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全民領(lǐng)主:我是大領(lǐng)主

第十八章 三級領(lǐng)地

  【叮】

  【你的領(lǐng)地成功升為三級?!?p>  【你解鎖了新的建筑藍圖:三級草墻、石質(zhì)撅頭、石鎬、木鋤頭……】

  【你的個人資料已更新。】

  【領(lǐng)主:林振升】

  【領(lǐng)地等級:3級草棚】

  【人口:45人】

  林振升只是瞄了一眼就關(guān)掉了。

  這次【危險警報】過去的早,還不到中午,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利用。

  個人資料除了等級發(fā)生變化,其他照舊。

  不過這次解鎖的新藍圖中倒是有不少當(dāng)下需要的,比如:石質(zhì)撅頭和木鋤頭,再加上手上的木鍬,林振升愿意稱之為:務(wù)農(nóng)三件套。

  【石質(zhì)撅頭=石頭*1+木頭*2】

  【木鋤頭=木頭*3】

  所需材料并不多。

  非常好。

  木鍬的話,公民手上都有。

  那么這兩樣直接安排上,每樣四十五套。

  令林振升沒想到的是工作臺排隊制造,居然需要八個小時才能制造完畢。

  好在林振升手上只有一畝地的種子,并不需要很多人手。

  一個小時后,六個公民拎著務(wù)農(nóng)三件套出發(fā),其余套裝依舊在排隊制造中,不為別的,有備無患,以后肯定得用上。

  林振升在東面不遠處劃出一塊地,長三十米寬十八米,用于種植玉米。

  一是位于領(lǐng)地東方,每天都能獲得一手陽光,可以茁壯成長。

  二呢,是靠近東涼江一側(cè),方便灌溉。

  實際上啊,這一畝地的選址完全是因為只有東面有條路,是唯一一個可以通車的地方。

  有了東路(通往東涼江的路),無論是灌溉運水,還是后期采摘運輸,都會方便很多。

  林振升站在工作臺前,看著眼下的虛擬沙盤。

  “通往北山的路,修不修?”

  他有些糾結(jié)。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沙盤上劃一道,1230米。

  一公里多。

  太長了。

  依照公民修路的速度,一天一百米,十二天半完工。然而他的時間并不允許有這么長的工期。

  先不提明天早八點的【危機警報】。

  三級草墻是不是得升級?

  那就需要大量干草捆。

  領(lǐng)地外這么大一片草地,你不能放過它嗎?

  肯定不能啊,不薅到數(shù)根本停不下來。

  林振升還要搞個水房。

  現(xiàn)在領(lǐng)地有兩臺簡易凈水過濾器,根本不夠用,甚至前幾天一直在用陶罐燒完全沒過濾的江水喝。

  他算過,一臺簡易凈水過濾器能保證十個人日常飲用。

  那么這時候就有機智的小伙伴要問了:啊~之前領(lǐng)地十三人,加上林振升十四人,憑什么就只用了一臺簡易凈水過濾器啊?啊?你數(shù)據(jù)有問題,不合理!

  因為林振升有一百臺白樺樹汁采集器。

  但現(xiàn)在不行了。

  公民一下新增三十幾個,簡易凈水過濾器至少還得再加兩臺,不,得造三臺。

  那這五臺簡易凈水過濾器可不能放在室外,所以林振升準(zhǔn)備按照伙房的標(biāo)準(zhǔn)搞一個水房,三倍草棚大小。

  既然如此,那他就又需要大量干草捆。

  所以通往北山的路先放一放,等水房建造完畢,再說。

  水房光標(biāo)出現(xiàn)在虛擬沙盤上,林振升將它放在了伙房旁邊,東面四米處。

  至于三級草墻、凈水器等等,還需要工作臺排隊結(jié)束才能建造。

  這里不需要他盯著了,八個小時后回來就好。

  每日任務(wù)除了北山木頭,已經(jīng)不用林振升自己跑了,由專門的公民負責(zé)。

  打開看了看倉庫,發(fā)現(xiàn)石頭庫存并不多了。

  這有山有江的地方,怎么可能沒有石材資源?

  肯定是沒找到。

  想到這兒,他拎著木鍬就出門了。

  一路北上,來到北山。

  公民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砍樹了,無木頭可收集。

  之前深林即使被公民砍了那么長時間,也只是砍出一個小豁口。

  林振升走了進去,內(nèi)部地面是由厚厚的樹葉和碎木枝干組成,巴拉巴拉挖幾下,發(fā)現(xiàn)根本看到不土壤,可想而知下面得有多厚,怪不得腳下軟軟的。

  沿著山腳走,一路到了樺樹林也沒有任何新發(fā)現(xiàn),甚至他想沿著北山與樺樹林交接的位置進去,也不行。

  樹木密集,沒有路。

  絕對不是因為里面暗無天日,陰風(fēng)陣陣。

  無功而返。

  林振升也十分慶幸現(xiàn)在石頭使用量并不高,市場購買足以,但這并不是長久之事,總有一天會用到石頭。

  另外一個問題,即使現(xiàn)在找到石礦了,運輸也是大問題。

  嗯。

  研究這個為時尚早,趕趟兒。

  折回的時候恰逢中午,公民們剛剛收集完草捆,正在干飯。

  林振升并不是很餓,隨手入庫后,就溜溜達達去玉米地轉(zhuǎn)轉(zhuǎn)。

  有路就是好。

  木車上載滿六個大陶罐。

  這種大陶罐是工作臺里能制作的最大號,除了壁薄、不方便移動以外,沒有任何缺點。

  它已經(jīng)不能被稱之為罐了,壁在厚點,那就是老式水缸。

  裝水量林振升具體沒測量過,但怎么著也能裝下六十斤水。

  公民正用它灌地呢。

  江水順著壟溝流遍大地,滋潤玉米種子。

  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間太陽就要下山了,林振升也從別處立馬趕回草棚。

  工作臺倒計時已經(jīng)結(jié)束。

  【簡易凈水過濾器=木頭*8+石頭*4+黏土*2】*3

  順道把流落在外的兩個過濾器放到草棚中。

  【三級草墻=干草捆*15】*8

  排上隊。

  林振升這才發(fā)現(xiàn),安裝完畢的二級草墻可以直接升級,只需要補齊材料即可。

  二級三級之間每塊差五個干草捆,前提是完整健全的二級草墻。

  林振升計算了一下,領(lǐng)地內(nèi)有三座公民草棚,一座伙房,以及自己的二倍草棚,總共是三十八塊草墻。

  一次性升級的話,那就需要一百九十個干草捆。

  也不多呀。

  而且今天一整天公民都在采集干草捆,應(yīng)該夠。

  看了眼倉庫,林振升先是一瞟,隨后仿佛發(fā)現(xiàn)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頓時眼睛一愣。

  干草捆*1553。

 ?。???

  倉庫里面怎么會有這么多干草捆啦?

  難道我又去市場里掃貨了?

  沒有??!

  他一時有些弄不清楚這么大量干草捆從何而來。

  直到木車回來,他好像明白了。

  只見木車上堆滿了草捆,得有三四米高。

  林振升猛然想起來,他今天不止一次的看到這樣的場景,但他并沒有放在心上,一走一過隨手收入倉庫,就拉倒了。

  上前入庫。

  干草捆+100。

  哇哦,這滿滿一車就是一百個,是真能裝。

  看著干草捆庫存1653,林振升不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那如果采集干草捆是這個效率的話,我明天是不是可以修路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