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重生之悠閑山村生活

第六十四章 想坐孩子那桌

重生之悠閑山村生活 山村戶口 2010 2022-11-04 14:25:49

  好在新郎他們都是踩著點回來的,在外面讓人圍觀了一會,鞭炮聲噼里啪啦響起。

  鞭炮聲停止,一堆的男孩子就跑過去尋找還沒爆炸的鞭炮,這也是他們的樂趣之一。

  他們這里還好,沒有鬧婚的習俗。

  新娘子進門之后,新郎的兄弟捧著一簸箕的糖果、花生,以及散成一根根的香煙出來,女人、孩子就給糖果花生,男人就給煙。

  接到糖果和香煙的大人,這時候一般都會說一句吉利的話,然后把準備好的紅包放在簸箕上。

  這算是一種禮尚往來。

  “阿倩,這位是江哥,咱村有現(xiàn)在,全靠他?!毙吕蓭е履镒叩浇瓕幟媲?。

  新娘子長得一般,但看起來很有福氣。

  “江哥好!”新娘連忙恭恭敬敬地打招呼。

  原來傳說中的江老板長這么年輕,他們就算沒見過江寧,也聽過他的暴富傳說,反正他們云開村就傳得挺玄乎的。

  何況,他們結婚,江寧還提供了一輛自行車和一臺照相機呢!

  對于這么一位牛人、大佬,她生怕自己說錯話、失了禮數(shù)。

  江寧笑道:“好!祝你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

  然后,就把那個紅包放上去??雌饋硪矝]有很厚,里面就四張紙幣,兩張十元的,兩張一元的。

  在響石鎮(zhèn),給紅包一般都是有零有整的。

  二十二元的紅包,放在今天是大紅包了。畢竟很多人一個月才四五十元呢!這相當于半個月的工資了。

  很多人的紅包都是一兩塊,甚至幾毛錢。

  接著就是拜堂了。

  一群小孩子擠進去看熱鬧,也不知道他們懂什么。不過,小孩子的過家家游戲中,拜堂也是必修課,恐怕都在學習中。

  看著屋子有點老舊,但新娘子很滿意。

  因為她知道,只要不敗家,以后整個雙河村就沒有窮人,以后什么都會有的。

  她不得不感嘆,以前她們瞧不上雙河村的家庭,沒想到最后自己還是嫁了過來。而且,為了這門親事,他們家還給媒婆塞了不少好處費。

  別的不知道,但她知道自己云開村就很多人眼紅雙河村,甚至有點酸了。

  說實話,她嫁過來的時候,村里還有不少黃花閨女打心底羨慕。

  很快,菜品開始擺上桌,大家紛紛找位置。本來江寧想要坐孩子那一桌的,但被新郎家拉到主桌上。

  這一桌,除了本家長輩,就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比如村長、族老、江寧的外公等人。

  很明顯,這一桌是特別照顧的,盤子里的菜都多一些。

  其他桌的酒都是散裝酒,而這里的宿遷產(chǎn)的洋河大曲,是當前國內(nèi)十大名酒之一。為了弄這瓶酒,新郎的父親可是花了點力氣的。

  提到八十年代的十大名酒,那基本上就是茅臺酒,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全興大曲,西鳳酒,汾酒,董酒,洋河大曲,古井貢酒。

  “小寧,上次你說的集體產(chǎn)業(yè)……”

  這事,村長一直惦記著呢!這么多天過去,也沒見江寧有動靜,他不由有點急了。

  江寧:“不急,等我出國回來后再說。”

  “行!聽說國外遍地都是高樓和汽車,也不知道真假?!闭f著,村長都羨慕起來。

  “你是沒看到人家的貧民窟。不過,他們的科技、經(jīng)濟、民生等,確實比我們國內(nèi)好很多倍?!苯瓕幍挂矝]有一股腦抹黑人家。

  七八十年代的美國,也正是科技大爆發(fā)的時期。

  期間,人家已經(jīng)開始搞各種太空競賽,像什么空間站、登月工程、火星計劃等。

  當然了,后世有人說美國的登月是偽造的。畢竟這個時代的計算機、衛(wèi)星等性能還不怎么好,如何完成對接、軟著陸,甚至是直播,都是大家所懷疑的。

  其實,也難怪大家懷疑。

  美國就這個時期瘋狂在太空搞事情,而后面二三十年里忽然中斷了征服月球的行程,多屆總統(tǒng)揚言要再次啟動登月計劃,但也只有一個說字。

  他們的航*天局更是給外界解釋,當時的資料丟失了,才導致美國后面二三十年的登月計劃難產(chǎn)。

  一句資料丟失就打發(fā)了全世界。

  這很難不讓人浮想聯(lián)翩。

  但拋開登月這件事,人家的科技遠超其他國家,這沒得黑,咱們國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用很多年,我們國家也會遍地高樓和汽車的?!苯瓕幮Φ馈?p>  現(xiàn)在中國當家的是那位魄力十足的老人家,改革開放的大潮正在上演。

  只有江寧從后世回來的才知道,中國將會在這接下來的二三十年發(fā)生怎樣翻天地覆的變化,堪稱經(jīng)濟發(fā)展的奇跡。

  因此,江寧說這句話的時候,透露著無與倫比的自信。

  “要真是這樣,那就好了?!贝彘L一臉期待和向往。

  見外公在一杯杯地喝,江寧只好提醒他忽悠點。

  “外公,別喝太多,一會外婆看到,你又得挨罵了?!?p>  說完,他也端起杯子,因為新郎帶著新娘過來敬酒了。這種傳統(tǒng),國內(nèi)大部分地方都是一樣的。

  “大家多吃點,沒什么菜呀!”新郎的父母說道。

  一句“沒什么菜”,恐怕也是很多省統(tǒng)一的。

  江寧這一桌算是比較克制的,吃飽后還有剩菜。而其他桌,剩菜是不存在的,更沒有打包帶走那種說法。

  國民們剛從餓肚子走出來沒幾年,吃得都多,一個人隨便能造好幾碗的米飯。哪像后世,很多人一碗飯都吃不完。

  而那種菜剛上就被人一搶而空的現(xiàn)象,在響石鎮(zhèn)也不存在。

  大家是吃得多,但沒有把禮儀和素質(zhì)喂了狗。至少在江寧看來,那種行為實在太不雅觀了。

  人家好好的宴會,被你們搞成了搶食現(xiàn)場,那點喜慶也被你們趕走了。

  村里的幾條土狗為了搶掉地上的骨頭,打了起來。江寧家的大黃低吼一聲,一個個夾著尾巴,不敢再打。

  “這條狗養(yǎng)得真好。”村里的老獵戶王老瘸認可地贊揚道。

  新郎家也很給面子,把那些骨頭倒給了大黃,讓它吃個夠。

山村戶口

這是第一章,六點前還有一章,第三章則是在晚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