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箭名飛龍!求追讀求月票~
“沒錯!用這種方法就算是地面不結(jié)冰,也擁有十分不錯的移動能力……相對于極其容易損壞的輪子,凌床的鐵撬不僅結(jié)實,而且移動速度其實更快……”
“可是,若遇到復(fù)雜的山地地形,這樣的結(jié)構(gòu)就沒辦法順暢地快速移動了吧?”
耿南仲在邊上又添堵地問了一句。
邊上,趙桓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有些奇怪地看了自己的老師一眼,什么情況?為何老師今日總是針對張老相公?!
張叔夜心下自然也不爽,但臉上卻沒有輕易展露出來,淡淡地說道:“在復(fù)雜的山地之中,別說凌床了,就是常人在山地中行進,速度也快不起來!至于這重型床弩……從這么設(shè)計開始,就從未考慮過在山地間行進!”
“哦?”
耿南仲搖搖頭,繼續(xù)挑刺道:“可戰(zhàn)場形式千變?nèi)f化,萬一未來我們與金人的戰(zhàn)場,就在于山地之間呢?”
“呵呵……這好辦!”
張叔夜笑著示意眾人前方另一個區(qū)域,請官家走在前面,他陪同在身邊笑著說道:“耿相公深思謀慮,不過,關(guān)于這方面大統(tǒng)領(lǐng)與造作司也早有預(yù)計,早已事先設(shè)計出了相應(yīng)的中型弩箭!”
旋即,他向皇帝和群臣們展現(xiàn)了一款造作司幾日前,剛剛設(shè)計完成的中型弓弩。
趙桓也是第一次見到,立刻十分稀罕地上手了……
“這個弩臂相對神臂弩區(qū)別很大啊,有點彎,還有軟墊……”
他隨口說了一句。
“回官家,這是為了士兵背在后背時,弩臂能更好地貼合后背的曲線,加上軟墊也是為了緩和弩臂與士兵后背的摩擦與碰撞……”
“哦?朕試試!”
趙桓立刻把手上這個中型弓弩背到后背上,甚至還來回跑了一下,唬得身邊的內(nèi)侍跟著他來回跑,一直讓他小心點慢點別摔著了……
“嘿,不錯!”
將弓弩脫下來放回去,這位大宋官家點點頭,“盡管背起來還是感覺很吃力,但起碼雙手騰出來,能跑得起來……”
背起來很吃力?
張叔夜張了張嘴,下意識地想提醒趙桓,這弩重量已經(jīng)充分考慮到士兵們能承受的重量了,還不到三十斤的負重,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步人甲兵團身上穿的全身甲,那可是有五十多斤重呢,現(xiàn)在現(xiàn)在軍中不人家兵團的訓(xùn)練,可是有穿著甲胄奔行十里地的訓(xùn)練項目!
不過,這種有些傷人尊嚴(yán)的話,他最終還是沒說出口,一個搞不好就犯上了,萬一被官家厭惡,被反對派大臣們抓住機會彈劾,貶謫離京……
那如今跟著鄆王苦心打造出來的鐵軍,張叔夜有生之年怕是都見不著了。
“射程怎么樣?”
“配上造作司最新射擊的弩箭……穿透鎧甲的有效殺傷射程足有六百步的距離,這還只是初步的……以后射程還會更遠!”
“六百步……唔唔,不錯不錯!”官家下意識地點點頭,身后的大臣們也大多沒放在心上,并沒有覺得哪里不對……
然而人群中的李綱卻豁然轉(zhuǎn)頭,一臉驚愕地看著張叔夜——
“你剛剛說……多少?六百步?!”
“沒錯,就是六百步!”
“不可能!”
李綱大皺眉頭,認(rèn)為張叔夜這話簡直胡說八道。
“就連八牛弩也才七百來步的射程,這新研發(fā)的弓弩怎么可能有如此射程?張相公,你可不能胡說!”
一聽這話,耿南仲他們這邊的人頓時興奮了,相視一眼,蠢蠢欲動。
“李相公可能不是很清楚,但經(jīng)過鄆王殿下與造作司改良后的八牛弩,眼下已經(jīng)擁有足足五里地的射程,若是八牛弩能換上造作司最新研發(fā)的重型弩箭,射程甚至高達六里地……”
李綱:“???”
其他大臣:“???”
額……
是剛剛我們沒聽清楚呢?
還是是我們對小時候?qū)W的計量單位的理解有誤?
怎么聽對方這邊說起來,這六里地似乎并不是很遠的樣子?!
張叔夜面帶微笑,緊接著開始介紹起了鄆王殿下率先提出來,與造作司那些大工匠們一起研發(fā),制造出來的超級弩箭!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只是增加了一些紋路,看上去卻給人一種彎曲了的感覺……還讓弓弩的射程提升了那么多,真是可怕!”
趙桓拿著一支弩箭,撫摸著箭身上的奇特紋路,“此箭可有名稱?”
“暫時還沒有……鄆王殿下說了,等此番追擊金軍回來后,在奏請官家親自賜名!”
“哈哈哈!既然如此,擇日不如撞日!今日我就給它起個名字……唔,就叫飛龍箭!如何?!”
這一刻,趙桓從來沒有這么滿足過,沒想到,自家三哥還是很敬重自己的,居然將這等國之利器之名讓自己來命名!不錯沒錯!
“飛龍,飛龍在天!”
張叔夜立刻拜謝皇恩。
他怎么可能有意見,更何況這個名字也確實挺好聽的……
其實,關(guān)于名字這塊……軍政院內(nèi)部是和鄆王殿下提過意見的,說目前禁軍都取消了名字,往日那“天武”、“捧日”、“靜塞”等各軍名號,那聽起來多響亮啊,為何不給禁軍各個兵團起軍名呢?
若能如此命名,也能增加軍隊之威嚴(yán)威勢,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對此,趙楷卻冷笑著表示,這些名號乃是當(dāng)年太祖皇帝南征北戰(zhàn),一戰(zhàn)一戰(zhàn),克敵制勝后打出來的名號!
就拿靜塞鐵騎來說,只要一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北至大遼、西夏,南到后唐,哪一個看了不心驚膽戰(zhàn)戰(zhàn)意全無,可惜太祖英年早逝,留下那么厚的家底被車太宗給敗得時去七八,原本對北的進攻態(tài)勢也逐漸轉(zhuǎn)為了戰(zhàn)略防御……
要說啊,人就是太死板!
若是趙楷進行北伐,必然選擇海陸并舉!
陸路就不用多說了,海路則從渤海灣登州出海,借道高麗國的禮成港,順帶著還能以高麗國為全軍提供后勤糧草的保障,以此來進攻幽云十六州!
一旦陸路進攻和海路進攻能彼此策應(yīng),拿下幽云十六州的概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