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支配者

第五章 范景文

大明支配者 羿白 2042 2022-07-10 16:28:47

  乾清宮前的廣場上,王永祚領(lǐng)著一個皮膚偏黑的中年男人,疾步走來。

  走到殿前,王永祚停下腳步,語氣和善道:“萬歲爺就在里面,奴婢就送到這了,范先生,快快進去吧?!?p>  中年男人連忙回禮道:“多謝王公公?!?p>  中年男人起身,抬腳正準備跨過門檻,王永祚卻發(fā)現(xiàn)他褲腳上還有些干涸的泥點子。

  頓時急道:“誒喲我的祖宗誒,早前不是派人和你說了嗎,讓你來是要見萬歲爺?shù)?,你就不能換身干凈衣服?”

  中年男人慚愧道:“臨行前看了天氣,今晚似要下雨,我憂心麥苗,就下田去挖開了溝渠,避免麥苗...”

  “行了行了,趕緊拍拍,看身上還有哪不干凈的,可別把泥點子帶到萬歲爺面前去!”王永祚懶得聽他說那么多,不由催促道。

  中年男人連連點頭,正準備撣一撣,一臉焦急的王承恩就走了出來。

  王承恩急道:“快走吧,范先生,萬歲爺晚膳都沒用,就等著你來呢!”

  “???!”中年男人吃驚道:“萬歲爺?shù)任乙黄鸪燥???p>  “是!所以快點吧,你倒是餓的起,餓壞了萬歲爺可怎么辦!”

  “好好好,公公請帶路。”

  ‘咕咚。’

  大殿內(nèi),朱由檢咽了口口水。

  忽然,他聽到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抬起頭,便看到兩人疾步走來。

  王承恩在前,中年男人在后,此人正是他等的人,范景文。

  范景文,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時任東昌府推官,在任期間,清正廉明,能力出眾。

  明神宗駕崩,明光宗繼承皇位后,下令舉薦賢能,范景文骨鯁上疏,極力舉薦,但他舉薦的大都是先朝元老,為明光宗所忌,被多次打壓下,范景文無奈,不久便乞假回鄉(xiāng)。

  天啟五年,范景文被重新啟用,結(jié)果當時正是魏忠賢當權(quán),他頭鐵,又給朝廷上疏道:“天地人材,當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當為朝廷守之。天下萬世是非公論,當與天地萬世共之?!边@話明里暗里都在給天啟提醒,可天啟皇帝朱由校聽得進去嗎?最后自然是又給他貶了。

  這一貶,就是兩年。

  范景文這樣的人,是能吏,是賢才。他最怕的不是死,不是窮,他求的也不是高位,不是名不是利,而是一展抱負!

  他最怕的是一身所學(xué),無處施展,更怕就此沉寂,為此,他可以舍棄一切。

  如今,朱由檢特地找他回來,倒不是因為他頭鐵,不畏強權(quán),而是因為他是‘一條鞭法’的擁護者。

  原歷史軌跡里,崇禎原本也支持范景文對一條鞭法的實施,可惜效果平平。

  那是因為,崇禎把這么一個改革型人才,拿去帶兵打仗!

  范景文走進大殿,倒頭便拜。

  “學(xué)生范景文,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范景文的心情是很忐忑的。

  當年他被天啟勢力打壓,原本萬念俱灰,畢竟天啟還年輕,而他已經(jīng)快四十了。結(jié)果幸運的是才過兩年天啟就駕崩了,范景文心里又有了入朝為官的希望。新皇登基后,他處心積慮,四處送禮,讓官場好友替自己上疏舉薦。

  只為能繼續(xù)入朝為官。

  可這才幾天,信怎么就到了皇上手里?

  而且看這樣子,好像還不是一般的會面?

  范景文只能姑且認為,這是新皇求賢若渴的表現(xiàn)。

  他卻不知,朱由檢可不只是求賢若渴,而是把他當做了一張底牌!

  因為從后世而來的朱由檢深刻的知道,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賦稅有多么重要。

  而這,就需要合理的制度,制度對了,路子才對,國家才有可能振作起來。

  抄幾個貪官的家,殺幾顆奸臣的頭,終究是杯水車薪。

  大明這種體量的國家,賦稅才是重中之重。

  一條鞭法,就是針對賦稅的改革。

  如果把國家比作集團,那么賦稅就是利潤,公司有了錢,才有能力拓展業(yè)務(wù)。

  員工們才能有更好的福利。

  而這就需要優(yōu)秀的制度。

  如果只是一味增大工作量,增加勞動力度,往往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員工干不下去了自然就撂挑子了,人民活不下去了,除了潤就只能改天換日。

  任何朝代發(fā)展久了,就會形成一些固定的階級。

  而改革就需要觸動那些人的利益,這樣,才能完成資源的再循環(huán)。

  否則,階級不斷固化,上層建筑愈加臃腫,而底部無法支撐。

  就會發(fā)生倒塌。

  也就是改朝換代,重新洗牌的過程。

  這是從古至今,一直不變的道理。

  很明顯,原歷史中范景文獲得的支持是遠遠不足以將這種改革實施下去的。

  讀過萬歷時期的明史就能得知,要實現(xiàn)一條鞭法這種影響深遠且極具深度的改革,必須也只能由皇權(quán)鼎力支持。

  就如同當年的皇權(quán)實際擁有者張居正一樣。

  如今,朱由檢選擇一條鞭法來進行改革,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這樣做固然需要得罪一大批固有階級,可國難當頭,碰撞在所難免。

  誠然,用后世的眼光看一條鞭法仍有不少弊端,可對于當下的大明而言,這是真正的良藥!

  張居正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推廣它,也是因為仔細研究了晚明時期的各種社會現(xiàn)狀,經(jīng)過取舍,結(jié)合實際之后對癥下藥。

  比起搞什么現(xiàn)代式的變法或者主義,一條鞭法無疑是最適合當下的改革。

  而范景文,就是這樣一個現(xiàn)成的人才。

  朱由檢走下殿,親自將范景文扶起,喜不自禁道:“我原本只對先生有七分期待,如今,卻是有了十分?!?p>  范景文受寵若驚,故作不解道:“陛下何出此言?”

  “堂堂進士之身,尚能與民同勞,豈非大賢?”

  “學(xué)生何德何能敢稱賢,不過是為圖生計罷了!”范景文嘆道。

  朱由檢笑了笑,牽住他的手:“走,與朕一同用膳?!?p>  “這...”

  范景文有些不敢,朱由檢卻不由分說,把他摁在了位子上。

  朱由檢走回主位坐下,拍了拍手。

  一直擔憂萬歲爺餓著了的王承恩臉上一喜,立刻扯開嗓子。

  “上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