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小鎮(zhèn)少年之隱俠

二十七、暑期與新學期

小鎮(zhèn)少年之隱俠 路放 2640 2022-10-14 11:15:15

  暑假里,老田雇了輛面包車,帶著三個徒弟到海云縣購置了一堆畫具,然后一同前往提前租好的教室。

  開美術班托人起執(zhí)照、租賃教室、購買畫具,花光了老田兩年的積蓄。暑假之前老田周日就到縣里選地方,最后在一所小學里租了一間放閑置桌椅的平房教室。這樣正好可以借用這些桌椅,畫具就買畫架、石膏像和一些靜物道具。師徒四人頂著中午的日頭,汗流浹背地把畫具都搬了進去,又整理了一下午,將美術班教室布置得四四致致。

  老田給這里起名叫“田野畫室”,用自己名字既簡單直接,又寓意陽光之下的奔放成長,不禁給人一種自由馳騁的畫面感。

  由于往屆美術生特長生的升學成果,老田已經(jīng)有了點兒名氣,招生不成問題。開班之初就有學生慕名而來,有近三十個大小學員。陳騏、丁海生和冬征三人每天也騎四十分鐘自行車去美術班畫畫,成了老田的現(xiàn)場示范生。

  這個暑假過得十分充實,不僅素描靜物的畫技有了長進,還初步接觸到了色彩靜物。色彩靜物要用水粉來畫,難度比素描靜物大不少。三人經(jīng)過幾張的練習后,但掌握了水粉顏料的繪畫特點,加上素描的功底,就畫得蠻像樣子了。不過也僅僅是靜物里的東西能用彩色畫成形,離著老田示范的水粉色彩的表現(xiàn)張力還差八千里。

  舉個例子:同樣畫蘋果,他們筆法拘謹,小心翼翼地用明暗冷暖色塊兒拼出來,而且是等上一筆干透才敢畫下一筆,這樣畫出的蘋果就像是木頭削的,而老田則兩三筆完事兒,趁著上一筆紙面上的顏料未干,就鋪下一筆,這樣兩筆顏料就可以趁濕自然融合,畫出的蘋果自然潤澤。

  三人看得有點兒瞠目結舌,一是折服于老田的畫技,二是驚嘆這樣豪放的畫法——得用過多少管兒顏料之后,才能磨煉得如此爐火純青?。?p>  老田面對他們第二條兒疑惑,給出了一個很靠譜的答案:等你們顏料快用完了,一起去市里的集貿(mào)批發(fā)市場美術用品店,可以以市場價格的半價一次性購買半年到一年的用量。

  老田說的這種顏料不是錫管兒裝的,是用那種類似化妝品小圓盒裝的,量更大更適合菜鳥兒練手。這種盒裝的和管兒裝的色彩品相上沒區(qū)別,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管兒裝的里面有膠,顏料畫到紙面上不開裂,盒裝的膠少,畫到紙上時間一長就裂了。反正也是練習用,又不是世界名畫,以實惠的價格把技術練好了就成。

  在老田的指導下,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刻苦訓練,素描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色彩也終于入了門。各個學校統(tǒng)一開學后,就沒有這么充裕的時間了,老田和他的三個徒弟,只能周末到畫班上聚一起畫上一天。

  進入高二文科班,陳騏、丁海生、鄭科,還有李小玲和穆芳都成為了同班同學。新成立的文科班代替了被解散的原七班,原七班的同學被分到各理科班,于是七班從高二開始就成了文科班。

  文科班最大特點不是學文科,而是陰盛陽衰——女生多男生少。全班四十二人,三十三個女生,就九個男生。除去兩個跑家的,剩下七個男生,正好湊夠一個宿舍。陳騏因為歲數(shù)最大,依然是宿舍長,丁海生排老二,然后老三老四......鄭科比其他同學小一歲,成了老七。

  班里座位編排也挺有特色,由于這九個男生都不矮,所以全都坐到了后兩排。鄭科別看高一入學時比較瘦小,經(jīng)過高一這一年的成長,雖然仍然看起來瘦弱,可個子竄得挺快。排座位時,他果然和陳騏成了同桌,準確印證了未來量子計算機的推演結果。

