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漢朝:劉秀南下
——書接上回——
當鄧禹來到柴桑,遲昭平及其手下謀臣大吃一驚,忙將鄧禹安頓在柴桑的行宮中。
第二日一早,遲昭平便召見了鄧禹。
朝堂上,鄧禹視遲昭平朝臣如無物,朗聲道:“王莽篡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吾皇劉秀順應天命,安撫四方,今北方已定,然江南之地,卻人心未歸,吾皇恩澤萬民,不忍民受苦,遲昭平雖為女子,有巾幗之姿,救萬民之功,但名不正言不順,難令百姓歸心,吾皇特命微臣招降遲將軍,封吳王,共平天下!”
鄧禹洋洋灑灑一席話,令朝堂內(nèi)的遲昭平的臣公頗為不滿,任光面有怒色,說道:“特使之言,未免言過其實,王莽篡-漢以來,民不聊生,各方諸侯并起,逐鹿中原,劉秀雖師出有名,但恩澤萬民之說,并不真切,我家主公起兵平原,聚眾起義,殺豪紳、屠污吏、下江南,收復漢家失地,視百姓如同己出,今江東一地荊楚半地已遠離戰(zhàn)火,江南之繁榮,不必假手于人。”
臣公之中對遲劉聯(lián)盟持反對態(tài)度的人在,銚期首先發(fā)難,說道:“使者哪里是求聯(lián)盟,分明是威脅,劉秀哪有真心吾看劉秀是想趁此脅迫江東,令吾主屈服!”
看著‘銚期’憤憤不平,遲昭平心平氣和說道:“鄧禹,汝貴為東漢太傅,是當世大才,遠道而來,孤本不該拒絕,但聯(lián)盟一事,孤要思考思考!”
鄧禹說道:“想必是將軍是受了小人蒙蔽,導致決斷錯誤,吾皇別無他意?!?p> 銚期怒道:“汝說誰是小人?主公拒絕劉秀的提議,是主公的英明決斷,劉秀狼子野心,乃偽漢也,我主怎會和他同流合污?”
對方當面痛罵自家皇帝,鄧禹卻不生氣,只是淡然說道:“君子與小人,往往只有一墻之隔,自命清高不可取也!”
鄧禹指桑罵槐,將銚期數(shù)落一番,甚至含沙射影直指遲昭平,令遲昭平也十分難堪。
遲昭平忍住想殺鄧禹的沖動,讓人安排鄧禹休息,準備下朝以后找自己的夫君商議!
遲昭平拂袖而去,只命人安排鄧禹到驛館歇息,這一次的談判崩了,但是鄧禹的臉上卻掛著笑容,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樣。
雖說第一次面見遲昭平,雙方不歡而散,不過鄧禹并沒有放棄,仍然每日求見遲昭平的面,但是遲昭平卻避而不見!
對方態(tài)度明顯,隨從勸鄧禹返程,之后的事讓劉秀來定奪,但是鄧禹不肯,依然執(zhí)意留在柴桑城。
為鄧禹堅信,自己此行一定會成功的,在不見任何人之時,鄧禹便上街查探民情,發(fā)現(xiàn)吳地的民情已然有人操縱,鄧禹回到驛館的房間,卻見桌上放著一張請?zhí)?p> 在鄧禹見到那個人以后,頓時大吃一驚,說道:“胡依銘,汝莫非是遲昭平的那個神秘夫君?”
胡依銘笑道:“你猜一猜!”
胡依銘說道:“先生,請坐。”
不僅是客人,就連酒肆中的酒保、酒肆的掌柜都被胡依銘請走了,酒肆外只有一人守著,以求萬無一失。
胡依銘為鄧禹倒酒,說道:“鄧先生,是否可以想汝借一樣東西!”
鄧禹問道:“難道是借我的命?”
胡依銘笑道:“鄧先生聰明!汝之命,正是吾崛起的第一步!”
鄧禹也笑道:“早該猜到!”
說罷,胡依銘起身,悄然離開了酒肆。
鄧禹之死,震驚了整個江東。
發(fā)現(xiàn)鄧禹尸首的酒肆,立即被重重包圍,但包括酒肆老板在內(nèi),老板只說,是一個陌生人包了場子,便打發(fā)所有人離開了,至于鄧禹是何時來、何時死的,一問三不知。
而鄧禹的死因,在一日之后就被查出了,死于飲酒過度,因為現(xiàn)場到處都是酒壇,酒肆里所有的酒都被喝光了!
可是鄧禹身為劉秀的重臣,卻為何會到柴桑城里如此偏僻的酒肆中喝酒,還喝了那么多酒,這些事,就不得而知了……
遲昭平萬分焦急,但一時之間卻找不出對策,只好厚待鄧禹的隨從,并言明鄧禹之死,純屬意外,隨從們帶著鄧禹的尸首回-洛-陽-去了,江東(隋漢)群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當劉秀得知了鄧禹的死訊,書信八百里加急而至江東(隋漢)。
劉秀以鄧禹之死為由,發(fā)兵攻打江東(隋漢),遲昭平手下雖然人才濟濟,但此次事出突然,一時也無法商議出良策,遲昭平只好命人囑咐吳漢都督,令他做好開戰(zhàn)的準備。
不錯這位就是歷史上的悍將東漢大司馬廣平侯吳漢,現(xiàn)在是遲昭平手下的兵馬大都督,隨著吳漢,還有邳肜、李忠、王霸、寇恂等軍中諸將進城。
柴桑城外,大軍駐扎。
吳漢與軍中諸將,對遲昭平忠心耿耿,領兵在外,只為了抵御外敵,保衛(wèi)百姓免遭戰(zhàn)亂之災。
遲昭平聯(lián)和成漢的公孫述一起決戰(zhàn)劉秀的南下!??!
