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衛(wèi),此刻已經(jīng)是朱祁鎮(zhèn)率軍駐扎在這里的第三日,而明軍的糧草也在今日到達了陽和衛(wèi)。
此刻中軍大帳中,一行文武正在等候朱祁鎮(zhèn),不一會兒朱祁鎮(zhèn)便來到了中軍大帳中,直接坐于最中央的帥位之上。
軍帳中一行文武,分為左右根據(jù)官職的大小依次而立,而后見朱祁鎮(zhèn)坐于帥位上之后,一行文武頗有默契的一起躬身行禮。
“臣(末將)等參見陛下,恭請陛下圣安”
“朕安,免禮”
“張將軍,將昨夜朕讓你制作的地圖掛起來吧”
而后帳中文武都一臉疑惑的看向張輔,只見張輔將之前揣于懷中的布展開來,掛于一旁。
而后一行人看下那地圖,便是當下大明朝邊境地圖,只不過宣府大同等地之上多了個山西行都司,而宣府往北,多了個北平行都司。
這時在場的老臣臉色一變,他們都知道,這些原本是大明屬地,但是在宣德年間山西行都司撤銷了長城外的衛(wèi)所,北平行都司亦是如此,自此大明防線內(nèi)遷三百多里。
導致大明此時,大同宣府等地直接成為了邊境,更別說宣府之后的京師了。
而此刻皇帝讓張輔重新繪制出這副圖,皇帝的意圖已經(jīng)很明顯了,打算在此重建這兩地,將大明的防線推回到永樂年間。
此刻在場一行文武,或喜或憂。但是無論他們是喜還是憂,都是在為大明這個王朝的未來而思考,不論是喜還是憂只不過是各自的思考方向不一樣而已。
就在一眾文武在陷入沉思之際,朱祁鎮(zhèn)的聲音打斷了他們的思緒。
“朕的意思諸位愛卿想比都明白了”
“有什么要說的今日在此就說完吧,出這軍帳之后此時便要落實下去了。”
聽完朱祁鎮(zhèn)的話語,內(nèi)閣首輔曹鼐便率先發(fā)起了提問:“陛下可知當年宣宗皇帝為何將撤回防線?”
“無非就兩點,一則當年太宗皇帝陛下南征北戰(zhàn),耗盡國家府庫,而這些地方耗錢糧太多并且無法帶給大明任何收益。二則便是我大明無法有效的掌控此地?!?p> “然,陛下可知,草原上的民族是殺不完的,自漢匈奴,匈奴過后鮮卑,鮮卑過后柔然,柔然過后突厥突厥過后……直至我朝韃靼,瓦剌。如此生生不息,就算陛下將草原之上的民族殺干凈,十年百年之后亦回出現(xiàn)其他勢力”
“臣懇請陛下就此班師回朝,梳理朝政,至于草原諸部加強邊軍防御便可”
“愛卿可知久守必失的道理?”
“并且大同,宣府過后便是我大明京師,今日敵人可以直接從長城今日大同腹地來圍困朕,難道就不會有一天過宣府,圍困京師嘛?”
“難不成那時朕還要南遷不成?”
“陛下息怒,臣不是這個意思,臣……”
“朕知道,你們是覺得這些地方所耗費錢糧過多,并且無法有效的掌控便要舍棄?!?p> “但是諸位愛卿,既然知道這些地方無法有效掌控為何不去想辦法去掌控呢”
“若是當年燧人氏無法生火,便放棄生火,那我等豈不還是那山中的猴子?”
“諸位愛卿,路是人走出來的,吾等豈能因為一句無法掌控而放棄。”
“還有當年父皇放棄這兩地的重要原因便是當是國家困頓,需要休養(yǎng)生息,如今已經(jīng)休養(yǎng)了二十多年。是時候該動一動了”
“陛下,可是……”
“沒有可是,朕可不想每年都讓瓦剌,韃靼,進入大同宣府等腹地劫掠百姓,朕更不想有一日,他們跨過宣府直接到京師?!?p> “所以,朕才決定重新建設立山西行都司長城外各衛(wèi)所軍堡,北平行都司所裁撤的各地衛(wèi)所一一建立?!薄?p> “朕要御敵于國門之外,而不是每次都在我大明腹地?!?p> “諸位愛卿可曾明白”
“末將等明白”這時一直在一旁沒有說話的武將勛貴們忽然說到。
看著眼前的場景,曹鼐等隨行文臣們明白,已經(jīng)沒有勸回來的可能了,就算他們不支持皇帝也會強行執(zhí)行下去,如此他們也只能一起說到“臣等明白”
“既如此,那邊開始實行吧,曹愛卿等負責具體糧草耗費,軍餉等,張將軍和諸將則負責每地需要多少兵卒等,其中細節(jié),你等幾人一起商議便可”
“記住,朕回京以后就要有個具體章程。”
“好了,如此那便令大軍明日開拔,出長城往東,前往北平行都司開平衛(wèi)?!?p> “陛下……這……”
“如今北平行都司已經(jīng)被韃靼,兀良哈占領,若無大軍,那塊地不是能那么輕易拿回來的”
“臣(末將)等領旨”
隨后便都散了去,而朱祁鎮(zhèn)則便開始在軍營中開始了每日的練拳,其實自出征開始朱祁鎮(zhèn)便讓樊忠教自己些武藝,結(jié)果樊忠就教了自己一套拳法,并且練了半個月才練會,如今每日便都會練習。
而此刻草原上,一場血腥的屠殺開始著,那便是朱祁鎮(zhèn)派出去的吳克忠,陳懷一萬精騎。而這一萬大軍所過之處,所遇見的部落,皆是沒能幸免。
“報……將軍,前方哨兵發(fā)現(xiàn)數(shù)千人部落”
“好,傳令全軍,兵分三路,前去圍剿?!?p> “記住,只留老人婦女,牲畜,其余的皆殺”
“領命”
“殺……”
一陣屠殺過了,一片狼藉,只留一群老人婦女在原地。
在離開的路上,那群勛貴子弟中,朱玉此刻眼神麻木,隨后轉(zhuǎn)頭問向旁邊的張忠。
“張兄,你說戰(zhàn)爭和這些牧民有什么關系嘛,他們只是在這里放牧,并沒有參與其中,可陛下為何如此……”
“朱兄,可還記得陛下自出征是說的瓦剌韃靼部入侵宣府大同等地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之事嗎”
“我等做的可比他們好多了,我們只殺青壯男性,他們所過之處可是寸草不生啊?!?p> “還有,這些牧民給瓦剌韃靼貢獻精壯兵丁,貢獻牛羊馬匹,精壯則是入侵大同宣府的騎兵,牛羊便是他們的軍糧。”
“朱兄,在我看來,這些瓦剌,韃靼,不論是兵丁還是牧民,皆是我等之敵人,因為這些牧民中的青壯遲早會成為兵丁,無一例外?!?p> “哪怕他們此刻看著人蓄無害,但當他們騎著馬,拿起弓箭便就是一名名優(yōu)秀的兵卒,所以才會有我們今日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