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師尊出手了
諸神都大感震驚,光柱來自三清圣境,那必然是三位圣人之一出手了。
玄雅也是驚愕回望,自己的師尊明明連手指都未動。
但這玄色光柱她卻認得,必然是出自師尊之手。
師尊出手了,師尊終于出手了!
玄雅激動不已,不覺眼眶都有些濕潤。
她等的就是這一刻,她知道,師尊等的也是這一刻。
多日來,師尊對天庭的召喚始終不予理睬,對玉帝和諸神的誤解也不做辯白。
他早已洞悉一切,也從未將妖王放在眼里,他的目標,從來都只有佛國。
玄雅激動地望著下方,目睹光柱落在寧瑞身上,將他周身映照得通透無比。
地藏忽然止住腳步,周身佛光震顫,變得棱角分明,其他三位菩薩也做出相同動作,擺開防御陣型。
顯然,他們對三清圣人十分忌憚。
寧瑞大感意外,仿佛突然置身于一片溫潤虛無之中,從未有過的舒適感涌遍全身。
俄頃,他周身光暈炸散,向四面八方鋪陳開來。
所到之處,如微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卻悄然改變一切。
四位菩薩周身佛蘊被剝離,佛法的氣息被壓制地幾乎消失。
光暈繼續(xù)擴展,如云隙中的太陽,道道玄光射向人間。
剛剛被佛法激蕩過的生靈,在玄光的撫慰之下,重歸于平靜。
天尊這一出手,高下立判!
四位菩薩中,兩個混元無極境,兩個大羅金仙境,卻在圣人的間接打擊下,連還手的余地都沒有。
圣人只是借寧瑞之手,云淡風輕地使出一招,便輕易繳了四大菩薩的械。
若直接出手,可以想象,四大菩薩可能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細思極恐,令人咋舌,不明覺厲!寧瑞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三清圣人的實力,嚴重低估了。
兩個混元無極境,再加兩個大羅金仙境,在圣人面前竟走不過一招,這得是怎樣的變態(tài)天花板境界!
不過話又說回來,佛陀不是也沒出手呢?
已經(jīng)處于混元無極境的菩薩,卻還屈居于佛陀之下,可見,佛陀的實力,也是超越當前力量體系的。
四大菩薩的佛韻被壓制后,卻也不多糾纏,極速從云端降落,走到玉帝近前,躬身行禮。
好像剛才的事情完全沒發(fā)生。
所以說,修行到最后,比的就是誰臉皮厚唄。
寧瑞也折身落在凌霄殿前,心說你們早這么彬彬有禮,不就沒事了。
李長庚,紫薇為首的四大帝君,還有各路星君,都用奇怪的眼神盯著寧瑞。
三清圣人居然借寧瑞之手教訓佛國菩薩,這件事背后的意義,無論怎樣解讀都不為過。
要知道,前一刻太子夜華下跪時,圣人可是理都沒理。
妖王禍亂三界近百日,玉帝百般祈禱,圣人也是始終沒有出手。
而今四位菩薩與正陽真君對壘,圣人卻出手了。
明面上是在幫天庭,可保護正陽真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整個天庭的分量,難道還比不過一個正陽真君?
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后與佛國的對壘中,圣人都不會親自動手,而是借正陽真君代為料理?
這是何等的待遇,諸神牙都酸了。
他究竟有什么過人之處,能得三清圣人垂青?
玉帝背著手,面無表情,俯視四大菩薩。
等后者行完禮后,才帶著一眾神靈進入凌霄殿。
諸神步入凌霄殿,依次落座,四大菩薩被安排在首席。
第一次交鋒,兩方都沒討到便宜。
天庭的外強中干已經(jīng)徹底暴露,但三清圣人此番出手,也相當于向佛國表明態(tài)度:
天庭始終是老子罩著,別想在這地界搞事!
而佛國這邊探明了天庭和三清的底細,必要時候,想必佛陀會親自出手。
寧瑞坐在不起眼的位置,將眼下的局勢分析地大差不差。
有了三清玄光的洗禮,四位菩薩這次老實多了,頻頻向玉帝俯首,對待其他幾位帝君和星君,也十分尊重。
對于寧瑞尤其客氣,每次起身和落座,必先向?qū)幦痤h首。
這搞的寧瑞怪不好意思,好像真的是自己欺負了人家似的。
玉帝招手喚來卷簾將,高聲道:“帶朕特旨,赴圣境請?zhí)熳鹎皝硐嘁?。?p> 這是說給菩薩聽的,意在打破天庭與三清關系不睦的謠言。
那卷簾將接旨后,便轉(zhuǎn)身飛升而去。
至于能不能請來天尊,玉帝倒不擔心。
都到這份上了,你三清若還慪氣不出來,你信不信老子讓三界都姓佛!
過了須臾,卷簾將返回,在殿外揚聲稟報:
“玉清元始天尊座下弟子,玄雅覲見。”
果然來了,雖然只是個小徒弟,但足以表明三清的態(tài)度。
玄雅步履款款,落落大方,目不斜視,徑直走上凌霄殿。
她依舊是素白道衣,順滑的黑發(fā)在頭頂束成道髻,眉心一點朱砂,唇紅齒白,眼神清澈。
好一個出塵脫俗的美仙子,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
諸神都不由呆了,世間有千萬種美,玄雅卻是集萬千美貌于一身。
諸神并非第一次見玄雅,但每次見面,總會被其傾城之美折服,忍不住多看幾眼。
玄雅向玉帝和諸神盈盈施禮后,拂塵一掃,便坐在側(cè)邊。
她手里的拂塵曾是元始天尊所用,此刻拂塵上道暈流轉(zhuǎn),氣息逼人,令人不敢直視。
有天尊拂塵在此,便如天尊親臨一般,諸神無不正襟危坐,對玄雅畢恭畢敬。
隨后,一眾仙子送來四季鮮果,珍饈美味。
玉帝端起酒杯,說道:
“有勞諸位菩薩遠道而來,而今九州震蕩,妖巫橫行,還需仰仗諸位高僧施以援手。”
諸神各自將杯中酒飲盡,定定地看著四位菩薩。
四位菩薩合掌頷首,面露慈悲微笑,佛韻映照之下,個個儀態(tài)不凡。
大家這次真有種“狼來了”的錯覺,九州勢力此前與佛國少有交流,屬于井水不犯河水。
諸神明顯發(fā)覺,佛國比妖王要難對付的多,但既然是玉帝請人家過來的,那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話說,自洪荒時代,九州地界就不平靜,各路遠古大神此消彼長,人間更是兇獸橫行。
此后人族興盛,遠古大能誅邪怪、立規(guī)矩、定方圓,使得人族獲得長遠發(fā)展。
那時的西域靈山,還是一片未開化之地,哪有佛國半點影子。
接著九州道統(tǒng)興起,人族煉氣士日益強盛,天庭統(tǒng)治集團應運而生。
天庭的職責,乃是統(tǒng)管三界,使人間安平康樂,使妖靈恪守法度,使道統(tǒng)長盛不衰。
此后佛陀于靈山證道成神,西域佛國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