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第三節(jié) 目標錦州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東山小生01 2739 2022-08-22 20:01:00

  寧遠之戰(zhàn)后,袁崇煥一戰(zhàn)成名。而這一戰(zhàn)主張放棄土地、退守關內的高第則被口誅筆伐。事后,高第被免職,王之臣成為遼東經略。

  這位王之臣還好,所謂還好,就是既不壞事,也不來事。寧遠大捷后,袁崇煥開始著手布置寧遠到錦州一帶的防線,王之臣也表現出了支持,二人相處融洽,并無爭執(zhí)。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因為一個人,相處很融洽的二人起了爭執(zhí)。此人叫滿桂,袁崇煥的戰(zhàn)友。

  滿桂,蒙古籍,此人久經沙場、作戰(zhàn)兇猛,從小就玩棍棒刀槍,而且為人十分實在,上戰(zhàn)場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沖在最前面,殺了人后馬上砍下首級換賞錢。楊鎬在時跟楊鎬混,后來孫承宗來了,覺得此人勇敢剛毅,便提拔滿桂做了副總兵。寧遠之戰(zhàn)時,滿桂與袁崇煥一起鎮(zhèn)守寧遠,擋住了努爾哈赤的進攻。事后二人升官,袁崇煥做了遼東巡撫兼兵部右侍郎,滿桂做了左都督。

  巡撫一般由兵部的副職(侍郎)或都察院的副職(副都御史)兼任,為正三品高官。當然,也有四品官員兼任巡撫的,比如袁可立就是以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巡撫登萊。

  滿桂是左都督,這是武職正一品官銜,按照級別來說,袁崇煥見了滿桂還得叫領導,但由于明朝的官場是“以文制武”,加上袁崇煥是孫老師的紅人,所以袁崇煥的官要大那么一點兒。

  滿桂是個直性子,在遼東打了一輩子仗,好不容易混到個左都督,袁崇煥才來幾年,直接從七品變成了三品。沒辦法,袁崇煥可是孫承宗的關門弟子,后面是有人罩的。于是,滿桂不服。

  當兵的畢竟是當兵的,有氣絕不咽肚子里。于是勇敢的滿桂招惹了老大袁崇煥,袁崇煥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四年前,面對賞識自己的老領導王在晉,袁崇煥六親不認,越級上疏,參他一本,現在一個小小的滿桂敢鬧事?

  袁崇煥二話不說,直接上疏朝廷,把這個人給我調走,有多遠調多遠。此時遼東經略王之臣出來和稀泥,但袁崇煥表明了態(tài)度——有我沒他,有他沒我。

  王之臣雖然是遼東經略,但面對剛打了勝仗的袁崇煥也不敢惹。最后,滿桂還是被調走了,不過也沒調多遠——山海關。關于袁崇煥與滿桂二人的恩怨糾葛,未來還會上演。

  鑒于之前熊廷弼與王化貞的教訓,朝廷決定把袁崇煥與王之臣二人分開,免得又丟一座廣寧。最后王之臣督關內,袁崇煥督關外,好了,現在關外基本上袁崇煥一個人說了算。

  袁崇煥明白,要想完全牽制后金,關寧防線是不夠的,必須逐步把戰(zhàn)線拉長,一步步蠶食敵人,于是開始全力部署寧錦防線。隨后,袁崇煥給皇太極寫了一封信,信的主題有兩個:一、吊唁,二、議和。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了周瑜,最后還大搖大擺前去吊唁。除去為了“孫劉聯盟”之類的偉大政治目的,私下表明了一種態(tài)度——小子,我能治你!

  皇太極咽了這口氣。

  對于剛剛上位的皇太極來說,沒有理由不答應袁崇煥的議和。袁崇煥議和是為了騰出手搞寧錦防線,皇太極答應議和也有著自己的打算——朝鮮。對于皇太極來說,袁崇煥是最大的敵人,對于后金來說,朝鮮是最頭疼的敵人。

  朝鮮自朱元璋時代起就與明朝保持友好關系,延續(xù)了兩百多年,就連“朝鮮”這個名字還是朱元璋他老人家給取的。后來日本人打朝鮮,萬歷皇帝又拉了朝鮮一把,兩國的關系自然不用說。努爾哈赤每次出征,都得回頭望幾眼,生怕朝鮮玩陰的,在后面搞事?;侍珮O稱汗后,覺得朝鮮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天聰元年正月,上位不久的皇太極即命阿敏、濟爾哈朗、岳托、阿濟格等征朝鮮,這里稍微提一下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舒爾哈齊第六子,皇太極堂弟。相比于哥哥阿敏,濟爾哈朗老練穩(wěn)重,不僅會打仗,而且很聰明,不高調、不招搖。在皇太極的眾多兄弟中,既能打仗又能搞政治的不多,僅有兩人,濟爾哈朗就是其中一人,還有一人叫多爾袞。

