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天下第二人

第四十章 犯花癡的馬恬

天下第二人 虎嗅海棠 2576 2022-09-26 17:42:35

  鄭和要盡快安排鄭壟出京,鄭壟并不意外,說道:“全憑義父安排。”

  “你小子,怕是早就打了這個主意了”,鄭和笑道:“今夜我讓你顯露鋒芒,一方面是為我自己掙個臉面,另一方面,你也應(yīng)當(dāng)明白為父的意思。”

  鄭壟點點頭,他當(dāng)然明白,自己出身漢王府仆役,這一點當(dāng)日多少內(nèi)侍和錦衣衛(wèi)看著呢,這世上哪有不透風(fēng)的墻?更何況,今夜自己獨得兩顆夜明珠,“外班”好大的能量,定會將自己的老底查得底掉,若是為這事再弄個滿城風(fēng)雨,就得不償失了。

  “過幾日,你替我回崐寧老家去,為父母上香叩拜,任誰也說不出什么話來”,鄭和道:“你走了,這事放放就涼了,過些年想回京城再說。”

  “義父,你真要再下西洋去?能不能找個理由推掉?”鄭壟問道,他知道,歷史上鄭和正是在第七次下西洋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印度古里。

  印度古里,這里是鄭和第七次遠航的終點,也成了他的人生終點。

  “不去不行啊,若是為父真的回不來大明”,鄭和長嘆一口氣道:“青山處處埋忠骨吧!”

  “換個人去,不是一樣彰顯大明國威嗎?”鄭壟仍不死心。

  “呵呵,換個人去,那還叫‘始于永樂,終于宣德’嗎?”鄭和搖搖頭道。

  馬蹄的“噠噠”聲中,鄭壟眼角濕潤了,他知道,若不是為了自己,鄭和年事已高,不一定會答應(yīng)宣德再下西洋,從某種角度講,鄭和是在與宣德進行了一場交換。他心中暗忖,自己這只蝴蝶翅膀扇動起來,連漢王朱高煦八成都逆天活下來了,難道鄭和就不能逆天改命,在第七次下西洋中活下來?

  回到鄭和府邸,老管家和馬閑等人,早就得了信,大開中門迎接鄭和父子。

  老管家喜得笑中帶淚,口稱“少爺”,領(lǐng)著府內(nèi)一眾仆役合身跪倒向鄭壟見禮。

  馬閑站在門內(nèi),也是哈哈大笑,直說“天意,天意,你小子這聲‘馬叔’還叫成真的啦!”

  鄭和帶著鄭壟從中門而入,來到藍娘小院中,向藍娘親口說明了原委,當(dāng)然,只說是暖閣中太后牽線,這才認下鄭壟做義子。

  藍娘也很是高興,一來兒子有了靠山,二來鄭和身有殘疾,對自己名聲絲毫無礙。

  鄭壟問道:“怎么不見馬姨?”

  馬閑笑道:“她啊,忙著給我找妹婿呢!魂兒都跑到張家胡同去了,哈哈。”

  鄭壟問道:“張家胡同?”

  馬閑說道:“你不知道吧,城北張家胡同里,住著一個年輕秀才,你馬姨犯了花癡,天天往那兒跑,又是送吃的,又是送用的,可那呆秀才還偏偏不搭理你馬姨,哈哈,你說好笑不好笑?!?p>  鄭壟說道:“以我馬姨的眼光,那秀才必有過人之處?!?p>  馬閑冷聲一聲說道:“誰知道呢,那呆秀才要是不識抬舉,改明兒我親自上門揍他的鼻青臉腫,看他還裝清高不?哼!”

  鄭壟笑道:“我馬姨要是有了人家,馬叔你可也得抓緊了?!?p>  “抓什么緊,只要我愿意,告訴你,上門提親的大姑娘能排到德勝門外頭去”,馬閑翻翻眼睛,一搖三晃地走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中午,老管家來稟報鄭壟,老爺大早上就進宮去了,走前交代將西跨院收拾好,請少爺和藍娘過去居住,現(xiàn)在西跨院已經(jīng)收拾好了,請少爺移步。

  鄭壟和藍娘來到西跨院,這里比原來的小院大了三四倍,院中亭臺樓閣俱全,書齋中更是藏書不少,門前立著小喜子,說是受老爺指派,今后就跟著鄭壟少爺做貼身跟班了。

  鄭壟知道,這是鄭和的一片好意,一來小喜子能識文斷字,二來小喜子也是凈了身的小太監(jiān),伺候鄭壟和藍娘也方便得多。

  小喜子望著鄭壟,心里有苦說不出。要知道,前些日子,他可是從鄭壟這邊撈了不少好處,誰知道一夜之間,鄭壟從客人變成了少主,這要是被鄭壟惦記上,哪里還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小喜子從懷中取出一張請柬,雙手呈給鄭壟,略帶不安地說道:“少爺,方才有人送來請柬,邀請您今晚摘星樓赴宴?!?p>  鄭壟問道:“誰送來的?”

