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認識了一位專業(yè)是社科心理學的新朋友。
他并不頻繁地但會用這樣一句話在和我認真討論一個論點的時候來表達他對某件事物或?qū)δ硞€人的觀點——“以我二十多年的社會學經(jīng)驗來看……”
我自然忍不住回駁他。
誒,理論是固定的,可人與社會是多變的啊?
就像你告訴我最近你愛上了一個女孩,還不是因為你最原始的荷爾蒙與沖動,難道會是因為【以你的理論來說她相比較下具有了某種可以與你匹配的基因】嗎?
因為她的【潛意識表達出來的思想讓你覺得很舒適誠懇,所以她沒有一點壞心思】?
說壞心思大概是過分了,我的意思是心眼——不管是好心眼還是壞心眼。
可是人不都是抱著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真或假的心眼去達成對自己有利的目的在生存著嗎?
不過或者在你眼里這是比較難以接受的所謂壞的那部分。
嘶,真讓人匪夷所思。
這似乎是個哲學命題。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新鮮的社交。
認識很多不一樣的人可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他們有些很好玩,就是善于跟緊時事搞點互聯(lián)網(wǎng)幽默,有些腦子轉(zhuǎn)的不太快(在我看來);有些很單純——單純的帶著強烈的目的和壞心思,或者真的單純到像個牙牙學語的小孩子。
有些喜歡做白日夢。
萬一你現(xiàn)在也是在做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