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老朱點點頭道:“咱答應(yīng)你了,有軍隊送上來的奏折就統(tǒng)統(tǒng)先交給你來處理”
標兒想要處理軍隊事務(wù)也無妨,咱還在呢,也不怕他弄出什么幺蛾子,若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就當是長經(jīng)驗教訓(xùn)了有咱兜底也不怕。
朱標眼珠一轉(zhuǎn)又說道:“兒臣還有一事請求父皇答應(yīng)”
“你事兒咋這么多呢”老朱吧嗒吧嗒嘴表現(xiàn)得有些不高興了。
朱標輕輕一笑伸出一根手指頭表達:“就最后一件事了”
“行,那你說吧”
“父皇,我想在文華殿找?guī)讉€人來專門幫助我處理政務(wù),比如奏折內(nèi)容分類,按奏折的重要程度分出輕重緩急等”
老朱一聽眼睛瞪得老大,有驚于標兒的想法。
他娘的,臭小子還挺會玩兒啊。
你就處理個軍機要事就要找人來給你幫忙,那咱這處理整個國家大事是不是就得叫上十幾二十個人來幫忙呀。
但面對好大兒也沒立馬拒絕,而是問道:“那你準備找誰來幫忙呀”
朱標隨口答道:“就在國子監(jiān)隨便找?guī)讉€機靈的學(xué)子吧”
要找重量級官員來幫忙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朱標想著這實際上也就是內(nèi)閣的雛形。
當然要真正有用的內(nèi)閣還得有人才才行,只是現(xiàn)在實際情況不允許,反正先試著來也不說是一步到位。
再則說了,反正就是讓他們把奏折整理整理分分類什么的也不是多麻煩的事情,并不需要多厲害的人才,這奏折能行能看頭腦占些機智靈敏足矣。
“國子監(jiān)的學(xué)生?”老朱疑惑的問道:“這能行嗎”
“當然沒問題”朱標笑道:“等有時間我就去找宋先生一起在國子監(jiān)選一選”
“行吧,你自己看著辦”
老朱也無所謂的點點頭,反正左右不過是國子監(jiān)的一些學(xué)生而已,能做些事情當然最好。
這時朱標又說道:“父皇你也可以找些人來幫忙處理政務(wù)呀,比如兒臣那文華殿,我就準備將其稱為文華內(nèi)閣,專輔太子監(jiān)國理政”
“父皇若是也要組建的話可以稱之為奉天內(nèi)閣,專輔父皇處理國家大事,若某地方有要事急事也可將其任命為欽差大臣代皇上巡查地方”
老朱手持玉如意輕輕捶打著自己的后背開始細細思索。
想了片刻最后還是搖搖頭說道:“算了,咱要那玩意兒干啥,再說了,咱這些年一直沒有那什么閣閣的不是也一樣過嗎”
父皇不同意朱標當然也不可能強求,反正到時候等他看到自己那內(nèi)閣的方便之處后父皇他自己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想到這兒朱標立馬表示道:“兒臣這文華內(nèi)閣可以先試上一試,若是效果不錯的話父皇再組建奉天內(nèi)閣也不遲”
朱標說完也不由笑了笑,其實自己也沒想到這內(nèi)閣竟然會出現(xiàn)得這么快,本想著再過個十年八年再提出來的。
當真的計劃快不過變化,既然都正式監(jiān)國了,那么內(nèi)閣一事也就順帶提出來咯。
對于內(nèi)閣的問題朱標還是非常謹慎的,他十分清楚后來的大明就出現(xiàn)了數(shù)起內(nèi)閣首府架空皇帝的情況。
但是再細細分析以后便會發(fā)現(xiàn),若不是內(nèi)閣的話或許大明早亡了。
沒辦法,后面的這群皇帝大多都屬于那種干事的不長壽,長壽的不干事,長此以往大明不滅才怪。
好不容易出來個能盡心干事兒且身體還不錯的皇帝吧,大明卻已經(jīng)病入膏肓沒有時間了。
此時朱標想到那些皇帝的所作所為就略顯無奈,制度可以改,部門可以建,但是這后來的皇帝到底是個什么樣還真的控制不了。
先皇死前布置的再好,等新帝登基后立馬就給改了,這時候先皇皇陵甚至連棺材都還沒有封土呢,這又能有什么辦法。
“標兒何以嘆氣”
老朱見他低著個腦袋似乎在思考著什么,然后就開始不停的嘆氣,便不禁問道。
朱標回過神來看向父皇輕聲嘆道:“父皇,我只是在想大明后世的皇帝或許可能都不會有父皇這樣勤于政務(wù)了,更沒有父皇那樣關(guān)心百姓的死活了”
“到時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也會跟父皇您一樣被迫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甚至一路打進了京城洗劫了皇宮”
話音落下,場面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朱標呆呆的看著父皇,他似乎并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暴怒,也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大拍桌子大聲喊道,誰敢。
“標兒吶”
老朱本想拍拍他的肩膀,但手掌在空中停留了片刻后便輕輕放在他的肩上。
老朱語氣很輕卻擲地有聲:“咱平時雖然一直都在說大明要千秋萬代永遠的傳承下去”
“但是咱這心里頭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就連出現(xiàn)過秦皇漢武太宗這般厲害皇帝的朝代最后數(shù)代基業(yè)不也落入了他族之手嗎”
“就像是天底下誰都會死亡一樣,王朝最后當然也不會例外是要滅亡的”
老朱繼續(xù)沉聲說道:“可是那又怎樣呢,我們能做的不過就是處理好當下的事務(wù),盡量預(yù)料猜測到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并加以防范”
這一次輪到了朱標瞪大雙眼,仿佛是第一次認識這樣的父皇,難不倒是父皇與自己一樣見證了王朝的興衰嗎。
朱標癡癡的問道:“父皇真的是這樣想的嗎,而不是為寬慰兒臣故意這樣說的?”
“咱天子一言騙你干啥”老朱正聲道:“再說了咱也不可能為了這樣的事來騙你,而且咱也不認為你就因此而一蹶不振了”
“是啊,兒臣當然不會一蹶不振”朱標自信的抬起頭來說道:“說不定從此以后還能更加的激勵我呢”
是呀,父皇都這樣說了,我又何必一直深陷其中呢,做好當下足矣。
“好,咱果然沒有看錯人”老朱狠狠的拍拍他肩膀笑道:“標兒,你明日回門的禮品咱也準備好了,明早就在門外等著”
“多謝父皇,不過兒臣想知道這一次我的婚宴如此空前盛大這前前后后一共到底花了多少兩銀子呀”
“咱也沒細數(shù),或許有一千萬兩銀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