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職場孕媽清醒記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公司的痛苦

職場孕媽清醒記 海豚李伊 829 2022-10-06 09:48:59

  但這種緊張的氣氛之下,她又不敢貿(mào)然打斷。

  張沁趕緊把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尋思等散會了一起問同事。

  陳明輝說的明顯是個壞消息。

  A客戶是目前公司最大的客戶。

  李強當然不愿意這么眼睜睜地看著A流失,便說:“我們是大廠,售后服務也好。再挽留一下他們?”

  陳明輝卻玩味地笑了一下,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諷刺。

  陳明輝看了一眼王大牛,冷酷地提問:“David,我記得你上次開會說過,我們跟A的利潤是不是只有28%?”

  David是王大牛的英文名字,新加坡人陳明輝從一開始認識王大牛就叫他David,還真叫不出口王總這種很接地氣的稱謂。

  王大牛點了點頭說:“是的,即使A是我們的大客戶,可是,他們的利潤就是28%,我們再怎么降低報價也無法跟那個降低30%的同行競爭。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剛剛收到一個政府的高科技補貼,是關于設備購置和改造的。假如A撤走了產(chǎn)線的機器,可能會影響我們在政府那邊的誠信,我們需要按照機器的估值,退還那部分對應的津貼。”

  這可真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呢。

  拿補貼明明是張沁之前做的得意項目。

  當時銀行進賬的時候,她還挺高興的。

  沒想到,這個補貼如果遇上客戶撤走的事兒,竟然就要退還回去。

  這樣的限制條件可不就是讓企業(yè)雪上加霜嗎。

  對工廠來說,一個月的水電費,租金人工費,起碼要50萬以上。

  那些所謂的補貼,根本只是杯水車薪。

  如果公司正常的銷售額在不斷下降,帶不來利潤的話,再多的補貼也頂不了多久。

  補助這種畢竟只是營業(yè)外收入,偶爾才會發(fā)生。

  相反,A公司這樣的可以給他們帶來穩(wěn)定收入的財神爺,才是應該被牢牢抓住的。

  可現(xiàn)在,確實公司成本降不下來。

  世界級500強公司的一些商業(yè)活動也有不賺錢的。

  比如跟某國內(nèi)知名企業(yè)相互銷售某些產(chǎn)品。

  甲產(chǎn)品我是你的供應商,乙產(chǎn)品你是我的供應商。

  雙方收支幾乎平衡,但微利共贏,養(yǎng)活了一大堆人。

  李強感嘆說:“導致優(yōu)質(zhì)公司投奔到別的競爭者那去,可真的是重大損失??!”

  可是,因為公司太大了。許多問題,都不可能被個人意志直接解決。

  集團對于定價,客戶的安排,采購系統(tǒng),都有一套嚴密的系統(tǒng)。

  這也是作為大公司的局限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