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任重而道遠
遠道州,真我宗的新駐地內(nèi),最高的那座山峰上,安仁心從屋子中走出,遙望著遠處的云海,久久無語。
迷魂經(jīng)中記載的東西太過恐怖,讓他心生震撼,片刻之間無法緩過來心神。
“以前總看那些玄幻小說的主角,不斷換地圖,從小地方到大世界,其中也不乏有從大能的掌中世界走出,看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么,如今身處此境,才明白這是多么讓人失神忘語的事情。”
安仁心不由自主的發(fā)出感慨話語。
“怪不得八神五絕都閉關(guān)去了,連出現(xiàn)新的至強者也不能驚動他們?!?p> “十二生肖法寶中也記載有這方面的信息,想必他們就是知道天地真相,才有此作為吧。”
能踏足至強者境界的,哪一個不是天之驕子,又有哪一個不是從諸多爭斗中打出來的。
就算是安仁心這個晉升速度最快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也沒落下太多——他最后在遠道州鬧出的動靜,足以彌補和其他至強者的經(jīng)歷差距。
或許他們不是心高氣傲之輩,但是一定有傲骨在身,然后陡然有一天知道連生活的世界都是別人創(chuàng)造的,而他們自以為站在世界的頂點,其實不過是螻蟻里的拔高者。
這種身份上的天差地別,放在普通人身上都不一定能接受,更何況是他們呢,他們知道之后,大概都憋著一口氣,想盡辦法提升實力,不希望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被燭龍把控著。
可是,他們真的能行嗎?
仙朝的至強手段是神魂與煉器,最終走向本源歸一,他們發(fā)現(xiàn)世界隱秘后,不甘沉淪,奮起反抗,失敗后被剿滅,其修行成功融入為世界的一部分,燭龍不愿意滅世就無法毀滅它。
這才是迷魂經(jīng)有種種神異的根本原因——它和世界相關(guān)聯(lián),而八神五絕連一本迷魂經(jīng)都沒有辦法,何況是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的燭龍呢。
再說了,仙朝的反抗大戰(zhàn)形成四荒絕地,為了穩(wěn)定并修補世界,燭龍不得不創(chuàng)造世界神職,這是八神神職的來歷,也是他們的能獲得至強者實力的根源。
這種不是自己修來的實力,全靠他人賜予的權(quán)限能力,其實就相當于燭龍建立一個群聊,他作為群主設(shè)立了八個管理員,管理員面對普通群眾或許有生殺予奪之大權(quán),但是面對群主,他們也不過在普通人之列。
我能給你的,自然能夠隨時收回。
“果然還是一切偉力歸于自身才靠譜!”
安仁心更加堅定了一直持有的信念。
如果讓他獲得一道神職,恐怕他最有可能的行為是將神職煉化成自己的能力,就算其中威力變換過來要損耗過半也沒問題。
本來就不是自己的東西,只要能從上面薅出一點點羊毛,那就是賺了,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反正沒什么損失。
可惜八神神職在修行界存在太久,名聲太盛,歷代八神承載著中肯定不缺他這種心態(tài)的人,但是困于對八神神職的固有認知,或許還有對至強者實力的貪婪和維持世界運轉(zhuǎn)的想法,最終沒有下手,留給了后人。
那么就此看來,要是八神不能解決神職帶來的問題,到時候?qū)T龍進行反抗,他們是幫不上太大忙的。
要是想的更恐怖一些,八神被神職操控著反過來攻擊他們,也不是不可能,說不定燭龍被自己的造物反抗過一次,吃一塹長一智,創(chuàng)造神職的時候就留了一個心眼,布下后手呢。
沒了神職在身,那八位的實力可是遠遠不能和五絕相提并論,恐怕就連如今的第一人都不如吧。從幻象世界中石碑上的內(nèi)容可以得知,不到至強者的層次,在那等戰(zhàn)斗中也就是個打下手的。
實際上,別說更低的武力,就連至強者,也只是勉強支撐,當初要不是燭龍在重傷之中,不能輕易動手,哪里需要等到十年之久,恐怕一日之內(nèi)就能重練此方世界的地風水火,將仙朝修士當成下一紀元的養(yǎng)料。
“唉,難啊。”
安仁心說的是那八位,八神神職是仙朝大戰(zhàn)之后才誕生的,他們就是想要找找前人的道路都不可能,只能靠自己的才能來解決,解決不了那就只有聽天由命嘍。
他也是在說自己和五絕等人。
要是沒了八神的助力,就算再加上一個陳瓦當,還有當世能找出來的絕品法寶,所能湊出來的至強者戰(zhàn)斗力也不會太多。
畢竟絕品法寶比至強者還要稀少,總不能指望那玩意兒能有十件八件吧,根據(jù)石碑上的記載,最多五件就頂天了。