  鄭科成為了陳騏的同桌后,陳騏才見識到天才型學霸是多么稀有的物種。

  雖然以前班里也有非常聰明的同學,但和鄭科比起來,也只能算是普通型學霸。如果將勤奮和努力進行量化,普通型學霸們每天的付出量不比陳騏上高一時少,只不多他們頭腦比一般人更強,同樣的努力自然可以拿到更好的成績。

  再看天才型學霸鄭科兒同學,自到了縣一中,沒有一天是像陳騏那么拼的。每天真正學習的時間加一塊兒也就不過一小時,卻能把當天所講的全部科目盡在掌握。雖然他自小學時為了避免跳級,養(yǎng)成了控分的習慣,以致他每次考試成績年級排名并不拔尖,但原班同學通過一年的接觸,都感覺到了這個整天看閑書的家伙潛能未盡。

  盡管很多人知道鄭科高一時沒有展現(xiàn)真正實力,但也沒把他看成多了不得的人,只有陳騏和丁海生知道,這人以后將會成為多么逆天的一個存在。

  人類歷史上有那么多閃閃發(fā)光的人物,在不同領域以一己之力推動著文明進步,眼前這個人注定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在人類文明最絕望的時候,引導他們的母星走出星系毀滅的絕境。

  這個少年,尚不知自己的使命。有時陳騏想,如果他現(xiàn)在也像其他學霸一樣用功學習會怎樣?他會不會提前到高中畢業(yè)就能設計出冷核聚變的技術框架?

  坐在陳騏旁邊這個天才型學霸,別說未來的冷核聚變技術框架,就連一會兒午飯吃什么都沒放腦子里?,F(xiàn)在正低著腦袋,聚精會神地看著放在大腿上的一本《鹿鼎記》,整個人完全沉浸在小說里,嘴角不時一咧一咧地傻笑著。

  陳騏看看手表,還有兩分鐘下課。經(jīng)過一上午的學習消耗,肚子早已餓的咕咕叫。他準備好飯盆,就等鈴聲一響,沖出教室奔向飯廳去搶飯——去晚了可就沒菜了,只能吃點兒米飯泡剩湯了。

  他拍了拍鄭科:“嘿,別看了,馬上要打飯了?!?p>  “甭等我了,看完這章再去,反正我也跟不上你們。”鄭科眼不離書。

  陳騏倒記著時,刺耳的下課鈴聲響起,像一聲號令,各班絕大部分男生和少部分女生瞬間涌出教室,在樓道里疾跑著匯成一道人潮奔向飯廳的方向,洶涌的腳步聲將整座教學樓震得隆隆作響。

  陳騏和丁海生也夾雜其中,拿著飯盆,被饑餓激發(fā)出了以吃飯為目標的強大愿望和力量,隨著人潮一口氣跑到飯廳。

  在飯廳秩序維護員“盯大娘”的監(jiān)督之下,學生們井然有序地排隊打飯。跑得快就會排到前面,也就可以買上自己喜歡的菜。

  像鄭科那樣不積極搶飯的,每頓只能吃到白菜豆腐和一點兒剩湯,奇怪的是他不僅吃不膩,每天這樣營養(yǎng)單一竟還可以保持最強大腦。要是換了陳騏和丁海生,還得吃成四肢無力大腦癡呆。

  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大腦結構天生差異造成的。就好比電腦CPU,消耗同樣的電量,多線程可并行處理多個任務,單線程只能完成一個,速度還不如前者快。

  鄭科的頭腦就屬于先進的多線程CPU,陳騏和丁海生則屬于落后的單線程,不僅食量更大,學習也更耗時更費力,結果一天學下來,還不如人家鄭科吃幾口白菜豆腐就點兒湯水后一個晚自習搞定的東西多。

  但若把學文化課換成畫畫,學渣陳騏和丁海生就變成多線程CPU的畫霸了,這就好比圖形工作站的專用處理器,拿來打游戲流暢度還不如通用型CPU,但運行專業(yè)軟件做起大型設計來,就會發(fā)揮出酣暢淋漓的計算速度和人機交互效率。

  特長生考試前,鄭科也曾圖新鮮學過一個月素描,對繪畫規(guī)律挺感興趣。不看閑書時,他就照著漫畫書畫小人兒,時不時地還跟陳騏請教請教。陳騏則在學習上經(jīng)常請教他,兩人這同桌當?shù)玫故莾?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