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籬笆院落碎碎金

衰與榮

籬笆院落碎碎金 作家fkR8DZ 2093 2022-07-27 10:27:14

  2010年我大學畢業(yè),應聘到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yè)開始工作,姐姐為了方便照看父母留在家鄉(xiāng)的醫(yī)院上班,是父母親期待歲月靜好的樣子。

  再回老家的時候,是一個梅雨時節(jié)。父親坐在前屋門口,翹著二郎腿,微仰頭注視著前排房屋檐角滑落的雨水。見我回來,立刻迎了上來,還不忘回來朝院里吆喝一聲:“她媽,小妮回來啦!”母親撩起圍裙搓著手:“咋這個時候回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币贿吚彝镞M一邊指派父親:“晌午了屋里也沒啥菜,你去XX家買兩個涼菜回來!”父親撩起長腿就邁出門去。

  好像是一潭沉靜的湖水,在這個靜謐的小城做著她的夢,吐露她的呼吸,突然有一滴雨水落下,緊接著噼里啪啦大大小小的雨滴爭先恐后掉落,于是湖水跳起來,快樂成澎湃的樣子。

  我和姐姐就是那第一滴雨水。

  “我和你媽把大型收割機賣了,現(xiàn)在機器太多了,放長了還容易出故障?!憋堊郎细赣H吧嗒吧嗒吃著心愛的涼拌黃瓜變蛋,絮絮地說。

  “老了,干不動了吧!”母親把最后一盤炒菜放到桌子上,戲謔地看著父親笑。父親也不惱,抬頭認真且嚴肅地說:“也不是咱干不動!我是有新招數(shù)了!”

  陽光照在父親堅毅的臉上,額角的一抹白發(fā)更是晃眼,他自顧自地夾起一片涼拌牛肉送進嘴里咀嚼,不再說話,想著他的心事。

  父親母親真的老了。劃逝而過的日子像一支畫筆肆意在他們身上涂抹上記號,是眉眼脖頸的皺紋,是微微佝僂的脊背,是發(fā)上不經(jīng)意的白色。

  父親在老同學的幫助下,不知從哪里買了幾本關于荷花養(yǎng)殖的書本,如饑似渴地啃起來,母親笑他:“老了老了,想考清華了!”他置若罔聞。我這才想起,多年的煤礦生涯都讓人忘記父親當年也曾是學霸,只是在恢復高考的那幾年因為眼疾,東奔西走求醫(yī)許久才能看見東西,進而能見強光。由此學業(yè)荒廢,大學夢終是無果。

  可是人生哪里是只有一張考卷呢?彎道選擇處,處處皆戰(zhàn)場——父親應該比我更深諳此理。幾經(jīng)學習考察,他不顧眾人詫異的目光,更是對周遭的閑言碎語充耳不聞,毅然把十幾畝莊稼地推平建成池塘,利用村落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開展“水上養(yǎng)荷,水下養(yǎng)魚”的養(yǎng)殖方式。之所以選擇荷花養(yǎng)殖,除了北國江南信陽這個地理環(huán)境外,荷花不僅賞心悅目,而且蓮藕、蓮子都能食用,蓮芯可以泡茶,荷葉、荷花、荷梗等均能藥用。一般3月種植,6月開花,7月可以開始采摘蓮蓬,花開四茬,一直可以持續(xù)到9月,如果管理得宜,的確是個新機遇。

  父親給我快遞來第一季新鮮蓮子的時候,我心中是欣喜不已的,“老夫聊發(fā)少年狂”這幾個字在我腦海中迸出,社會大學教會父親的堅韌奮發(fā),勇敢變通,持之以恒等都讓我這個正規(guī)大學畢業(yè)初出茅廬的工作新人欽佩至極。

  父親的荷塘養(yǎng)殖經(jīng)營的有聲有色,農(nóng)忙時節(jié)還會請上賦閑在家的鄉(xiāng)親一起采摘蓮蓬,一起給魚蝦裝箱。很快,鎮(zhèn)上的合作社慕名而來要給父親談合作,在全村大規(guī)模開始荷塘養(yǎng)殖,計劃1000畝。

  我知道,父親的夢想照進現(xiàn)實了。

  后來我?guī)Ш⒆踊丶?,去了“千畝荷塘”。大片大片的荷葉翠綠如玉洗滌著我的眼睛,孩子和我乘坐著觀光小火車從荷田間穿行而過,手掌撫過荷花摩挲的藤蔓,腳下是平靜的水面,和著耳邊呢喃細語的清風,鼻尖縈繞的是花的清甜和水的腥味。孩子開心地揮舞著雙手:“媽媽媽媽,我變成荷葉人了!”我一回頭,原是她折了一支茂盛的荷葉蓋在頭上,加上頭頂上的藤蔓猶如一個綠色的天線寶寶,可愛極了,但我還是告誡她:“不許采摘荷葉哦,如果大家都摘的話就不會有荷葉荷花了!”

  腳踏劃船需要兩個人腳蹬來平衡方向,控制轉(zhuǎn)向前進和倒退,寶寶太小,總也不會配合,所以我們倆在開辟的荷花道間旋轉(zhuǎn),竟是一步也不能前進,寶寶樂得呵呵笑:“媽媽,我們在池塘里回不了家了嗎?”后來我們叫來了工作人員,是一位五六十歲的大叔,他將我們的船調(diào)整方向,再次指導我們工作要領,后來干脆坐在我們船上,和我配合起來開船。

  大叔說,他原先是在惠州工廠打工,后來意外手臂受傷出不了力氣就被草草辭退,回來后賦閑在家,平常就是在家捉些泥鰍黃鱔魚蝦來賣。千畝荷塘一建設開來,沒想到?jīng)]文化的自己也能再次拿起工資過日子,下了班沒事還能繼續(xù)干老本行捉點黃鱔魚蝦,日子更加充實富足了,村子里有很多和他相似的人,有的開小火車,有的搞衛(wèi)生,有的開起便利店,有文化的就搞管理,別小看這個荷塘啊,多少普通人家的飯碗都在這兒呢!

  我深以父親為傲!雖然這個荷塘不是父親的企業(yè),但我知道它承載了父親太多的心血。父親年輕時候入黨,后來又下煤礦曬工地走街串巷賣糖棍,我總以為黨員不是這樣的風骨,不該掙扎在五斗米之間,后來我才明白不是清高自傲是風骨,不是傳達文件喝喝茶是風骨,腳踏實地為妻兒謀幸福才是風骨,與時俱進帶領村民找出路,真正做鄉(xiāng)村振興大路上的一粒沙更是風骨。

  父親終于在他近花甲之年活出了黨員該有的風骨。

  光陰如水緩緩流,青苔爬滿了裂紋橫行的墻壁,我家房子也得以再次翻新,可籬笆院落里的那顆葡萄樹父親母親一直沒舍得砍掉,葡萄架幾乎覆蓋了整個院子,角角落落也都鋪滿了碎碎陽光。

  我在外想家的時候總是回想起這個院子,水井旁,檐廊下角角落落都是父親母親忙碌的身影。我不知道父親母親還會怎樣繼續(xù)書寫自己的人生答卷,但我知道一定如同萬萬千千的鄉(xiāng)村人,吹著時代的春風,他們奮進在社會主義的大海上,去爭做那啟航的帆,不歇的槳!

  

作家fkR8DZ

一定如同萬萬千千的鄉(xiāng)村人,吹著時代的春風,他們奮進在社會主義的大海上,去爭做那啟航的帆,不歇的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