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人地皆失
以荀子的見識,哪里看不出扶蘇根本不可能是他父王和弟弟的對手,但秦國有這樣一個人在,總比一個都沒有的強。
可荀子這邊剛安排妥當扶蘇跟小圣賢莊的事情,齊國境內(nèi)就出了大事。
擎蒼對齊國余孽,高高舉起了屠刀。
他沒有像歷史上,秦王那樣對待齊國人,對待齊國反抗勢力,他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血腥鎮(zhèn)壓,毫不留情。
擎蒼的軍隊,幾乎是一路碾壓過去,遇到任何反抗,就地全部處決,而且是直接夷三族,如果遇到更嚴重的反抗,就誅九族或者屠城。
這種方式看起來很殘忍,可是實際在那個年代,卻被人司空見慣,甚至秦軍巴不得擎蒼如此下令,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有更多的軍功可拿。
畢竟是視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無論是否是在戰(zhàn)場上,那時候殺人真的跟碾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就更不要提夷三族跟誅九族,屠城也就更不算什么大事了。
等到荀子這邊反應(yīng)過來,擎蒼的軍隊幾乎已經(jīng)橫掃整個齊國境內(nèi)。
他這次是專門針對儒家,歷史上秦二世而亡,主要原因就是齊國的力量造成的。
既然如此,那就將一切萌芽,全部扼殺在搖籃之中。
儒家現(xiàn)在不是號稱弟子遍天下嗎?那就拿齊國當個例子,將儒家的中心,遍布儒家核心弟子的齊國,殺他個血流成河。
把那些天天叫嚷著要為齊王報仇雪恨復(fù)國的儒家弟子,一個個殺干凈,連帶著他們的親族一起,全部殺光,齊國就安穩(wěn)了。
擎蒼很懂得什么叫做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只要儒家沒有了這些核心弟子,就算荀子這些人還在齊地,那又能如何。
重新教導(dǎo)一批核心弟子,可不是說教導(dǎo)就能教導(dǎo)起來的。
更何況接下來秦國對齊地的統(tǒng)治,肯定是以法治為主,儒家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如此一來就能夠讓儒家的勢力,遭到徹底的破壞。
但即便如此,齊地的反抗依舊強烈,蒙恬甚至為此,專門請示擎蒼。
“將軍,齊地不同于燕地和趙地,此間人受到儒家思想影響不是一日兩日,他們的忠君愛國思想,已經(jīng)根深蒂固?!?p> “盡管我們之前的鎮(zhèn)壓,起到一定效果,可眼下他們也做出反應(yīng),開始化整為零,組成許多小股勢力,對我軍進行襲擾,我軍如今傷亡比之前,與日倍增。”
擎蒼聞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如今軍中死傷情況如何?”
蒙恬遞上一份竹簡,“這是最近十日的傷亡情況,已經(jīng)有超過三千士卒,死在襲擾勢力的刀下,據(jù)可靠情報,齊地已經(jīng)有不少讀書人,都拿起刀槍,與我軍為敵。”
軍帳之中,頓然氣氛凝重。
十日內(nèi)損失超過三千士卒,平均一日下來損失三百人。
而隨著秦軍戰(zhàn)略轉(zhuǎn)移,未來這個數(shù)字恐怕還會更加可怕。
“還沒被殺怕嗎?那就再給他們加把火。”擎蒼冷笑,丟出自己的殺手锏。
清齊令!
號令秦軍上下,在齊地消滅一切膽敢反抗秦國的抵抗力量,任何反抗力量匪首,查明正身誅九族,知情不報夷三族,誓死不降滅十族,從眾三代為奴,遇赦不赦!
從這條政令上就能夠看出,擎蒼針對的就是儒家。
因為現(xiàn)在齊國境內(nèi)對秦軍做出反抗行為的,主要都是儒家核心弟子。
擎蒼就是要用這種一勞永逸的方法,換取未來數(shù)十年的和平。
長痛不如短痛,那些受到儒家思想侵蝕的人,已經(jīng)成了大統(tǒng)一的絆腳石。
盡管這些人可能都身負才華,可以成為治世能臣,但是擎蒼已經(jīng)等不及了。
思想不統(tǒng)一,文化不統(tǒng)一,一味靠懷柔去影響,只會適得其反。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以殺止殺,清齊令的目的就在于此。
而且擎蒼決心只要自己在軍中一日,未來滅他國亦是如此行事。
哪怕為此留下千古罵名,他也在所不惜。
再說了,能不能留下罵名還是兩說,畢竟這個時代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未來史書中對他的描述,絕不可能全都是罵名。
一場血腥殺戮,在齊地很快掀起,擎蒼的兇名,霎時間傳遍整個齊地,幾乎能治小兒夜啼,一時間魏楚兩國,風聲鶴唳,惶恐不已。
而齊地的風波,已經(jīng)接近尾聲之時,戰(zhàn)報才送到了咸陽城。
嬴政也因此召集群臣在咸陽宮議事。
朝臣們都已經(jīng)收到消息,紛紛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咸陽宮,在看到嬴政那一刻開始,所有人的心,就已經(jīng)篤定,前線戰(zhàn)事的情況,只好不壞。
畢竟今日嬴政的表情,看起來比之前的憔悴,要好太多了。
即便嬴政此刻依舊看上去有些精神不振,但卻能看出他眼中的神光,比往日里更亮許多。
昌平君看到這一幕,眼中掠過一道陰霾。
他是楚國送來秦國的質(zhì)子,在秦國如今位極人臣,甚至許多人都忘了他楚國人的身份。
“大王,可是齊地前線,來了消息?”昌平君第一個發(fā)問,群臣頓然紛紛看向高位上的人。
“正是?!辟戳瞬骄谎?。
在秦國,如今李斯和昌平君,以及公子扶蘇都是主和派代表人物。
李斯是出于公心,老成持重,扶蘇是純粹受儒家思想荼毒,不愿秦國對外作戰(zhàn)。
而昌平君,這位幫助嬴政掌權(quán),逼死呂不韋的楚國人,就是純粹擔心秦國下一個就要對他的故國動手,才一直力主避免戰(zhàn)爭。
嬴政早就看穿了這一切,盡管他們所陳述的理由,之前確實能夠影響到嬴政統(tǒng)一天下的決心,但現(xiàn)在怕是再也無法阻止秦國戰(zhàn)車的腳步。
“那……”昌平君臉上掠過一抹不正常的紅色,“前線戰(zhàn)況如何?”
昌平君強壓內(nèi)心的激動,在他預(yù)料中,秦軍這次兇多吉少,這正合他意。
只要這次擎蒼帶兵在齊地損失慘重,他就有把握,讓秦王至少在三年內(nèi)罷兵不戰(zhàn)。
而有了這三年時間,昌平君就能夠從容布置自己的行動,完成他心心念念的偉業(yè)。
“吾兒擎蒼,大勝齊軍!”嬴政輕描淡寫吐出這樣八個字,頓時震驚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