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背后的身影
虛谷對程真刺出自認為必殺的一劍時,少林、金剛兩寺僧眾均已出門,趕到了兩人所在的小巷前方。
程真雖然讓眾僧照料老首座,但沒人會認為待在原地守候是個好主意。
在室內(nèi)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下,一旦再次遭逢鋼鐵飛禽的襲擊,眾僧自覺并沒有應付的能力。
走到室外較為空曠處,閃躲趨避好歹方便一點。
就算是佛子,也說不出跟在程真后頭,是為了支持對方這種連自己也不相信的話。
要是對手強大得能危及程真的性命,兩寺僧眾無一例外,都是白給。
眾僧本能般跟隨程真腳步的反應,其實只反映出大家都打從心底地把他當成了救星。
雖然僧人們,以及佛子本人都不知道,程真對每一個人的性命,是否也如對佛子般關(guān)心。
結(jié)果跟到小巷時,就瞧見了久未露面的虛谷向程真出劍的一幕。
眾僧都是有眼力勁的,看得出靈鷲山大弟子全力一劍的凌厲狠戾,在場沒一人有信心輕易接下。
心下均不免想,程真的修為固然遠超對方,但事發(fā)倉卒,又未必存了殺意,可真有機會被虛谷所乘。
被鋼鐵飛禽貼面襲擊后,眾人的神經(jīng)俱已繃緊,決不會把任何潛在的危險等閑視之。
佛子袖底下的手已握緊了鬼方引水劍,頃刻就要把這無價之寶,當作尋常暗器般飛擲救人。
在她的心目中,甚么寺里祖?zhèn)鞯纳衿?,當然及不上明真前輩的安危?p> 然而沒來得及擲劍,她便見證了那與程真形象相差甚遠的一幕。
程真沒有使出甚么精妙的招式,來應對虛谷的一劍。
只是輕描淡寫地上前一步,龍爪手便按到了虛谷的肩頭上。
喇的一聲,便把一條臂膀干脆利落地撕了下來。
如此兇狠剛猛的招式,在旁人看來,終究是不襯出家人的身份的。
但是眾僧卻沒能生出異樣想法。因為在下一刻,程真已然開口點透內(nèi)幕:
“你跟著破戒僧,多久了?”
眾僧此時已然擁上,佛子和明福爭先搶后般護到程真身前左右,互瞪了一眼,始終不肯相讓。
少林眾僧及金剛寺武僧長棍成陣,團團將臥倒于血泊中的虛谷圍住,慎防這廝再有下一步的舉動。
許多人已注意到了虛谷手中符箓,不由得各起心思。
這邊廂只聽程真續(xù)道:
“你別告訴我們是道門指使你來的,這種小把戲騙得了三歲小孩,卻騙不得少林、金剛兩寺的高僧大德?!?p> 已在開始懷疑幽陽觀的僧人們面上一紅,登時晃了晃腦袋。
他們才沒有被騙呢,大伙都是高僧大德,明辨是非。
又聽程真說道:“我只是不明白,為何你明知計劃失敗,仍然留在這兒等我。”
“可是那破戒僧說了甚么,竟讓你自以為能是我的對手?”
這話若由旁人說出來,未免江湖豪氣太重,雖然霸氣卻似是草莽中人。
但程真僅是語氣平淡地陳述事實,一時間倒也沒人覺得有甚不妥。
便在這時,被明祿、明壽合力攙扶而出的老首座忽然說道:
“破戒僧從不會讓人代他辦事,今日他沒親自來,大概本就不打算取我們的性命?!?p> “相反地,他想要的是這靈鷲僧人的性命。”
“他要這僧人,死在明真手里?!?p> 這話令眾僧的面色都變了。
程真對虛谷出手,眾僧看得明明白白乃是自衛(wèi),但旁人可不一定會這般覺得。
鑒于少林、金剛兩寺明面上已有結(jié)盟意向,靈鷲寺必然會把大弟子的死,看成兩家處心積累的陰謀。
到時候河神鎮(zhèn)眾僧要面對的,便是四大寺之一靈鷲寺的熊熊怒火。
僧人們想起要與靈鷲全寺為敵,又未曾確定寺中長輩立場,不禁心中惴惴。
卻聽程真說道:“靈鷲山遠在千里之外,待得他們派人來尋仇,我們早就發(fā)完糧回寺去了。”
他輕輕瞇起眼眸。
“退一萬步說,要是靈鷲寺的老家伙們真敢找上門來?!?p> “人們既能接受佛門四寺中沒了少林寺,自然也不會介意靈鷲一脈從此消聲匿跡吧?”
沒人接話。
眾僧不知道這是否是程真惱怒之下的言語,抑或用意是在教大伙兒別要懼怕被靈鷲報復。
但心里不知為何,總是覺得若是眼前僧人真的認真起來,一人敵一寺,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做得到。
程真瞥著虛谷:
“無論事態(tài)如何發(fā)展,也必然會送命的只有你而已?!?p> “這次破戒僧想要偷盜的,是你的而不是我們的生命。”
“將所知的一切都寫出來吧,要是左手執(zhí)筆還靈便的話?!?p> 血泊中的僧人沒有應話。
一位武僧起腳把他的身子踢得翻了起來,皺眉說道:“斷氣了?!?p> 沒有人會在整條臂膀被撕扯下來后,未經(jīng)診治地躺在地面上仍能活著的。
眾僧雖也明白,此人活著比死了為好。
但眼看著施展“一拍兩散”后的老首座面色越漸灰白,卻是誰也沒能提出為虛谷作診治。
俗詬說泥人也有土性兒,連日來遭逢時刻不斷的挫折失敗,已使得僧人們心底積累了深厚怨氣。
要是眾僧能立時回到山上,清修念經(jīng)調(diào)理心性,這怨氣或許會逐點退減。
可他們卻沒法在處理好正事前避回山門。眼見千萬災民困守小鎮(zhèn),終日掙扎于溫飽在線,僧人們對此時尚且玩弄心計的對手便越加反感。
程真也是如此。
他決定,給該負責之人些許教訓。
當下自虛谷手中取過符箓,暗暗凝神靜氣。
頃刻過后,頭頂升起遠比史上任何一位明神境還要強盛的元神,凝聚成面目不清,袍袖飄飄的淡金色僧人形象。
當著眾人難以置信般的目光,程真元神依循著符箓殘留氣息,追遡而去。
下一剎,程真發(fā)現(xiàn)自身已降臨長河上空,虛無身軀下洪波翻蕩,朝著離此最近的一道堤防滾滾傾流。
此處,是黃河的中心處。
而眼下這接連不斷地為河堤施加壓力的洪流,則清晰地提示著程真一點。
河間的水災,顯然并非像眾人想象一般,是將已被解決的“過去式”。
下一波洪災,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