  小喜子躬身道:“司禮監(jiān)大太監(jiān)金大人之子金印差人送來的,說是慶功宴。”

  鄭壟明白了,這是金印等“內(nèi)班”,在連輸三次之后扳回一局,特意招待自己這個功臣呢!

  鄭壟問道:“我義父知道嗎?”

  小喜子說道:“老爺知道此事,說多交幾個朋友沒壞處”

  阿壟點點頭,向書齋走去,招招手讓小喜子跟上,小喜子屁顛屁顛地跑在前頭,掀開了門簾,在他看來,少爺還讓自己讀書給他聽,那就是對前面的事并不放在心上。

  鄭壟下午讓小喜子讀了兩個多時辰的《資治通鑒》,小喜子也兢兢業(yè)業(yè),雖然讀的喉嚨生煙,也不敢有半點怨言。

  臨到傍晚,門外小廝來報,卻是金印親自來接鄭壟赴宴了。鄭壟換過衣衫,老管家早備好了馬車,鄭壟帶著小喜子一同前去赴宴。

  摘星樓,名出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之意,鄭壟下得車來,只見此樓雕梁畫棟,足足有四層高,放在后世并不算什么,可在大明朝,也的確算是“高”了。

  金印帶著鄭壟沿梯而上,來到第四層頂樓大廳。

  “諸位,大功臣來了!”金印在樓梯口一挑門簾笑道,廳內(nèi)二三十人都站起來,嘻嘻哈哈地向兩人見禮。

  “小二上酒,我先與鄭家兄弟先喝三杯”;

  “騰出你那主座,給咱們‘內(nèi)班’的大功臣讓出來”;

  ……

  鄭壟走進廳內(nèi),廳內(nèi)一張大圓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眾人齊齊抱拳,請鄭壟上座,鄭壟趕緊推脫,眾人卻說什么也不肯,最后還是金印硬拽著鄭壟做了上座,大家才嘻嘻哈哈紛紛落座。

  金印向鄭壟介紹起在座的諸位,這些年輕人里,皇后家、皇妃家、東宮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駙馬家等等的皇家外戚有十來個,其他人,大都是大明朝五位開國功臣魏國公徐達家、曹國公李文忠家、信國公湯和家、西平侯沐英家,以及武定侯郭英家的子弟,這五家子,朱元璋明詔天下,視其為家人。

  桌面上這些人里,鄭壟只認得金印和張道庸,在座的年輕人大都家族聲名顯赫,但還都沒有什么實職和功名。

  金印坐在鄭壟身旁,大聲說道:“昨日鄭壟兄弟為我等‘內(nèi)班’出了一口惡氣,獨自一人,就把‘外班’挑落馬下,痛快啊!來來來,舉起酒杯來!”

  鄭壟與眾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昨日那兩顆珠子得的,你沒看,把‘外班’鼻子都氣歪了,哈哈”,有人說道。

  金印給鄭壟夾了一筷子菜,笑道:“是啊,先說第一場比試,鄭兄弟,你是怎么想出來的,梁祝二人居然能‘抬杠’,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一個白衫年輕人站起來,正是武定侯重孫子郭玄瑛,別看他只有十四五歲,但個子足足比其他人高出一頭,生得闊鼻大耳,肩寬背厚。

  郭玄瑛端著酒杯笑道:“要論打架,那外班人十個也不夠看,但玩風(fēng)雅,我可不在行了。金大哥,你不知道,其實我當(dāng)時也想出來一個極好玩的,保準比鄭兄弟的還好玩,但我硬是憋住了,實在是不敢說!”

  “哦?也有你不敢說的,今兒沒外人,說來聽聽?”金印一邊問,一邊向鄭壟說道:“這小子向來是個膽子大,也不知想了什么歪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