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花》
賣花的人是最不懂浪漫的,對他們而言,販花只不過在消費愛情,維持生計。
“而那生長在荒野里的玫瑰才是世間美麗”
人們總是對美的事物抱有別樣的情愫,而販花之人則是借助這種情愫以此牟利。
“那么,你說他他們是否為此著迷?。”
販花的過程對花來說無疑是凄慘的。從它生長的那刻開始,就被人明碼標價,等到花開時,人們又將它冠以浪漫之名,直到最后,又不得不腐爛在手里。
販花的人見證了許多愛情,關于那鮮花的愛情總是感人至深,層出不窮,但他們永遠不相信它。
畢竟在那清晨的垃圾箱里總會有盛開的玫瑰。人們懼怕愛情,卻又渴望愛情,在得到后又患得患失,沒人堅信它會長久。
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又一生都活在懷疑與自問之中。于是,愛開始畸變,它寄生在花上,壓榨著花的青春。
究竟何時花成了愛的代名詞,也許在第一個人販花時?又或者是在欣賞花的某人嘗試用金錢購買它時?
一切都無從知曉。之少在之那前——“花只作為花而活著”
時代前進的快門中,一切能被人征服的事物,都能被以金錢衡量,乃至于人類自己。
可唯獨他們征服不了的事物,他們慣于用一切拙劣的方法,催生出他們想要的樣子。
那如果情感都能標價,這社會還有救嗎?
進來,突發(fā)奇想寫下這些話,也算是對四年販花時光的回憶,望君且當笑話看吧。
《孤獨的人與玫瑰》
春去秋來的日子,我患上了玫瑰的病。
距父母逝世已有二十余年,摯愛的妻子也于冬天離去。
現(xiàn)在能陪我的也只有這春開秋凋的玫瑰,想來這樣的日子也所剩無幾了。
我曾想“若是作為一朵玫瑰該又是怎樣的?它不必做什么也會有人愛它,拾起它,即使被劃破手掌,沒入肉中,也不肯放開?!?p> 但它注定是孤獨的,連同愛它的人——“都是孤獨的”
我望了望窗前那欲墜的玫瑰,站起身緊了緊衣服。
“想來,我也熬不過這個冬天”
“你說會覺得可惜嗎?”
“倒也不會,這世界上早已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東西了,而我也會在玫瑰凋零的日子離去?!?p> “與那孤獨的孩子一起,而那片玫瑰花海也是我計劃尸首最后的歸處”
“也許這樣才是永恒”我又忍不住想。
連同自己的一切——生命、精神、以及尸體,一切都給予那孤獨的玫瑰,盡管那時我早已不在,這世界也找不到我存在的痕跡?!?p> 但我可以永遠陪著它,而它也緊擁著我,在我那枯骨中,它會開出一朵朵玫瑰。
“而它開的愈爛,它愈不能忘記我”
就當是我這孤獨又自私的人最后一片慰藉了吧”
“至少我擁有了它,在春秋往復的季節(jié)里”
以下為湊字數(shù),
樹陰中殘留的余暉,透過破碎的玻璃窗照射在十四號的病床,恐懼隨著烏鴉的鳴叫涌上心膛,蒼白的手轉(zhuǎn)動著漆黑的門把手,手電的強光忽閃忽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