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炎拜師并不是一時頭腦發(fā)熱。
今日雖然暢談兩個時辰,但他心中依然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比如,關于如何防止百年之后,他的后人中出現(xiàn)昏庸之輩,破壞他建立的這套法治體系,這位臥龍先生似乎就有解決之法。
但他多次隱晦地旁敲側擊,都被敷衍過去了。
想想也對。
這種涉及皇權的話一旦說出來,后果很可能很嚴重,以臥龍先生這種大才,怎么可能不知道這點?
另外,他們這次好不容易才見到這位臥龍先生,要是離開,以后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
不過如果能結成師生關系,那么以后有什么問題,便可正大光明地隨時請教。
項炎靜靜等著韓宇答復。
而他身后的黃真和李公公已經(jīng)呆若木雞,彷如石化。
這兩天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這位臥龍先生究竟是什么人?
先是讓陛下三次拜訪;然后他睡覺時,陛下站在外面等候;現(xiàn)在一番閑聊之后,陛下竟然還要拜師!
甚至現(xiàn)在看樣子,這位臥龍先生怎么還一臉想拒絕的模樣?
莫非是仙人下凡不成?
比起他們兩人的震驚,韓宇倒是淡然不少。
他心中在飛速地思考得失。
跟楚家這位公子建立師生關系,對他在楚家的發(fā)展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圣都那種地方,勢力錯綜復雜。
要是他跟楚家糾葛太深,萬一被楚家的仇家盯上怎么辦?
甚至,一旦楚家犯了什么大罪,觸怒了皇帝,他不也跟著倒霉么?
相反,如果沒有這層師生關系,即便楚家倒了,他也可以憑借在楚家打出的名氣,換一個大家族投靠。
不過這次機會難得,還是他發(fā)現(xiàn)了對方持有違法刀具才找到的,要是錯過,以后不知道什么時候再才有機會。
仔細思索半晌,韓宇終于做了個決定。
他點頭道:“既然楚公子有意,那我便收你為徒。”
“恩師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項炎大喜,當即叩拜行拜師禮。
然后,他給韓宇奉上一杯茶,然后問道:“學生還未請教,恩師名諱?”
“韓宇?!?p> 韓宇通過兩個時辰的交談了解,清楚楚寒不可能跟楊家有瓜葛。
所以他并沒隱藏自己的姓名。
“恩師,以后學生如有問題,要怎樣才能找到你呢?”
韓宇思索片刻,說道:“最近,我有一件要事要處理,暫時沒什么空,等這件事結束之后,我會去圣都找你的?!?p> “如此甚好!”
項炎一喜。
圣都的確有個楚家,他這次微服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很快就會回去,回去之后,跟楚家知會一聲即可。
“對了恩師,不知您最近處理什么事情,可有用得上學生的地方?”項炎問道。
“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幫人平反冤屈罷了。”
韓宇說道。
在慕容家這件事情上,他并沒指望項炎。
圣都太遠了,根本管不到海城的事。
要是楚家是海城的大家族,他或許還會說一下。
“以恩師之才,此事必定馬到功成!”
項炎祝賀一句,帶著腦子還在發(fā)蒙的黃真和李公公兩人告辭離開。
此時,在四方客棧門口,一個頭帶斗笠,身穿麻衣,挑著一擔桃子在賣的小販正探頭探腦地看著里面。
陛下怎么進去這么久?
何亮心里很奇怪。
他早上跟蹤項炎一行人來到這里,項炎進去之后,他就獨自在外面等著。
一直等到現(xiàn)在,還不見項炎出來。
就在他奇怪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三道熟悉的身影從一間客房中走了出來!
他立刻收回視線,余光卻注意著客棧門口。
等到項炎三人離開之后,何亮站起身來,把自己這一擔桃子隨手遞給了一個路過的青年。
“送你了!”
說完,他就進了客棧,留下青年拿著一擔桃子,獨自在街上凌亂。
何亮來到客棧內(nèi),向著項炎等人出來的那間客房走去。
忽然,他眼角一跳,發(fā)現(xiàn)一個熟人從這間房間中走出來!