  在阿敏的帶領下,后金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平壤。朝鮮國王李倧無奈,只得與后金議和。但阿敏不同意,打算繼續(xù)殺下去,蕩平朝鮮。對于阿敏這個舉動,后世很多人猜測是阿敏想在朝鮮另立門戶。

  別忘了,努爾哈赤當年可是囚死了阿敏他爹舒爾哈齊,并殺了阿敏的幾個兄弟。當時阿敏不小(二十三歲),但努爾哈赤并未對阿敏下手,而是將阿敏留在了身邊,繼續(xù)任用。很多人猜測,阿敏其實心存怨恨,但由于斗不過努爾哈赤,就隱忍了下來。等到皇太極即位,阿敏的不滿日益增長,包括后來皇太極殺阿敏,細數阿敏幾大罪,其中就有一罪是在朝鮮謀圖自立。

  事實證明,聰明人還是有的,濟爾哈朗立即勸說阿敏不能再打下去,應該撤軍。此事,被皇太極記了下來。

  朝鮮搞定了,皇太極打算再會會袁崇煥。出于對袁崇煥的尊重,皇太極帶來了全部家當,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濟爾哈朗、岳托、豪格等后金精英全部出動。

  由于袁崇煥已經在錦州布防,皇太極要打山海關,必須先打寧遠,要打寧遠,必須先打錦州。

  皇太極兵分三路,代善、阿敏為右路,直奔錦州而來。莽古爾泰為左路,直取右屯衛(wèi),自己為中路,往大凌河而來。右屯衛(wèi)與大凌河兩個據點明軍還在修筑,并無太多兵馬駐守,皇太極輕而易舉攻取了右屯衛(wèi)與大凌河,三路兵馬會師錦州,錦州被圍,軍情緊急。

  此時袁崇煥在寧遠,駐守錦州的是袁崇煥的愛將趙率教,守軍不多,不能打,卻可以守。

  天聰元年五月十二日,皇太極打算先試試水,下令發(fā)動進攻,錦州之戰(zhàn)正式打響?;侍珮O是從中午開始打的,打到傍晚,發(fā)現自己的人倒下的越來越多,城頭上的趙率教越打越來勁。

  出事了!

  皇太極跟他老爹吃了同樣的虧——紅夷大炮。后金軍人雖然多,但大炮還是扛不住,一炮下來就得倒一片,說是圍錦州,卻只能遠遠地把錦州來望,啥也不能干。沒辦法,誰叫咱科學技術落后呢。

  錦州是打不下來了,于是皇太極想到了另一個辦法——打援!所謂“圍點打援”,就是把你圍起來,不打你,我打支援你的兄弟。這是皇太極用得最多的一招,以后還會用。

  袁崇煥很聰明,并沒有中招,而是繼續(xù)守著寧遠,將滿桂調來,并派祖大壽領一隊人馬前去探探虛實,雙方摩擦了一下,互有損失。祖大壽探完了,回來復命:錦州沒事兒,皇太極在外面陰著呢,去不得。

  當時是五月,初夏,也不是非常熱,但這遼東前線沒城沒樹,加上皇太極又是遠道而來,住的是帳篷,這就要命了?;侍珮O等得花兒都謝了,袁崇煥就是不來。好了不等了,咱找他去。來都來了,也不能白跑一趟啊。

  五月二十八日,皇太極繞過錦州,到了努爾哈赤當年倒下的地方——寧遠,面對著同樣的對手——袁崇煥,連見面禮都沒變——大炮。袁崇煥一邊指揮守城,一邊時不時在城頭放兩炮,后金軍死傷無數,據說濟爾哈朗都受了重傷。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極放棄了招惹袁崇煥,又換回了原來的目標——錦州。趙率教也是耿直,二話不說直接大炮伺候。

  這樣來來回回,皇太極啥沒撈著,倒把錦州、寧遠給旅游了一遍,只不過當時沒有旅游觀光車,可能有點兒累。終于,這個旅游團游了二十四日后,回了自己的老家——沈陽。走到大凌河城,還不忘拆兩塊磚頭,泄泄憤。

  此戰(zhàn),明軍大獲全勝,是繼“寧遠之戰(zhàn)”后對后金作戰(zhàn)取得的又一次全面勝利,史稱“寧錦大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