村里的聲望是大家贊同的。
走了三分之一的路,路上基本沒人了,葉澤川不由得松了一口氣:“終于是走出人堆了,一路下來我都快回應(yīng)不過來了?!?p> 此刻他用人堆形容,可以看出他是有多受歡迎。放松下來,繼續(xù)騎馬趕路。欣賞風(fēng)景,感受著微風(fēng)、花草的氣息。
路過一道三叉路口,往下是鎮(zhèn)里的路,朝上則是鄰接另一個村子,路的拐彎處唄一片竹林擋著。
葉澤川看了一眼,拉著韁繩朝下的路走去。在沒有修路前去鎮(zhèn)里馬都出不去,只能靠腳力一步一步走,一天只能走個來回。
現(xiàn)在好了,路修好后,馬能行,車能過,一來一回只需一個時辰。
走過一處溪流小小石橋,梳理嘩啦啦地躺著,葉澤川牽著馬兒在溪邊旁讓其漱飲。
片息之后,牽著韁繩離開,這時后面?zhèn)鱽硪坏缆暫埃骸扒懊娴目墒菨纱ㄐ??!?p> 葉澤川回首一瞧,只見一個男子騎著馬,后面跟著兩個小廝。
“吁~”
叫停馬,葉澤川等了他們幾息時間,說道:“喲,原來是子明啊,多日不見子明是越發(fā)精神了,家中小妾看來不富多少,哈哈哈!”
男子柳明尷尬點了點頭,道:“澤川兄,你又開我玩笑了,小弟至今未娶也未抬房納妾?!?p> “行了,看你也是去鎮(zhèn)里,同行吧?!比~澤川邀請道。
柳明點了點頭,“弟正有此意,同行!”
兩人并駕齊驅(qū),后面的兩個小廝看著自家小爺和客人談笑,他們也不會打擾。
馬兒走的一般快,兩人在路上談?wù)勑πΑA髋c葉澤川是同窗一期的秀才,只是前者三年兩次鄉(xiāng)試不得其上,為此讓他著實難受。
他小葉澤川五歲,今年十七歲,束發(fā)已經(jīng)兩年多了。十四歲中得秀才,可以說是讀書人之中最為拔尖的。
葉澤川進(jìn)學(xué)較晚,十九歲才得以秀才功名,后父母離世守孝三年,至今已經(jīng)意二十右二之年。
在普通人家早已經(jīng)娶妻生子,但在他這個現(xiàn)代人思想的人看來,大好的青春也才剛剛開始。
“澤川兄這次秋闈可是要下場一試?!绷鲉柕?。
葉澤川點了點頭,“沒錯,川時至今日三年孝期已滿,是該下場一試了?!?p> “你小子這么問,難道是不準(zhǔn)備考了?”
柳明臉上有幾分微嘆之意,回話而道:“不滿兄話,考肯定要考。但弟先前已經(jīng)考了兩次,每一次都總是差一點兒。為此,弟感覺已無顏去見書院的離山先生。唉,這一次也不知道能不能中?!?p> 第一次是中秀才后繼續(xù)考,第二次則是皇帝施恩,特別在開的一次。
葉澤川看他這副樣子,沒說什么,下馬將韁繩仍給后面的小廝,走到一處土坡上看著遠(yuǎn)處下的風(fēng)景。
柳明見狀,同樣下馬,近而上前問道:“澤川兄這是,看風(fēng)景?”
葉澤川沒有回答他,只是指著遠(yuǎn)處的灌落的小溪,道:“子明看那里,可能看出什么?!?p> 柳明眺眼望去,只見一股小溪淅瀝瀝的流著,旁邊的綠草十分茂盛,一副生機(jī)勃勃的景象。
“小溪、綠草,還有一片麥地。嗯,麥苗長的不錯。溪流底下的石子倒也光滑,但這看起來很平常啊?!绷髡f道。
葉澤川聞言,道:“不錯,觀察倒是挺仔細(xì)的。這股小溪與江河可否能比擬?”
“不能?!?p> “那它會流向何處?”
柳明看著水里的方向,望眼看去,那里是去往沿海河岸的方向。暗自喃喃自語:“小溪、江河……”
于是眼前一亮,對葉澤川說道:“兄的意思是小溪終將成為江河大海。而路過的地方,將潤澤萬物,孜孜不倦。同樣的鍥而不舍,磨平河石頭。”
“子明可教也!”葉澤川點了點頭,他就是這個意思,但需要柳明自己去領(lǐng)悟,而他在一旁指點幾分。
“我們終將成為大海,而路途中需要孜孜不倦,潤物細(xì)無。一時的得失只是途中的考驗罷了,只要堅定心中的信念,來日江河可期。所以,子明可悟了?”葉澤川。
柳明內(nèi)心一股自信油然而生,點了點頭,深意有且地點頭,“多謝兄的開導(dǎo),小弟明悟了。這次秋闈必將全力以赴,到時候與兄同上京畿,去看那入眼繁華。”
“懂了就行了。你小子什么德行我還不知道,不要放棄有信心即可。時候不早了,我得進(jìn)鎮(zhèn)里置辦點祭禮。你可要同行?!比~澤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當(dāng)然,弟這次去姐夫家有點事要辦。澤川兄,同行!”
“那就不要磨唧了。”
二人騎上馬,直奔鎮(zhèn)口,不一會兒便到了。鎮(zhèn)里的行人紛紛,有推木車的,有肩扛包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