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地下基地
又過了一段時間,周博就來匯報他的成果了。
“先生,地下基地的分布設計和第一期的設計圖已經出來了?!?p> 風朝佑看著周博手中拿著的一疊圖紙:“走,到會議室去給我好好講一講,另外去把陳斌也喊來?!?p> 兩人來到控制中心地下一層的一間小會議室,陳斌此時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進去再說?!闭泻袅艘宦?,三人進入會議室坐在了一起。
風朝佑先對有些不解的陳斌解釋了下,然后就示意周博開始說明。
“先生、陳參謀,請看大屏幕。”周博早有準備,打開會議室的電腦熟練的操作了起來,一邊對照著講道:“這是地下基地的整體分布圖?!?p> “和谷地外界通道相連的是基地的第二層,入口處會建設一道隱藏的大門,進入大門順著通道深入大概百米左右就進入了基地的轉運層。”
“當然為了安全和預防萬一,通道入口和基地入口都會建設一些崗哨和防御系統(tǒng),比如暗堡和隔斷閘門。”
“轉運層也就是第二層,中間的位置是連通上下層的梯井,安裝有人員和貨運電梯,以及安全通道的樓梯。”
“以梯井為中心,入口通道的對面是前往海邊地下潛艇港口的隧道,預計有快速地鐵和高速路兩種道路。”
“而在通道——梯井——車站的兩邊,一邊是用于存儲物資的倉庫,另一邊是車庫和檢修室,可以停放和維修戰(zhàn)車、車輛?!?p> “這一層的設計理念就是用作交通中心,不管是通往外界還是深入港口,都需要在這里進行中轉?!?p> 一口氣說完這一層的分布情況,周博也有些口干舌燥了,不過他還是接著講了下去。
“轉運層是第二層,下面的第一層里面有著可以擴容的小型核反應堆,凈水站和排污系統(tǒng),擁有著很高的自動化,維護方面用不到很多人,所以被我放到了最下層?!?p> “在轉運層上方的第三層是基地的生活居住層,最中間的是梯井,圍繞著梯井一圈分布著營房、作戰(zhàn)會議室、軍官宿舍、醫(yī)務室、食堂、軍械庫和訓練場?!?p> “其中,訓練場以及附帶的靶場因為占地較大,是在食堂、醫(yī)務室和軍械庫的外面?!?p> “再往上的第四層是控制核心層,如果說轉運層是基地的心臟,那這里就是基地的大腦!”
“還是以梯井為中心,外圍分布著控制中心、時空門艙室、信息處理中心、軍官食堂、科技研究實驗中心,以及整合了訓練營和進修院的「技能中心」?!?p> “第五層是最上層,是設備層,中央空調、空氣循環(huán)、通訊等設備全都安置在了這一層?!?p> 說到這,周博看向風朝佑,詢問道:“先生,路基探測站和信號收發(fā)站,請問這兩樣不好隱蔽的設施建在何處,是放在基地所在的山體上方還是另選地方?”
雷達站和信號站肯定要放到地表才行,而且是盡可能的放在高處,所以隱蔽性就會變得很差,就算進行偽裝也有暴露的可能性。
風朝佑想了想,回答道:“這兩樣設施就在基地十公里外找個高山放置吧,盡量做好偽裝,避免被人看出來?!?p> “好的先生?!敝懿┯浵铝诉@點,然后將顯示屏切換成了另一張圖紙。
“第一期的工程,是建設連通各層的梯井,而且梯井還承擔著整個地下基地的中心承重柱的角色,在內還分布著水電管道,是需要最先建設的!”
“建好梯井之后的第二期工程,就是從下往上建設各層,以及兩百公里外的地下潛艇港口?!?p> “地下潛艇港口,還需要進行實地勘探后才能進一步的設計。”
周博說完,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即補充道:“另外按照先生的要求,各層都預留了擴張的余地,按照功能可以根據各層的定義向外擴張。”
看到周博講完了,風朝佑便看向陳斌,問道:“陳參謀,你有什么意見沒有?”
陳斌聞言,從思考中回過神來,看向風朝佑和周博,皺著眉頭道:“先生、周博士的設計我只有一點看法,這個設計怎么沒有備用出口?而且控制中心所在的核心層也沒有緊急避難通道?!?p> “還真是!”風朝佑頓時恍然,再次看向周博:“周博士,備用出口和緊急避難通道是一定要有的,這可是事關所有人的安全??!”
“先生說得是!”周博也知道備用處口和緊急避難通道的重要性,當即有些后怕的道:“陳參謀還真是慧眼如炬啊,稍等,我這加上?!?p> 說著,周博就用會議室的電腦修改起了圖紙,而且一邊改一邊解釋道:“地下基地本來就有預留的空間,修改起來很容易的?!?p> 沒過一會兒,他就在分布圖上加上了兩條通道,并對風朝佑和陳斌再次陳述。
“其實通往海邊港口的通道就是一條備用通道,添加一條隧道就行了,所以我增加的是一條緊急避難通道。”
“事關先生的安全,所以緊急避難通道設在了控制中心和時空門之間,一共有兩條?!?p> “一條向下直通轉運層的快速電梯,另一條向上的是通往山體之外的隱蔽通道,有樓梯和電梯兩種方式?!?p> 陳斌在周博說完后也看到了風朝佑看了過來,便點頭道:“這次我沒有問題了!”
“那……就按照這份圖紙進行吧!”風朝佑想了想也沒有發(fā)現什么問題后就拍了板。
他原本還想問為什么沒有地下機場的,但想到飛機這玩意兒雖然方便但非常容易暴露基地位置,所以也就沒有提出來了。
至于施工方面的難度和問題,這就是彭凡這位工程師的事。
不過現在設計圖都出來了,施工方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才對,不然剛才周博就會提出來了。
但是風朝佑還是去找了彭凡一次,除了了解有什么施工困難之外,他還從對方那知道了大概的工期——第一期至少需要半年、完成基地主體需要一年半。
也就是說,完成周博的基地分布圖需要兩年時間,就這還是沒有建設地下港口,等到建好地下港口還不知道需要多久!
“還是慢慢來吧,急是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