遲昭平的軍隊以水師為主,其操練之地,便為鄱-陽-湖。
遲昭平的三軍統(tǒng)帥是吳漢,眼看著劉秀即日就將進攻江東,身為主公,遲昭平斬案幾立誓,與劉秀奮力一搏,群臣都知道主公已經(jīng)下定決心與劉秀對抗了。
遲昭平下令,命吳漢統(tǒng)帥水師,迎擊劉秀。
而楊文帝和遲昭平感情日篤,難免會有些小別扭,雖說遲昭平對楊文帝言聽計從,但有的時候,遲昭平也會在楊文帝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這一次,楊文帝勸遲昭平親征劉秀,遲昭平故意不聽,而是命王霸領兵,誰想王霸突然得了風寒生病,于是遲昭平當著楊文帝的面,使起了小性子。
遲昭平道:“楊文帝,孤若是親征,你也別想逃過,孤要汝與孤共同破敵!”
楊文帝笑道:“主公,微臣必定一直陪在你身邊?!?p> 楊文帝取出圍棋的棋子,將棋子丟在地圖上,為遲昭平主公耐心的講解,開始遲昭平并不以為然,但是聽著聽著,就逐漸被楊文帝所說的戰(zhàn)術吸引了。
在楊文帝的講述過程中,遲昭平好像是從頭到尾的學了一遍最系統(tǒng)的兵法,在講了足足兩個多時辰,遲昭平聽得入迷,竟忘了時間。
轉(zhuǎn)眼間,天色已然暗淡,于是遲昭平說道:“夫君天色已晚我們休息吧,親征之事,明日再來運籌?!?p> 楊文帝打開書房的門,卻見一人候在門外,正是邳肜。
邳肜看來已在書房外等待多時了,遲昭平見了邳肜,便問道:“邳肜有何事?”
邳肜向遲昭平拜道:“微臣慚愧,望主公抗劉之時,將微臣帶上,微臣愿盡綿薄之力?!?p> 遲昭平一聽,頓時喜出望外,說道:“邳肜既有意,孤定不虧待于你!”
邳肜在得到了主公的答復之后,滿意離開。
建武十年,八月,劉秀即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掌控楊-州、荊-州的遲昭平展開攻勢。
劉秀在南郡休整完畢,水陸并進,直撲遲昭平。
而在劉秀進軍之前數(shù)日,遲昭平就宣布親征劉秀,抵御強敵。
遲昭平自領大都督,統(tǒng)帥三軍。
命楊文帝為軍師,為軍隊出謀劃策。
命邳肜為校尉,隨軍出征。
命馬武為武威中郎將,隨軍出征。
命萬脩為監(jiān)軍,隨軍出征。
當聽到這些參戰(zhàn)的將領時,所有人都大呼不可思議,吳漢、王霸、寇恂、李忠、蓋延……這些勇冠三軍的將領到哪里去了,為什么他們不上前線抵御外敵?
遲昭平領水軍五萬之眾,從鄱-陽-湖出發(fā),順江而上,迎擊劉秀,五萬水軍,幾乎就是遲昭平的全部戰(zhàn)力了,如若敗了,遲昭平將再無翻身的機會。
戰(zhàn)船上,遲昭平身披銀色鎧甲,威武無比,不過她卻悶悶不樂。
在楊文帝的建議下,吳漢等人聯(lián)合公孫述的部下呂鮪、王元、公孫恢三人發(fā)起突襲……
楊文帝、邳肜、萬脩、馬武等一干高級將領站在遲昭平的身后,都感受著遲昭平這位女主公的魄力。
大戰(zhàn)徹底開啟!
夜晚!
楊文帝看著眼前這位遲昭平,自己實在也心生憐憫,楊文帝雖平日里格外克制,但是在遲昭平面前,也有些把持不住,于是楊文帝便輕聲說道:“既如此,請恕微臣不敬之罪。”
說著,楊文帝便也上了遲昭平的床,一夜巫山。
遲昭平犒賞三軍,士氣高昂,在陸口嚴陣以待,而劉秀的大軍,這才姍姍來遲。
劉秀經(jīng)過苦戰(zhàn),奪得白帝公孫述掌控荊州的兩大重地襄陽、南郡,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軍隊損兵折將,于是便不得不在南郡休養(yǎng)。
不過荊州太守‘延岑’的敗走,令荊州的其它城池望風而降,劉秀命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守襄陽、建義大將軍融侯朱祜守樊城、姐夫鄧晨守江-陵,而自己準備十月率軍東進,所指目標,則是馬成所在的江-夏,以及江東之地。
劉秀興兵三十萬之眾,遇上襄-陽、南-郡大戰(zhàn),死傷不計其數(shù),就算襄-陽城有降兵,但加在一塊兒,可戰(zhàn)之軍不過二十萬眾。
劉秀不會放過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統(tǒng)一天下的最好機會,從目前來看,只要能夠啃下遲昭平這塊硬骨頭,那么白帝公孫述將再沒有能夠和自己抗衡的。
于是劉秀揮師東進,雖是順流而下,決戰(zhàn)的舞臺,終于搭成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