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時享受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校園中,沒有什么比一份純真的友誼更能緩解壓力,幫助自己重拾信心的了。
可是這樣的友誼,我記得只有小學才有。在感嘆時光流逝的同時,我想起了史鐵生,他在才華橫溢之際遭受雙腿癱瘓的痛苦,此后身體每況愈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得出了一條重要的結論——人總會抱憾于沒有發(fā)現(xiàn)當下的美好,直到它消散后,才恍然意識到它的存在。
生活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美好,那么學習就應該及時享受。
及時享受,不是放縱自流,而是對那些有期限的東西,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這樣,有了好吃的東西,我們會把它像一般的食物吃掉,有多余的,分享給朋友親人;有華麗的服飾,也會在平常的日子穿出來,而不是放在衣柜里吃灰;在童年時期開心玩耍,而不是過早地踏上人生道路,老了以后,又幻想返老還童。
及時享受,要對所能使用的物品,或面臨的境況進行合理的分析。英國教育十分重視課外閱讀,不僅家校合力,營造鼓勵閱讀的環(huán)境,還對讀物進行分級,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征。而中國,雖然是文化古國,提倡文化自信,但落實到教育上,只是布置名著閱讀。將富有靈性的經(jīng)典關進題目的牢籠,這樣會導致學生走上兩個極端,一個極度排斥閱讀,認為閱讀是為分數(shù)服務,另一個極端是讀了很多不符合年齡的讀物,心智過早成熟,終日掩埋于大道理之中,而不能享受閱讀的快樂。
及時享受,對于長久陪伴的人、物,要有長期規(guī)劃并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如親子關系,在解決爭執(zhí)時,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90%以上的爭論,都源于沒有充分了解對方。很多時候,只要把事情說清楚就好。比如成績,這固然是很重要的,刷題、上網(wǎng)課也是提高成績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生活更加重要。不能享受生活的人,是無法克服學習前期的枯燥蟄伏期,進而迎來知識和智慧果實的大豐收的!
及時享受,是與世界的和解,對自己而言,是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激發(fā)自己的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