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離開,不離開,這是個問題
清晨時分,學院空空蕩蕩,進入了每年最寧靜的幾天。
老村長帶著一本名冊前來,徑直趕到小院。
他見院落無人,正想晚些再來,卻聽房門被拉開,連忙上前笑道:“小師,名冊都寫好了?!?p> 裴順打著哈欠接過名冊,瞥了眼旁邊緊閉房門的次臥,便知元皮皮昨夜里出去后,仍未歸來。
他慵懶地伸了伸腰肢,將名冊放在一旁,先熟練地坐上院中搖椅,開始煮茶,肚子卻咕咕叫了起來。
老村長知趣,忙向灶臺走去:“我給小師做份早食。”
裴順點了點頭,觀閱手中名冊。
桃源鄉(xiāng)概有四五百人,愿意外出的足有一半。
“忒麻煩的事……”
他自是要力所能及地給這些人打點去處的,便想著根據(jù)每人之擅長、性情作以分配,再給那些身在桃源外、仍有赤子心的個別學生,寫封薦信。
只是這人的人也并不多,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到二十位,而且大抵沒什么成就,也就只能純粹接應一下,妄論提拔。
值得琢磨的是,這些同鄉(xiāng)畢竟是討了陳齊禮的福,是折了朝廷的運,如果想接下來安然無恙……最好還是讓他們?yōu)槌⑿Я?,彌補虧缺。
如此排篩下來,也就只有十二位人選。
裴順無奈搖頭,下意識便道:“蘇觀……”
話未說完,才想起小妮子當下并不在此,那可沒人代寫書信了,不由撓了撓頭,更覺麻煩。
便是此時,元皮皮從院外走了進來。
裴順當即招手道:“哎元皮皮,拿來筆墨紙硯,給我寫信?!?p> 黝黑少年的臉色看不出悲喜,此時卻尤其聽話,竟真就從屋中取來筆墨紙硯,由裴順念,他來寫。
兩百多位同鄉(xiāng),十二份書信,寫完已是日上三竿,老村長自知有了著落,便帶著名冊與書信,告辭回村,作以安排。
裴順看著面前的少年,看著他腰間懸掛的小桃木劍旁邊,多了的那個瓷瓶子,不由有些擔憂:“你爹的后事,就這樣了?”
元皮皮面無表情,只點了點頭。
元皮皮深夜出門,裴順是知道的,也知道他趁夜色燒起高爐,將元大郎的尸身燒成骨灰,抓了一把裝進了瓷瓶子里,抓了一把埋在朱姻墳前,其余的,盡數(shù)灑入鐵匠外的河流中。
更知道他將鐵匠鋪里里外外都打掃了一遍。
“看來你已經(jīng)做好決定?!?p> “那些人什么時候來接我?”
裴順微微嘆了口氣:“馬上就到了?!?p> 憑他神識觀察,已見一隊人從官道而來,走入了桃源洞天界內。為首那位,看來便是接替陳齊禮的人,除去幾個侍從以外,又有兩名身著武官裝束的男人,恐怕就是兵部派來接元皮皮的。
“小師??!”
一聲嬌喝從墻外傳來。
裴順探眼望去,已見那位穿紅襖的小姑娘跑入小院,徑直撲入他的懷中,仰起腦袋,滿臉的不舍。
“我要走了……”
裴順摸了摸小姑娘的腦袋,從藏物法器中取出一柄金燦色小劍,扔向白有容,這便是沈翠亭的本命飛劍了。
他提醒道:“此物是我贈與蘇觀寶的,你先代為保管,不得輕易示人,與你那條劍胚同為出處?!?p> 白有容接過小劍,心中無比震撼。如此看來,那位神秘的大劍修,該是已遭罹難。
她神情認真,表示明白地點了點頭。
裴順對蘇觀寶作最后的勉勵:“好好努力,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望?!?p> “還有,記得記得,不要欺師滅祖。”
蘇觀寶將腦袋埋入小師懷中,雙手摟得更緊。
片刻之后,她重重地吸了口小師身上淡淡的氣味,然后滿足地松手,后退倆步,攥緊兩個小拳頭,
小姑娘滿臉的自信與驕傲:“我不會讓小師失望的!”
