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天下第二人

第六十一章 龍舟大會

天下第二人 虎嗅海棠 2709 2022-10-07 08:40:12

  鄭和在禾帶村,雖然多少年沒回來了,但威望不是一般的高。別的不說,村里修橋、鋪路、建學(xué)堂、修堤壩,鄭和的俸祿倒有一大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回到了家鄉(xiāng)。

  更重要的是,由于鄭和的存在,府、州、縣各級,哪個衙門口對禾帶村都高看一眼,照顧三分,這也讓禾帶村得了不少實惠。

  鄭和的老宅子,建在滇池池畔不遠的一處青石崗上。鄭壟來到老宅時,只見這座老宅,新墻、新瓦、新柱……除了邊邊角角還能找出些舊物件,這簡直就是一幢新建的宅子,族人們甚至還在老宅旁新建了一溜三間房子,專門留給馬閑和馬恬居住。

  藍娘帶著小喜子和聶婉兒忙前忙后,又將老宅收拾了一遍,鄭壟一行當(dāng)夜就住進了老宅,不過,老宅雖然裝飾一新,但畢竟還是太小了,住在青石崗上也不方便。

  馬老太公次日派人來,專門向鄭壟言明,明日是五月初四,是鄭和母親溫氏的祭日,鄭壟這才幡然明白,為何鄭和臨行前,叮囑自己務(wù)必在端午前一日趕到禾帶村。當(dāng)日里,東家?guī)е⒆觼碚埌?,西家扛著半只羊來送禮,老宅里熱鬧非凡。

  藍娘是鄭壟生母,但她并不在意鄭壟去祭拜鄭家先人。在她看來,沒有鄭和,恐怕她和鄭壟,早就和朱瞻坦等人一樣,被吊死在那棵歪脖子梧桐樹上了。

  次日清晨,鄭壟早早就起身了,聶婉兒已經(jīng)為他燒好了熱水,他剛剛沐浴更衣完,馬老太公卻已經(jīng)坐著滑竿在老宅土崗下等著了。

  馬老太公在前引路,鄭壟一行人在后跟隨,不過二里多地,在滇池邊一片樹林里,找到了一處墳塋。

  墳塋周邊,落著一層落葉,不知名的野花開滿了墳頭。鄭壟跪在地上,為鄭和的父母上香,眼角間,瞥見墓碑下,有一行小字,上面刻著“馬氏第二子太監(jiān)鄭和奉命于永樂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家墳塋祭掃追薦至閏十二月吉日乃還記耳?!?p>  馬老太公在鄭壟身后,悲痛地說道:“上一次你義父回鄉(xiāng)省親,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時隔十五年了,那時候,弟妹溫氏還在……”

  鄭壟點點頭,默默地向著墳塋三拜九叩,又在墳前擺下香燭供果。

  一個滿臉英氣的小伙子提著木桶走上前來,馬老太公對鄭壟說道:“這是薩彪子,算是你的族弟,早年間你爺爺對金家有大恩,所以這些年來,都是薩彪子為你祖父和祖母掃墓?!?p>  鄭壟躬身致謝,薩彪子也不說話,從木桶里擰了一條手巾遞給鄭壟,鄭壟會意,俯下身來將墓碑擦拭得干干凈凈,又用雙手將墳塋周圍的落葉撿拾了一番。

  太陽升起一竿子高的時候,祭墳完畢,眾人攙扶著馬老太公緩步離開。

  “阿爸在信中說,你要在咱村里好好住下來讀書,這是好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嘛”馬老太公手拉著鄭壟,一手捋著花白的胡須道:“科舉這東西,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你也不必在意,盡心就好?!?p>  馬老太公又一指身后的薩彪子子笑道:“就說你這族弟吧,小時候聰明得緊,誰都以為是塊讀書的料,誰知道后來,一看見書本,就一會說肚子疼,一會說頭疼,好像讀書是上刑場一樣?!?p>  薩彪子撓撓頭,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太公您不知道,那書上的一行行字,就是一支支弓箭呀,射到腦袋瓜里,扎得生疼?!?p>  馬老太公哈哈大笑,鄭壟也笑起來。馬老太公與鄭和一直有書信往來,知道鄭壟在京城的一些事情,把鄭壟夸成了文武全才,薩彪子聽得滿眼崇拜。

  薩彪子插話道:“壟哥,明兒你先不忙讀書,來給我鼓勁助威成不?”

  鄭壟一臉茫然:“鼓勁助威?”

