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九江鎮(zhèn)
離青峰村最近的鎮(zhèn)子叫九江鎮(zhèn),過去得繞過大半個山,徒步得花上一天的時間。
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村口牛大伯的騾子車,也得花上半天的時間。
趕上村里剛剛解禁,這趟騾子車上居然拉了八個人!
邱意被擠的難受極了,加上一路顛簸,要不是邱晉一直拽著胳膊,早就掉下去百八回了。
她暗暗咬牙發(fā)誓:以后我一定買匹汗血寶馬!
同行的有個跟邱意差不多年紀的女孩阿秀,一張圓臉,是個愛笑的甜妹。和她阿娘靠給城里人繡花縫補衣服掙點零碎小錢貼補家用,這一趟就是出去接活兒的。
邱意與她東扯西聊了一路,時間過的也快。
進了九江鎮(zhèn)已經(jīng)過了正午了。
三人隨便找了個攤子買了幾個包子,二文錢一個。
邱晉拿到手咬了一口,滿臉嫌棄,“意姐兒,什么時候再給做些野菜豬肉包啊,這個也忒難吃了!”
邱意笑道:“阿爹,這有什么問題!比這野菜豬肉包好吃的多的是,我以后一樣樣做給您吃?!?p> 鄭氏也笑他道:“都多大年紀了,還跟孩童一般嘴饞?!彪m然她也挺想吃的。
邱晉向小攤主打聽到這九江鎮(zhèn)最好的酒樓是聚福樓,尤其野味最為出名。
于是直接把打到的野味送到酒樓后門,叫來了掌柜,問他們收不收。
掌柜姓金,滿臉精明,喜滋滋地收下后,給了兩吊錢,說道:“你們下次還有好貨,直接送來就是?!?p> 邱晉拿在手里墊了墊,遞給了鄭氏,笑道:“多給了半吊錢,是個會做生意的?!?p> 加上鄭氏逃難前拿的五兩銀子,全部家當總計五兩二錢。
三人找了間油糧鋪,買了一壺油,十斤米,三斤面,半斤鹽,半斤糖,等這些必需品,共計三吊錢。
邱意心里算了下賬,一吊錢相當于現(xiàn)代的五百塊,那這區(qū)區(qū)一點油米面就花了一千五百塊!
這古代的物價也太驚人了!更加堅定了她要脫貧攻堅!
鄭氏一聽價格,立刻變臉怒斥,“掌柜的,你也忒黑心了,以前這些東西加起來半吊錢都不要!”
掌柜忙陪笑解釋,“您是不知道行情,剛發(fā)完洪水,今年南方顆粒無收,這米一百文一斤,面兩百文一斤,我們也不想這樣呀,受苦的還不是咱們!”
鄭氏極其不愿的掏了錢。
走前邱意問了掌柜醫(yī)館怎么走,邱晉和鄭氏一聽,以為她生病了,忙問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邱意對倆人又是一頓安撫,說是去買做菜用的調(diào)料,倆人才放下心來。
在古代八角、茴香、孜然,可用來溫陽散寒,理氣止疼,是一味中藥,只有醫(yī)館才有賣。
三人背著油糧,穿過了兩條街,拐個彎進了醫(yī)館。
“勞煩,八角、茴香、孜然各半斤?!鼻褚庖贿M門對抓藥的大夫說道。
大夫從沒見過有人這樣抓藥,疑惑地看著邱意,“敢問這個藥方是用來治何病癥的?”
邱意:“這不是藥方,是我用來做吃食的?!?p> 大夫更加疑惑了,吃這些個東西,那不是跟啃樹皮一樣。一邊抓藥,一邊用奇怪的眼神瞟著邱意。
這三樣東西倒是不貴,花了八十文錢。
付了錢問大夫打聽:“您可知哪里有種子賣?”
大夫搖頭道:“種子一般都是官府下發(fā)的,平民百姓的種子自己都不夠哪里舍得拿出來賣!”
邱意眼角抽搐,這個時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這么滯后的嗎?
鄭氏找了一間賣衣裳的鋪子,要給邱意買兩身衣服換換。
她隨便看了看,鋪面不大,賣的也都是些普通料子,而且一套成衣得要半兩銀子!回到鄭氏身邊小聲道:“阿娘,咱扯塊布回去自己做吧,一套成衣的錢可以買三匹布,咱仨兒可以一人做一件呢!”
“好,就聽你的!”鄭氏一臉欣慰,閨女可真會過日子!
母女倆給邱晉選了匹藏藍色的,鄭氏自己看了匹妃色的,而邱意喜歡素雅一點的,挑了匹鵝黃色的,順帶買了兩床新褥子花了七吊銀子。
出鎮(zhèn)前三人又去豬肉販那兒買了三斤五花肉,四斤排骨,還給邱晉打了半斤白酒。
一家三口雇了一輛騾子車滿滿當當?shù)臍w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