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jié) 咒水之難
云南人,從古至今,最崇拜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武侯諸葛亮,還有一個是晉王李定國。
兩蹶名王,交水大戰(zhàn),磨盤山血戰(zhàn),李定國從未退縮,盡自己的全力為大明打了一場又一場漂亮的勝仗。在軍事上,李定國是當之無愧的巨人,當然只是在軍事上,南明最杰出軍事家的頭銜只屬于李定國。
當然李定國也犯錯,排擠劉文秀,信任馬吉翔,但這些都不足以抹黑李定國,千百年來,人們對李定國的評價依然是那一套,再過幾百年,幾千年,依舊不會變。
因為他把能做的都做了,他盡力了,就同孫傳庭一樣。再說一句,歷史人物往往因為真實而顯得可愛。
夠了,是時候給故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此時南明最有戰(zhàn)斗力的三支軍隊——夔東十三家、李定國部隊、鄭成功部隊,全部喪失了戰(zhàn)斗力。
我很想寫,但沒什么仗可以打了。
永歷跑到了云南邊境,準備入緬甸,跟在他身邊的有兩個人——沐天波和馬吉翔。馬吉翔不知道為什么要帶,估計是死纏爛打跟著的。沐天波是一定要帶的。沐氏一族從沐英開始,世鎮(zhèn)云南,守了十幾代,了解云南的風情,包括當地土司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沐天波懂緬甸語。免費的導游,外加翻譯官,不帶白不帶。
永歷剛到緬甸時,受到了緬甸國王的熱烈歡迎,畢竟是兩百多年的老鄰居。
但是,要當老鄰居的下場可是不好的,以前的高麗要當元朝的老鄰居,被朱元璋武力征服,發(fā)生政變,被李氏王朝取代,成了明朝的鄰居。從此這個鄰居也換了名字——朝鮮。
現在的緬甸跟當時的高麗差不多,內部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明朝,一派支持清朝。要繼續(xù)當明朝的老鄰居,就要與清朝為敵!
事實證明,緬甸識時務的明白人還是挺多的,以支持清朝的居多。兩派出現分歧,怎么辦?協(xié)商?十萬火急,事情關系緬甸的未來。那就武力解決吧!于是當年在高麗發(fā)生的事再度發(fā)生——政變。緬甸內部的向清派奪取了政權,對于這一切,在緬甸皇宮大吃大喝的永歷并不知情。
吃到一半的永歷接到消息:明天過河,同飲咒水,以示友好。這個咒水應該是緬甸境內的一條河,飲咒水應該是緬甸的習俗。這個風俗永歷肯定是不認的,出于安全考慮,永歷派馬吉翔和沐天波二人去赴約。盡管安全意識強得可怕,永歷還是忽略了一個事實——這里是緬甸。
在緬甸,永歷說了不算。
馬吉翔與沐天波二人剛到咒水,就被緬甸兵砍死??从罋v不在,于是緬甸頭頭立馬來宮殿找永歷,最后永歷被捕,被緬甸獻給了吳三桂。
史稱“咒水之難”。
歷史給了吳三桂太多出鏡的機會,放清軍入關,開啟了南明這段熱血的歷史。搞死了永歷,結束了南明這段熱血的歷史。
永歷十六年(1662)四月,永歷被吳三桂絞死于昆明。
結束了!
吳三桂在追擊永歷的時候順帶把緬北納入了中國的版圖,成了清朝的土地,不過后來被英國占了,緬甸獨立,緬北又被劃分了出去。
古往今來,只要是打西南,中國人都很有一套,昔日明成祖平定安南(越南),派朱能由廣西進軍(自東向西),沐晟由云南進軍(自北向南),形成包圍圈,一舉殲滅。
清廷估計沒少讀朱棣的發(fā)家史,想要借鑒。由廣西進軍的是洪承疇,不對,應該說是督軍,此時的洪承疇一把老骨頭,要真拉出去打仗,沒準半路就散架了。由云南進軍的是清軍主力吳三桂。清朝能取得天下,也多虧這二老。
還有那個孫可望,說說他的結局吧,死了。至于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我查了很多書,找不到。從孫可望降清的那一刻起,結局基本上已經注定。清廷用漢人,只注重兩點:一、有本事,二、老實。很明顯,這兩點孫可望都不具備。清廷想要的,只是關于永歷的情報,現在永歷死了,孫可望自然也沒用了。
剛接觸南明這段歷史的時候,年紀小,閱歷少,所以特想看一兩部關于南明的電視劇。我在網上搜了很久,沒搜到。后來等了一兩年、兩三年,繼續(xù)搜,還是沒有。再等了四五年、五六年,我明白了。
之所以關于南明的話題這么少,是因為這段歷史少為人知。
我是個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南明,知道這段歷史!
僅此而已。
永歷死后,李定國郁郁成疾,但依然堅持抗清。
永歷十六年(1662)六月,李定國病逝,時年四十二歲。臨死前,李定國給兒子留下最后的忠告,也是對大明最后的忠心——寧死荒郊,勿降也!
不過他的兒子是個識時務的人。李定國死后,兒子李嗣興隨劉震(劉文秀兒子)投降清朝。
不重要,這些都不重要了!
清軍剛入關時,打的旗號是為崇禎復仇,對于吳三桂、洪承疇等人,清廷大力吹捧,識時務者為俊杰。對于那些做無謂抵抗,硬拿雞蛋碰石頭的人(閻應元、黃道周),清廷很是厭惡。
等到后來乾隆即位,清廷國祚穩(wěn)了,開始吹捧黃道周等人,讓大家多多學習,忠心事主。而唯清廷馬首是瞻的洪承疇等人,卻被列入《貳臣傳》。
一切都是為了權力,一切都是為了輿論,僅此而已。
但自始至終,清廷壓不下、黑不起的人有兩個,一個叫李定國,一個叫張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