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只要他們做個見證
“真的,這兩個娃娃在你眼里被視作是什么呢?是你想要就隨便招來,不要就又隨之揮去的嗎?
這么大個人了做事能不能有一點良知,對我們這些大人如何也就算了,這還是兩個孩子,這般對她們,你這心不痛嗎?”
鄭益壽聲音蠻大的,說的口沫橫飛,弄得他是一個大圣人了一樣,而景秋卻是被他說的卑鄙無恥的,就是個小人了。
“我為什么要痛?”景秋靈魂拷問的反問了一句。
沒待鄭益壽回話,她又接著說:“這倆孩子與我無親無故,沖她們叫我一聲娘的份上,我暫且收留她們,也算是對得住她們這一聲稱呼了。
在我沒餓死之前,且沒讓他們餓死也算是對得起我的良知了。所以于情于理我都沒有任何差錯,又有何心痛的呢?”
就他這一番話,直接就把鄭益壽給說噎住了。
“你……你,我好好與你談道理,你這都是扯了些什么呢?”
鄭益壽自己說不過呢,反倒還說別人不講道理。
這話可是把景秋直接給說笑了。
“哈~,大伯就隨口問一下你旁邊的人,就問他們,我是不是說的道理?”
景秋冷笑了一聲,然后才轉頭看著旁邊的人再幫問了一句。
見旁邊的人也點頭,鄭益壽是自知理虧,氣的不行,卻也不好再說什么。
“我是懶得跟你說這些,反正這倆孩子是你自己爭過來的,如果你敢把他們毒死,那我作為鄭家的家主,一定會把你送去衙門。”
鄭益壽說不過了,只能放狠話嚇唬景秋。
“大伯父好厲害喲,看我怕的,我這嚇大的人,這聽著衙門我都腿軟呀?!?p> 看鄭益壽氣呼呼的,景秋倒也不怕他氣死,還故意的嘲諷著補了這樣一句。
鄭益壽這次算是看明白了,現在的景秋再也不像從前了,不能由他們想怎樣就怎樣。
這可把他氣的臉都發(fā)綠,再看周圍的人看他的表情也是無比復雜,倒讓他直接感覺有點無地自容了。
最后也只得氣呼呼的丟下一句“死丫頭,你就作妖吧,等著你的好日子?!闭f完也是飛快的就跑出去了。
“謝謝各位過來見證了我大伯父的為人,大家今天都是親眼所見,這倆孩子可是他們根本就不要的。
別見他們表面上說的冠冕堂皇,看我讓他們把孩子帶走,他們都是什么態(tài)度。
說白了,他們是假意的承認這倆孩子是鄭家血脈,實質上是一點也不想管她們,只怕是孩子有個什么事情,他們才會以此做借口來跟人勒索一筆銀子。”
景秋見一同來的還有些鄰居沒有離開,也就這次將鄭家的那副丑惡嘴臉給完全撕開了。
其實說白了,鄭家的為人在周圍的知道的也不少。
只是礙于鄭家在這里還有一些權勢,這正義是除了是鄭家族長,還是這一片地里長。
因此,周圍的人多多少少也得給他幾分薄面,不然有個什么事情被他抓住把柄,日后定能被他整的不好過。
畢竟這人小家子氣的很,最愛記這些小仇小怨。
“唉,怎讓他是你家長輩呢?丫頭,你就遷就些吧。這家和萬事興,一家人買就得和和氣氣的?!?p> “是呀,一家之事,外人即使知道不公,也無能為力。我看我們也是來那些時候,不如先行回去,就不打攪你們母女三人了。”
周圍的人,我真是情況都了解的挺透的,但就是管不了,不敢管。
在聽了景秋的話后,一個個不是唉聲嘆氣的,就是搖頭表示無能為力的,更有甚者直接勸景秋謙讓些。
當然,他們也知現如今勸說這些話有點不太禮貌,所以說了幾句后,便是借口出來太久為由準備離開。
“大家莫慌,我也沒有要你們幫我討什么公道?!?p> 景秋也明白這些人的顧慮。
別說眼下這日子本就不好過,能夠餓不死保住命的,已經很不錯了。
在這節(jié)骨眼上,自是沒人愿意惹出什么事來。
除了糧食有關的事情,其他的自家事怕是都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過,就更別說管到別人家去了。
所以,景秋一開始也就沒希望他們能為她鳴什么不平。
不過眼下,這干旱尚且還在繼續(xù),且還得有些時日沒有雨下。
眼見就要錯過了又一個季度的小麥種植時日,這般拖下去再過個幾個月,明年怕也沒得飽飯吃。
再說,這干旱已經在這里持續(xù)了近快兩年了,許多人別說是怕錯過明年的莊稼種植,就是留存的莊稼種子也早已被吃光。
這個節(jié)骨眼上,多數人最在意的還是哪里能弄上糧食。
“這時間馬上就得入冬了,感覺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還來得及地里種一批麥子,以及冬土豆。”
景秋在他們準備要離開時,倒是直接切入主題的談論了起了眼下的境況。
當然,她這話一說出來,還僅僅就說了一半,那些人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吵的不得勁。
“話是沒得錯,可在地里都近快兩年沒見雨水了。你看看這山上樹木都已經枯了所剩無幾,更別說這干了兩年的地,用什么鋤頭能鋤得動它?”
“就是即使大家把這地鋤動了,怕也沒多少人家有種子種到地上去了?!?p> “你就別開玩笑了,就這眼下的情況,就算有種子撒到地里也是白搭,這大干旱的什么種子都給你烤熟了,哪來的收成?”
這些人在那里都各抒己見的,說出了眼下他們的顧慮。
一個個說話時這聲色并茂的,可以說語氣表情都相當的豐富了,沒別的就是眼下的困境,根本就不合適種地。
“要等下雨再種地,怕是這里的人都得餓死近光?!?p> 見他們這副態(tài)度,景秋不禁冷笑的如此說了一句。
其實,遇上這種饑荒年,能留下的都是條件很好和條件實在不行的。
卡在中間的那一批,早都已經逃荒逃走了。
條件很好的嘛,是自以為自家儲存糧食足夠,多認為是熬得過去饑荒年。
條件甚差的就不用說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guī)Э?,且又沒有什么儲備糧食的,走與留差不多都是餓死結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