白有容看著這一幕,由衷露出了淺淺的笑意。
蘇觀寶再看向打算回屋的元皮皮,兩個箭步上前,抓過他的手腕道:“喂元皮皮,我要走了,你不跟我告別嗎?”
元皮皮卻是掙脫她的手,一言不發(fā)往屋里走去。
小姑娘頓時有些委屈起來。
只是臨至門檻,元皮皮雖是未有回頭,卻還是淡淡道了句:“照顧好自己,別再摔著了。”
蘇觀寶這才重拾笑容,再次跟裴順道別,隨白有容離開。
只是還未走到巷口,她便是一步三回頭,原本笑容洋溢的臉上,顯露出許多不安。
白有容搭上她的肩膀,安撫道:“別怕,我會帶你出去,就會好好照顧你?!?p> 蘇觀寶看著這個即將成為師傅的漂亮姐姐,認真地點了點頭。
……
概是晌午時分。
從京城而來的隊伍,終于踏入學院。
當他們看見廣場那崩裂的白玉底盤時,不由都是露出驚詫神色,問得真相后更是表情各異,但其中都透著一絲凝重。
學院小師將隊伍迎入里處的府邸,其中又有幾人在楚南的帶領下,前往東南角的僻靜小院。
“燕大人,因為元皮皮是小師的學生,為他親自教導,所以常日里都是同住小院的。”
與楚南并肩而走的,是位年近三十的青年,中等身高,比楚南要低下半個頭,比身后兩位五官低上一個頭,相貌亦是平平,只是談吐間的氣質,卻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如此說來,這位裴小師可是位不好相與的人。”
楚南干笑道:“倒也不是,只是小師較有主見?!?p> 燕姓青年微微點頭,朝身后說道:“既然如此,就先由本官與裴小師會面,二位大人且在院外恭候?!?p> 身后兩名武官都是微微蹙眉,但不等左邊年輕者出言反對,右邊的年長者已開口道:“就按燕大人所言?!?p> 話落,楚南已是推開半掩的院門,兩名武官分左右立在院外,燕姓青年則隨楚南走了進去。
他先是大致掃視一遍,只覺院中空曠,又不失綠植閑雅,不由先生了些好感,再見那位躺在搖椅上看邸報的青年時,已笑著道:“裴小師這是在看哪一則報道?”
裴順將已經(jīng)看了三遍的邸報移開,便見一位個子不高的青年站在前邊,楚南已上前來:“小師,這位是京城來接任院長職務的燕秋臺燕大人。”
裴順咦了一聲,隨即時看邸報、時看燕秋臺,驚奇道:“二十歲就擔任監(jiān)察御史,九年間連升十七級成為黃門侍郎,創(chuàng)造了最快晉升,以及最年輕黃門侍郎兩項記錄?!?p> “這位燕秋臺,可就是燕大人本人?”
燕秋臺拱手失笑:“巧了,正是本官。”
裴順連忙坐起,抬手道:“來來來,大人請坐,這里面想必有暗箱操作吧?燕大人背景看來很深?”
燕秋臺坐下石凳,倒也沒有介懷,仍是掛著淡淡笑意:“裴小師說笑了,只是小有運勢?!?p> 楚南知趣地退出院外,在左右兩名武官的不滿下,反手掩上了門。
裴順開門見山道:“燕大人是左黨右黨?”