  馬閑在身后說道:“明兒是端午節(jié),你也放松放松,不著急啃書本。”

  原來,崐寧縣雖然苗漢等多民族混居,但各家都對端午節(jié)格外重視,端午節(jié)當(dāng)天,是滇池旁最熱鬧的一天,這一天里,各個村子和苗寨,都會派出一支龍舟隊,在滇池水面上大賽一場,哪個村寨贏得頭名,那就是巨大的榮耀。

  “來,一定來”,鄭壟也是個愛熱鬧的人,滿口答應(yīng)下薩彪子。

  薩彪子興奮得直搓手?!皦鸥纾鲀何疫€是村里龍舟的鼓手呢,我一定能給咱們村把‘牛角金刀’贏回來?!?p>  “什么是‘牛角金刀’?”馬閑問道。

  馬老太公笑道:“咱們崐寧縣新上任的知縣王大人,今年端午節(jié)要與民同樂,專門拿出一把名貴的‘牛角金刀’來當(dāng)獎品,哪個村寨贏得龍舟大會頭名,他許諾當(dāng)眾親手把‘牛角金刀’頒發(fā)給誰。”

  鄭壟點點頭,心道王大人此舉有些意思,既顯得很親民,又能夠挑動各村寨的競爭,可謂一舉多得。

  當(dāng)日,鄭壟又專程帶著禮物,滿村拜見長輩們,一直拜到了天色擦黑。回到老宅中,馬老太公差人帶來話,鄭壟的戶籍已經(jīng)在縣衙備過案落到了禾帶村。

  終于落地生根了,鄭壟半躺在院中竹椅上,回想著這幾個月的經(jīng)歷,心下直如做了一場夢一樣。他并不后悔認(rèn)鄭和為義父,因為在他心中,鄭和雖身有殘缺,卻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只不過他思前想后,覺得自己好像上了鄭和的當(dāng),當(dāng)日認(rèn)鄭和為父以打消宣德疑慮的計策,似乎鄭和也想到了,他只是讓自己先說出來而已。

  不過,即使這樣,鄭壟也并不怪鄭和,他知道沒有鄭和幫助,自己和藍娘恐怕真走不出京城。

  鄭壟明白,“夢”才剛剛開始,畢竟現(xiàn)在,他不過還是一介白丁,而這禾帶村,就是他夢開始的地方。

  昏昏沉沉間,鄭壟在竹椅上睡著了,連夜半藍娘為他蓋上薄被也不自知。

  次日清晨,鄭壟還是老習(xí)慣,天還沒亮就起身,在青石崗上上下飛奔,練了一陣“蟬云步”,額上見汗時,又找了兩枝青竹,捋下枝葉權(quán)當(dāng)雙刀,在竹林里練了一陣雙刀,竹枝飛舞攪起枯枝,枯葉漫天飛舞,卻落地前,都被竹枝削成了兩片。

  回到老宅,鄭壟渾身汗透,進屋換衣。

  湖畔一陣“咚咚咚”的鼓聲傳來,院門外,薩彪子隔著柴門叫道:“壟哥,你還睡著呀,快起來,快起來……”

  鄭壟一邊笑,一邊換上一身月白色的儒衫。須臾,聶婉兒擺上一桌飯菜,藍娘和馬氏兄妹也過來了,鄭壟招呼薩彪子一起吃早飯。

  薩彪子也不客氣,坐下來就狼吞虎咽起來,雖說聶婉兒做得也不過是些家常菜,薩彪子卻吃得狼吞虎咽,直呼好吃。

  薩彪子吃飯極快,吃飽了拉著鄭壟就要出門。馬閑笑著讓他二人先去,說眾人吃完飯再去。

  待二人出門去了,馬恬卻一邊吃飯,一邊打趣馬閑道:“哥,今兒端午大會,你不去撈一個苗家小姐姐回來?嘻嘻?!?p>  張道庸不明就以,問道:“怎么撈?從水里撈嗎?”

  馬恬眼睛一瞪,喝道:“吃你的飯,不該問的別問!”

  藍娘抿著嘴笑起來。原來,端午大會中,崐寧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不管是漢族還是苗族,只要來參加龍舟大會,只要雙方看對眼了,年輕人就能自由擇偶,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撈”。

  說起來,這風(fēng)俗也是最近幾十年才慢慢興起來的,原因很簡單,琨陽地處邊疆,本就是一個多民族共生的地域,官府覺得鼓勵各民族通婚,有利于弱化當(dāng)?shù)孛缯鞯臋?quán)力,更有利于推行漢化和改土歸流。

  吃罷早飯,藍娘等人也準(zhǔn)備到龍舟大會上瞧瞧熱鬧去,卻不料,馬閑從屋中換衣出來,眾人嚇了一跳。只見馬閑身穿一身簇新的衣衫,頭發(fā)梳得一絲不亂,手中還拿著一柄檀木折扇,頗有些風(fēng)流瀟灑的味道。

  “麻袋片里裝炭火——夠燒包(騷包)的呀!”,馬恬笑道。

  馬閑瞥了一眼馬恬,邁步出門,說道:“今兒哥哥有事,你們自己轉(zhuǎn)轉(zhuǎn)去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