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開局劫了曹操老爹

第二十五章 求賢令

開局劫了曹操老爹 白馬義人 2302 2022-10-31 08:00:00

  張世平、蘇雙這兩位,無論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中都有登場,當然劇情也都只有那么一小段,就是在劉備還未發(fā)跡的時候,出資幫助了劉備。

  于是劉備有了招募人馬的資本,后來劉備走南闖北,終于混出頭了,在蜀地登基稱帝。

  也正因此,張世平和蘇雙才得以被史書記載,進而留得后世之名。

  不知這兩位是能看出劉備能成事,故而出資相助,還是劉備因得此二人資助,才能走出最關鍵的第一步。

  鐘書想見這兩位,以他現(xiàn)在的身份,肯定是不用親自去的,于是便讓余七帶上他新做的名刺去跑了一趟。

  終于,在天色將昏時,這倆位來到了國相署。

  “啊呀,不知府君已然到了盧奴,我等未及迎接,還望府君寬宥。如果有用得上的地方,還望府君吩咐?!?p>  倒是是走南闖北做買賣的。一見面,兩人就給話說得相當好聽,當然鐘書也只是聽聽罷了。

  于是擺了擺手,說二位不要客氣,又道:“署中無甚物資,招待不周,你二人不要介懷才是。要說我叫你們來么,也談不上吩咐,只是想從你們手中買些糧?!?p>  光聽前面半句,兩人還以為這新來的府君想讓他倆富戶意思意思吶,嗯……好吧,后半句,他們聽出來的還是這位府君想讓他倆意思意思。

  雖然鐘書沒這個意思,但張世平說了:“府君卻是見外了。府君是中山之君,來此是為中山之民,我等俱為中山人,府君需多少糧食?我二人明日便送來?!?p>  這位的說辭,和之前那位黃賢如出一轍。

  鐘書聽完不禁樂了,于是半開玩笑道:“本府需要萬石糧,爾等能送否?”

  “這……”

  張世平和蘇雙愣住,而后倆人面面相覷,幾乎異口同聲道:“我倆實實地沒有這么多糧吶?!?p>  “適才戲言爾,你二人莫要當真?!?p>  鐘書擺擺手笑了一聲:“不過我確實需要平價購置數(shù)萬石糧谷,故差人請你二人來此,便是來商談價格諸事宜?!?p>  蘇雙聽罷,表情微微愣住:“不知府君需這些多糧……是為治家耶?”

  問完了,又提及了外邊的一眾流民,誤以為是鐘書帶來的莊客、佃戶,便贊道:“府君家境頗殷實也!”

  方才他們來的時候,就看到了國相署外邊全是人,心里就尋摸著——知道有人上任帶著家中僮仆、莊客、佃戶一起來,但是直接給安排到了國相署旁邊……這就是否就有些過分啦……

  于是鐘書就說你們誤會啦,又解釋了署外那些流民的來歷,并稱:“我便是為此買糧,非為治家也?!?p>  “真乃仁慈之君也!”

  張世平慨然贊道,又說自家止儲有萬石糧,就是為了防備似張純張舉叛亂這檔子事的,這些糧呢,按照張世平說的,是夠支撐他那一大家生活一年的,現(xiàn)在見識了鐘書的仁德,愿意資助一半出來,分文不取。

  蘇雙亦如此說。

  兩人加起來湊了一萬石,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吶,劃到每個流民頭上就只有三石多啦,估摸也就夠倆月的。

  鐘書搖了搖頭,說萬石還是太少啦——“我聽國中督郵黃賢言,彼家存儲頗多,何以只有萬石耶?”

  蘇、張二人對視一眼,面露不忿之色,而后由張世平開口道:“此人最叵信者,實小人耳?!?p>  “哦?”

  鐘書頗感興趣地探過頭。

  兩人就開始陳述黃賢的罪狀啦:“督郵者,掌督查縣鄉(xiāng)之權也,本為查究不法,然黃賢此人,卻以權謀私,凡過縣鄉(xiāng),必收取賄賂。今歲春,黃賢便差人往我二人家中索要錢款,我等不與,他便嫉恨我等,揚言要在行縣后往告前國相賊純?!?p>  后來就是張純叛亂啦,這事兒就沒后續(xù)了,不過看張、蘇兩人的表情,那是巴不得黃賢死在叛亂中。

  兩人說完了黃賢,最后才告知鐘書原因,為何他二人家中只儲了萬石左右的糧食。

  “去歲無極縣甄氏家主卒于任上,甄氏便開始購置糧谷,彼家收價又高,就將家中大半糧谷賣與了甄氏?!?p>  話音剛落,兩人就嘆了一口氣。

  說是甄氏家主雖然死了,但是其寡妻張氏頗能治家,他二人雖然自詡有遠見,但卻比不上身為婦人的張氏。

  這兩位的意思很明確——甄家有糧,有很多,府君你若是需要糧可以聯(lián)系一下甄家。

  鐘書聽聞后點了點頭,就說這事兒我知道了,你們倆不是自詡有遠見嘛,咱們先聊一句別的:“聽聞兩位曾于黃巾起事時往涿郡一行,遇見了一位名叫劉備之人,以為其能成事,故而資其錢糧,有諸?”

  兩人聽后一愣,說是有這么一回事,然:“府君如何得知?”

  “道聽途說耳?!?p>  鐘書笑了笑,然后將話題轉至正題:“我欲遣人往無極一行,與甄氏溝通,惜乎手下無人,不知二位可愿代勞?”

  張世平就點頭:“正巧我二人要往南邊的縣城去一趟,可以順道傳達府君的意思。”

  鐘書謝過不提。

  二人離去之后,鐘書坐在那里就想黃賢的事兒。

  無怪乎之前見著此人渾身不舒服吶,只覺過于諂媚,敢情還欺下呢。雖說張世平二人說話不能盡然相信,不過也差不離啦。

  之前鐘書和黃賢交談的時候,就覺著這廝說了謊話——黃賢言是刺史王芬給他遞話啦,所以他在國相署是候著新任府君呢。

  可是人王芬是刺史,都還在高邑南方七里的千秋亭迎著呢,當時鐘書便覺得此人不大老實。

  若非署中無人可用,鐘書妥妥地給這人裁汰了。他已經想好了,等署中人充實了些,他便將此人給裁了。

  而后,鐘書抄起一片空白的牘板,又提筆沾上了墨,寫下三個大字——求賢令。

  「吾聞國之將興,良言數(shù)聞,內知己政,外見民情。今國中凋敝,外有不安之患,至于蒼生流難;內無賢良之輔,不能使事務協(xié)調。

  是故發(fā)求賢令,布告國民,二三子凡有才具者,或通經、或知兵、或明法等諸如此類,不論出身、所學,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p>  一氣呵成寫下洋洋灑灑百來字……其實也有停頓過,便在‘唯才是舉’前后,鐘書原想著是加上一句‘不論操行’的,但署中僅有的那位黃賢就挺讓人厭煩的,想了想還是刪削去了——最基礎的節(jié)操還是要有的。

  來到此世日久,和士人群體也打了不少交道啦,再加上鐘書也有往這方面學習過。

  所以現(xiàn)在他作文除了不能引經據典外,也倒能寫得頗通俗易懂。

  寫罷之后,便打算著盡快張布出去。既是布告,便需要廣而告之,數(shù)量方面就不得少。

  得。

  原本一路車馬勞頓,想要睡個好覺來著,眼下估摸著又睡不成了,于是伏案奮筆疾書不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