燕秋臺微微一愣,坦然道:“裴小師看來是位不拘小節(jié)之人,那本官也就不繞圈子了?!?p> “本官有今日成就,少不了尚書令朱大人的提拔,此外,陳齊禮陳大人……或許現(xiàn)在不該這樣叫他了,陳老先生是家父的老師。再有,前前任山主燕文章,是家祖父?!?p> 裴順滿意地點了點頭,主動替對方倒下一杯桃花茶:“爽快,繼續(xù)?!?p> 燕秋臺全無架子,只扭頭看了眼緊閉的院門,說道:“鎮(zhèn)印桃源洞天的法盤被毀,刻印大陣則也毀了,經(jīng)此一事,朝廷不可能不追究。”
“陳老先生雖已身故,可桃源鄉(xiāng)的陳氏宗廟,將會被拆掉,陳氏鄉(xiāng)民則將被流放,外邊幾條小有發(fā)展的分支,也會被貶為平民,五代不帶功名。”
“原本沒辦法晉升修士,卻借此強行晉升的那些人,會被截斷仙橋,無一人能幸免?!?p> 裴順雙眼微闔:“你說得如此斷定,怎好似朝廷早有預料?”
燕秋臺神秘笑了笑:“非也,我有與朝廷及時聯(lián)系的方法?!?p> 裴順想起陳齊禮摧毀法盤前,蒼穹上傳來的聲音,以及寒門木牌傳來的聲音,便略有恍然。
他再看向面前相貌平平的小個子青年,話鋒一轉道:“桃源鄉(xiāng)這些人呢?”
燕秋臺意味深長道:“這就得看裴小師了?!?p> “裴小師若是離開此處,那京城中自會有人為桃源鄉(xiāng)的鄉(xiāng)民謀得法外開恩,不予追究,但鄉(xiāng)民如要離開桃源鄉(xiāng),必須投效朝廷?!?p> “裴小師若是不想離開,桃源鄉(xiāng)的村民將會盡數(shù)被截斷仙橋,并舉村遷徙外地,由朝廷另外安排新的族群搬進此處洞天福地?!?p> 裴順飲下茶水,隨意道:“朝廷看來是覺得,我很看重這些鄉(xiāng)民?”
燕秋臺挑了挑眉,表示這我可不清楚。
片刻又補充道:“我只知,朝廷這次已經(jīng)下定決心,裴小師如若不離開這里……后果難料?!?p> 裴順冷笑道:“沒了鎮(zhèn)印法盤,怕我在桃源洞天做什么手腳?”
燕秋臺不置可否地聳了聳肩:“說實話,出門前家祖父對我提點了幾句,倒是也有些彎彎繞繞的法子算計裴小師,可我本就無意如此,又見裴小師不拘小節(jié),干脆就開門見山了?!?p> 說完,他略作沉吟,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了過去:“這是家祖父托我轉交裴小師的?!?p> 裴順信手接過,直接拆開信封,里間紙張并無繁雜內容,只是一句話。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p> 這位燕文章,是陳齊禮之前的此處洞天山主,當初三位兵部仙人境修士前來,與他不死不休,倒是此人從中解圍,作折中之策,為他討來了一份與朝廷共處的協(xié)議。
故此,對于燕文章,裴順的觀感還是不錯的。
“朝廷只讓我離開,沒讓我前往京城?”
聞聽臉上看不見情緒的裴小師說出這話,燕秋臺稍作思量,遲疑道:“據(jù)我所知,應該沒有?!?p> “說實話,也并非我想要討功勞,此番讓裴小師離開,看似是針鋒相對的局勢,實則家祖父已經(jīng)費盡周旋。”
裴順懶懶地躺下?lián)u椅,院中頓時陷入一片靜謐,只有咿呀咿呀的晃動聲。
離開,不離開,這是個問題。
燕文章其人,雖是心機頗深,但根子里是崇尚以和為貴的作派,他能出面調解亦屬正常。
如此說來,便免了與朝廷的一場交鋒,如果他離開的話。
他看了眼手腕上的白玉鐲子,漸漸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