徐州刺史府法曹下屬王田王大人!
何亮腦子嗡得一下。
王大人怎么住在這兒?
難道陛下是來見王大人的?
天吶,王大人究竟是什么身份,能讓陛下親自來見他!
何亮找了一張桌子,壓低帽沿,背對著大堂坐下,心亂如麻。
難怪王大人斷案如神,一下就看穿了那些證據(jù)有問題!
因為王大人是欽差!
只有陛下指派的最信任得力的屬下,才能有那等洞察分析能力!
這樣一來,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難怪陛下今天不聽他匯報慕容家案情的進展。
有王大人親自匯報,還聽他的匯報作甚?
至于為什么陛下會親自前來,他有些想不明白。
難道是因為不想暴露王大人的身份?
但不管怎么說,陛下是來見這位王大人,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面色一變!
昨日他也感覺出來,縣丞的手上似乎還有一些事關慕容家的證據(jù)。
要是平時,他不會多說什么。
但現(xiàn)在,面對的王大人可是欽差!
還是一個洞若觀火、明察秋毫的欽差!
跟這樣一個欽差遮遮掩掩的,不想活啦!
想到這里,他立刻起身,回到縣衙。
……
縣衙。
縣丞劉竟正在自己的縣丞廨內(nèi)寫信。
在他旁邊地上,有一個鐵盆。
鐵盆內(nèi),已經(jīng)裝了不少灰燼。
這些全是他寫給楊家的書信。
他想給楊家匯報已經(jīng)有三個偽造的證據(jù)被刺史府的那位王大人識破一事。
再結合最近楊家沒理由安排“山賊”行動,但那位王大人卻說遇到了山賊,所以他猜測王大人的身份可能有問題,想向楊家求證。
但一想到這件事發(fā)生在他身上,他平白浪費了三個有力的證據(jù),肯定會受到楊家責罰。
所以他絞盡腦汁遣詞造句,試圖抹清自己的過錯。
但寫來寫去,都不太滿意。
忽然,門外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劉竟趕緊把手中的書信藏到寬大的衣袖中。
何亮衣服都沒換,穿著百姓的衣服闖進房間。
“何大人,您這是怎么了?”
劉竟一臉詫異。
“劉竟!你手上是不是還有證據(jù),就是關于慕容家勾結山賊的?”
“何大人,我哪還有什么證據(jù)……”
“劉竟!當初你全程主管了逮捕慕容家一案,后續(xù)的調(diào)查也是你在主持,你手上肯定還有證據(jù)!”
“我,我……”劉竟一時被何亮的氣勢鎮(zhèn)住了。
“你知不知道那位王大人是什么人?”何亮急切道。
“什么人?”
“他是欽差!”
“欽,欽差!”劉竟雙眼瞪得滾圓,“不可能吧!”
“哼,這是我親眼所見,我不會騙你!”
劉竟不自覺吞了口唾沫,何亮確實沒理由騙他,而且何亮的表情也不似作偽。
那位王大人竟然是欽差!
何亮雙手按在劉竟面前的桌子上,盯著劉竟:“看昨天王大人的表情,他好像知道你隱瞞了證據(jù),明天你最好全部拿出來!”
劉竟點頭。
如果那位王大人真是欽差,那他繼續(xù)隱瞞證據(jù),等于是欺君之罪!甚至還要外加偽造證據(jù)和誣陷的罪名!
他現(xiàn)在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把證據(jù)全部拿出來,不管證據(jù)是真是假,至少他自己的態(tài)度表明了。
罪名最多也就是辦事不力。
至于楊家那邊,再怎么責罰也不會要他的命。
畢竟一個朝廷命官莫名其妙死了,那可是大案!
楊家這么做了,會引火上身。
而且這事歸根究底還是楊家自己準備的證據(jù)破綻太多,跟他可沒太大關系。
對他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
那就只能對欽差和盤托出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