所以最后他們能有什么結(jié)局,最終還是得看燭龍注意到他們之前,修行界能培養(yǎng)出多少位至強者來。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他們的時間還有那么長吧,或許這一代八神六絕死完了,都等不到燭龍的滅世。
石碑中有說了,燭龍重傷之身,要是沒有外界因素干擾,完全就處于沉眠狀態(tài),或許只有收割世界韭菜的時候才會清醒過來。
上一紀元的修行界發(fā)展數(shù)萬年,連仙朝都出來了,燭龍都沒有主動收割,還是他們闖出世界范圍,觸動了燭龍設(shè)下的警戒裝置,才引來那位大佬的目光。
有點兒不想活了,自己趕著送人頭,飛速投胎的意思在里面。
不過那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除了一些修行修成瘋魔的人,沒有哪位正常的修士會往那方向猜,人終究會局限于自己的認知之內(nèi)。
不知者無罪。
而且得益于仙朝流傳下來的迷魂經(jīng)和生肖法寶之類的,他們發(fā)現(xiàn)世界真相的時間要遠遠早于上一紀元,得了好處,總不能再隨意編排那些老前輩們。
不僅是提出問題,仙朝修士也給出了有些道理解決方案,其中他們自認為最不可行的是培養(yǎng)至強者。
因為不論一個修士再怎么強大,他就是有至強者的修為,也不過比常人多了兩三百年的壽命,而且因為種種原因,還不一定能壽終正寢。
就算是如刀皇那樣能活上千年的長生種,他們也有著壽命極限,而且資質(zhì)有差距,還不一定所有長生種都能成為至強者。
誰知道燭龍什么時候來,難不成一直等著。
要真是那樣,上層修行者越來越多,能供給新人的修行資源越來越少,就算有個燭龍壓著,大家都認為需要至強者守護,也一定會出亂子。
“只是需要至強者,有沒規(guī)定一定要誰來,憑什么不是我!”
可能會慢慢出現(xiàn)這種想法,最后不用燭龍,他們就自己打起來。反正不管是從資源來說,還是從大眾心理來說,都沒辦法使至強者數(shù)量一直增長,最終必然要處于某個固定數(shù)值。
安仁心雖然上輩子不算什么學(xué)霸,但是也是學(xué)過生物的,知道種群數(shù)量最高值是K值,再往后,只能走下坡路了。
所以他能理解那些前輩的想法。
他們還說了,修士沒有辦法一直積累,但是知識可以!
要知道,仙朝能和燭龍打上十年,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墨年這位煉器大師,他打造出來的絕品法寶,有著不弱于至強者的作用。
像墨年這種絕世天才,靠自己一個人就能振興一個修行之道的人或許再難遇見,但是大量有識之士前仆后繼,投身于符咒和丹藥等行業(yè),幾千年積累下來,想必可以將其發(fā)展得和煉器之道一樣。
當然,因為燭龍對世界的封鎖,絕品法寶是不可能再打造出來了,除非八神神職崩潰,到時候天地圓滿被打破,倒是封鎖解除,但是那時候燭龍肯定能察覺,就來不及了。
安仁心覺得他們的提議很有搞頭,從現(xiàn)代社會穿越過來的他深刻明白一個道理,科學(xué)技術(shù)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
任重而道遠??!
他可是見過上輩子科學(xué)大爆炸的盛世和各種科技產(chǎn)品的,和這輩子所處的修行界算是各有千秋。前者創(chuàng)造力強些,后者破壞力強些。
不過他只是覺得可以走技術(shù)超越之路,但讓他自己上,那就不行了,完全不是干這件事的料子。
“我能給修行界帶來的幫助,大概只有傳下氣血之道,讓他們多出一個修行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說不定就有天資聰穎之輩能從中領(lǐng)悟到什么?!?p> 安仁心有自知之明,已經(jīng)將自己的強弱項想的明明白白,同時大概定下接下來的規(guī)劃。
“現(xiàn)在的肉身修行不能落下,至強者之上一定還有境界,在燭龍不知道何時蘇醒的情況下,多一分實力,自己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一分!”
“同時還要開始尋找可以長生久視的辦法,我要亙古長存,可不能最后憋屈的老死!”
“最后,不能忘了空間之道,要是我能領(lǐng)悟空間大道,何必對燭龍有畏懼感,打不過都可以跑。不過這一目標太有難度,恐怕要想辦法增加壽命之后,才有足夠時間讓我摸索?!?p> 計劃制定的很好,安仁心也有足夠的自制力和行動力去完成計劃,就是理想和現(xiàn)實肯定會有差距,不知道真正執(zhí)行起來是個什么樣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書里全是水]
本來計劃四荒十七州是個中等地圖,從山海界開始才是各種妖怪大量出現(xiàn),可惜自己沒那個實力描繪出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