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我真的不想做首富

第三十六章 登陸點

  方博謙這幾天是徹底蒙圈了,金陵城的大人物一個接一個往他這個小縣衙跑。

  從最先的應天知府賀云龍,到國子監(jiān)未來祭酒焦竑,再到現(xiàn)在的南京城頭號實權人物,兵部尚書石星。

  方博謙今年真是吉星高照,倒霉蛋的頭銜終于是徹底揭過了。

  下人上了茶,方博謙與石星相對而坐,默默無言,他在心里猜掇著石部長此行的目的。

  自己那個大侄子剛從外面回來,一個堂堂二品大員半夜就指名道姓要見他,應該不會是來找麻煩的。

  不然,要是真找麻煩,他大可以出了票牌,甚至直接派兵來抓人,犯不著親自上門。

  可是他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來找他這個平平無奇七品縣官的侄子呢?

  方華來到花廳,感覺氣氛有點怪異,又看見石星一張沉默的臉,大概也猜出了他的此行的意圖。

  分別向方博謙和石星見過禮后,方華問道:“樞院大人,您要見我?”

  石星剛欲開口,忽然想起旁邊還有個閑人,便又閉口,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的看著方博謙。

  唉,那我走。

  方博謙面對這樣的情形也不是第一次,自然已是輕車熟路。

  很識相的拱手向石部長道了個別,然后把方華塞進了他剛才的座位里。

  看著方博謙離去的背影,石星終于開了口,

  “方博士,本樞院問你,倭寇的情況你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

  明代不同前制,閣臣不稱樞臣。而兵部尚書總掌全國軍務,執(zhí)掌“樞密之權”,自稱“樞院”。

  來的路上石星就細細想過,南京是南中國的中心,所有的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是向他第一時間匯報的,方華一個縣令的侄子是怎么知道這些消息的?

  對這些問題方華心里倒是早已有了預案,畢竟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金手指就是大預言術,如果沒有一個合理解釋,他遲早會讓人當成是神神叨叨的半仙,或者裝神弄鬼的妖道。

  “回部堂大人,小子前一陣和來南京的諸多糧商打過交代,其中有幾個就是來自福建的,這些糧商有親朋好友在日....經(jīng)商?!?p>  說‘.經(jīng)商’二字,方華挑了挑眉毛,見石星并沒有太多反應,才繼續(xù)說道:“是他們從日本國傳來消息,倭首豐臣秀吉,自稱“太閣”,正在國內(nèi)厲兵秣馬,隨時準備發(fā)動大戰(zhàn)?!?p>  方華這話九真一假的,真的是,歷史上日本入侵朝鮮的消息的確是在日華商首先發(fā)出來的,并通過福建巡撫上報了朝廷。

  但大明中央對此并未重視,直到日本大舉登陸朝鮮才反應過來,慌慌張張的準備了大半年才出兵朝鮮,而此時日軍幾乎占領了朝鮮全境。

  至于假的部分,很顯然那些什么福建糧商都是子虛烏有的。

  石星想起了前些天方華搞的糧食期權的事,倒對他的這個說法表示認同,不再疑心。

  “方博士,是本樞院多心了,不要見怪?!?p>  “哪里,樞院大人身系東南安危,警惕一些才是職所當為。”

  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石星也就放下了戒心,單刀直入的問道:

  “方博士既然判斷出了日寇要入侵我大明,卻不知你能不能判斷出他們首先會從哪里登陸?!?p>  方華假假思索,做沉吟裝,方久才堅定的說道:“朝鮮?!?p>  “朝鮮?”石星想起了大明邊疆東北角那個自稱宇宙國的眥爾小國,問道:

  “日寇不是要入侵大明嗎?怎么會從朝鮮登陸”

  “石樞院難道忘了假道伐虢的典故?!?p>  “你是說?”石星被他這么一提醒就完全明白了。

  是呀,朝鮮和大明唇齒幸依,日寇可以假借伐明,占領朝鮮,然后再以朝鮮為跳板,全面進攻大明東北。

  “朝鮮只是個跳板,”方華開始全面向石星展開自己的分析。

  “首先,日本國國土狹窄,全加起來不過一個浙江省大,卻已經(jīng)有國民超過了一千萬,一個統(tǒng)一的日本國如果想轉(zhuǎn)移他的人口壓力,就注定了他的侵略性”

  “其次,日本國的對馬島離朝鮮國極近,據(jù)說天氣晴朗的時候在對馬島上都能看到朝鮮的釜山城,日寇完全可以以對馬島為跳板,對整個朝鮮國發(fā)動突然襲擊,在他們占領朝鮮后,我大明遼東將腹背受敵?!?p>  “第三,現(xiàn)如今遼東局勢混亂,寧遠伯李成梁早已不復當年之勇猛,其麾下部署戰(zhàn)力下滑劇烈,軍備廢弛,在遼東橫行無度,搞的民怨沸騰,更加上近些年對蒙古人人連吃敗仗,殺良冒功,朝廷對于東北的控制日漸衰落,這便給日寇侵略朝鮮留下了可乘之機?!?p>  石星靜靜的聽著方華的分析,頓覺鞭辟入里,沉思許久后問道:“方博士,那我們大概還有多長時間準備?”

  “半年,最多只有半年,明年開春日寇應該就會發(fā)動登陸作戰(zhàn)。”

  “好,”石星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說道:“我立刻就給內(nèi)閣上書?!?p>  方華見自己的分析終于打動了石部長,總算是松了一口氣,說道:“石樞院,日寇雖可能暫時不足懼,但我們一定要對這個海上鄰居抱有百分之百的警惕?!?p>  石星起身準備告辭,說道:“方博士,你今天的這些話,本樞院記下了,告辭?!?p>  方華起身將石部長送至門口,漫天星河下,石星的藍呢小轎化作了兩盞搖搖晃晃的氣死風燈。

  方華轉(zhuǎn)身看向身后提著小燈籠的小侍女問道:“秀妍,你站在這里可以看見什么?”

  上元縣衙背山而建,處于南京城的中心,視野極佳,幾乎可以俯視整個金陵。

  鄭秀妍不懂方華的意思,她左看看又右看看,說道:“嗯...我可以看到皇城,平王府,對了,還能看見秦淮河的燈光?!?p>  是呀,能看到皇城,也能看到秦淮河,秦淮河依舊是那么繁榮,河上點起了長燈,一條條粉船首尾相連,掛著的五彩琉璃燈像一條七八里長的銀龍,照出一條波光粼粼的銀河。

  現(xiàn)在是萬歷十九年,明年是萬歷二十年,戰(zhàn)爭就要開始了,而這些將是大明最后的繁榮嗎?

  今天是方華來到這里過的最長的一天。

  ......

  自那晚的瞻園夜宴后,方華的生活又恢復了原本的平靜,沒有辯難,沒有詩會,也沒有戰(zhàn)爭,有的只是一個小小縣令的大侄子。

  哦,不對,應該是生活之中又多了一個大胡子。

  方博謙自從知道這個大胡子對兒子的科舉很有幫助后,就對利瑪竇的照顧更加無微不至,不但單獨開了一個院子,還準備塞兩個俏丫鬟進去,但是被利瑪竇婉拒了。

  方華看到叔父吃癟的模樣暗暗好笑,抽空告訴了方博謙,這個洋和尚可比大明的真和尚要守清規(guī)戒律。

  方華和方征明商定好拜師后,第二天就把這事對利瑪竇提了。

  利瑪竇一開始有些猶豫,因為他還沒想好要不要收一個儒生做弟子。

  但方華告訴他,大錯特錯,如果他要真想在大明把傳教進行下去,不但要收儒生做弟子,還要打入儒家的群體中去。

  利瑪竇一聽是對他傳教有意的事立刻產(chǎn)生了興趣,忙來問方華原因。

  方華告訴他,首先你這個扮作洋和尚的思路就是錯的,基督教想走一千年前佛家傳教的路子根本是行不通的。

  “這是為什么?”利瑪竇不解的問道。

  “因為形勢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一千年前是什么情況,現(xiàn)在又是什么情況,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儒家已經(jīng)在世俗間占據(jù)了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如果想要生存下去,沒有他們的幫助是行不通的?!?p>  “那我應該怎么做?!?p>  “很簡單,從今天起,脫下你的僧袍,留長你的頭發(fā),像一個儒生一樣穿著長袍,讀儒家經(jīng)典。改換門庭用一種飽學之士的形象開展傳教,多和一些社會名流交際,贏得了更多上層權貴或者官員的尊重和互動。”

  “這樣就行了?”利瑪竇又是期待又是疑慮。

  “當然不是了,”方華循循善誘道:

  “還需要利神父拿出你的真本事,比如你所學的邏輯學,自然哲學,還有數(shù)學,這些都是大明儒生所不具備的。只要你讓他們跟你后面學習這些東西,他們一定會對你崇拜不已,到時候你再傳教不就事半功倍了?!?p>  方華突然覺得自己很有加入傳銷的潛質(zhì),

  落入傳銷還不自知的利神父,拉著傳銷頭子的手激動的說道:

  “方公子,老竇我真該早點遇見你,不然我在傳教路上也不會走這么多彎路了?!?p>  方華尷尬的笑了笑?!澳蜌?,您客氣?!?p>  方華相信在王學盛行的今天,整個社會已經(jīng)擁有了較寬松包容的思想氛圍,以及相對開放的學術風氣,士大夫和儒生們愿意也樂于接受這些新思想,學習這些新知識。

  按照晚明所謂‘圣教三柱石’的發(fā)展來看,儒生們一旦接受以基督教為核心的思想體系,那么也會接受同屬其中的西學。

  最后再有他的幫助,一定可以將這一切扳向正確的道路上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