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奇緣

越鳥傳

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法骨雀仙再臨世 神人妖水精終得道

越鳥傳 青云弓 3277 2024-01-21 21:02:22

  天機千變?nèi)f化,今日之前誰能想到鳳凰居然會以涅槃之功取回越鳥的元靈?眼下有了越鳥的元靈,一切好辦,佛母怎么可能還惦記著鴻蒙那一條不值錢的狗命?

  “不計較……老身不計較了……老身不殺他了……還請佛祖將越鳥的三千年修為還來。”

  兩百年前梼杌從雷音寺走脫,誤打誤撞奪了越鳥的肉身,為防梼杌霍亂三界,如來收走了越鳥的一身修為,致使越鳥淪為凡胎。當時佛母不忿,覺得如來多少有黑白不分之嫌,沒成想越鳥的命數(shù)居然如此離經(jīng)叛道,竟有死而復生一劫!時至今日她才后知后覺,如來當年此舉大抵是為助越鳥今日應劫!而今時過境遷,物歸原主天經(jīng)地義,可不知怎的,如來聽了佛母這話卻不急著搭腔,反倒轉過頭問起了青華——

  “青華大帝在否?”

  這半晌工夫,青華悲喜交替大起大落,乍聞如來喚他,他一時間手足無措,心中更是兵荒馬亂——上一次見如來,他把人家滿門的高徒打的七零八落,眼下梼杌轉世、越鳥重生,劫數(shù)首尾兩全,可見當年是他自己不懂事,還徒累雷音寺無端受了一場刀劍,實在冤孽。

  青華腹中翻云覆雨,緩步上前行至如來金蓮前,豈料如來一見了他竟離題萬里地問了句沒頭沒腦的話——

  “青華大帝,今日你在來明王宮的路上,聽聞世間有人哭泣,便下界去查看,是也不是?”

  如來遍知三界,世間無所不曉,他問出這話青華倒不驚訝,只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今日明王宮幾番生死兇險萬分,現(xiàn)在外面還有不少等著收尸的,如來什么不好問偏問這雞零狗碎的事?

  青華心中未曾著意,便金口未開,只是點了點頭,如來也未曾怪罪,只是又問:“善哉善哉,今日你見了一個女娃,還為那女娃賜名阿如,是也不是?”

  青華又點了點頭。

  只見如來合掌面露笑容,垂眼問青華道:“阿彌陀佛,青華大帝,今日你見了故人,有何參詳?”

  青華愣住了,什么故人?他是落地的神仙,在人間不過七世,兩百年來他對那些記憶早就是爛熟于心,那個漢子他從未見過,何談故人?

  見青華似懂非懂,如來笑了一聲:“阿彌陀佛,敢問大帝,你見那女娃時,難道未見她眉心的黑云胎記嗎?”

  今日越鳥大喪,青華失魂落魄,他只匆匆看了那女娃一眼心中便悲從中來,哪里還能顧得上那么許多?又哪里還敢細看?什么胎記眉心?他根本是連那女娃的面容都未曾看清。

  如來和三圣見此,知道青華大帝還是一知半解,都露出些笑顏色,觀音大士合掌道:“阿彌陀佛,先明王為度化梼杌而死,今日得大帝賜名的不是別個,便是梼杌的轉世!”

  觀世音此話一出,便從指尖點出圓光,一切清清楚楚——越鳥死后,梼杌重入輪回,她在陰間等了七日,單等功過盡算,才終于得以投胎。她雖有殺生之過,可也算是為了自保情有可原,先明王于三界神人皆有功德恩惠,兩下相抵,便叫梼杌入了人道,投生成了一處富庶農(nóng)莊的女兒。今生這位“阿如”將有一子二女,無疾而終,而她的后人則會在世間延綿不絕,百妖當日枉死昆侖之冤,終于得解。

  見了觀世音的圓光,妖兵便是心術極堅的也未免動搖——看來今日西王母和玄武大帝所言非虛,先明王的確是以凡胎之死為梼杌打開了輪回道,梼杌也的確已經(jīng)投胎成人。且不論先明王究竟是“殺生成仁”還是“自尋短見”,卻也足見鴻蒙口中的“九重天逼死先明王”不實!

  西王母也終于后知后覺,難怪佛母之前在佛眼中沒看到梼杌投胎!凡胎重入世需要時間,輪回以七為界,今日才是梼杌重生得第七日,也才輪到她入輪回!萬年前百仙盡誅百妖,就此造下血債,萬年后先明王以凡胎之死度梼杌入世,偏又是得了青華賜名,一切嚴絲合縫,絲毫不差,真是讓神仙都后怕。

  此時此刻,玄武鴻蒙心中感慨,佛母王母亦大徹大悟,可如來閉眼合掌,卻只問青華——

  “青華大帝,你哭是不哭?”

  離開妙嚴宮的時候,青華一心求死,見那女娃時他傷心欲絕,哪里還能在紅塵中認出梼杌的轉生?他只道自己是給一個凡人賜了名,殊不知這就是天道給他的最后一重考驗。

  聽觀音大士說今日得那女嬰就是梼杌的轉世,青華仰天長嘆,留下一行清淚,心中大徹大悟,終于放下——越鳥一生宏愿乃苦度眾生,不落一人,她為此而生,也為此而死。而他為情所困,執(zhí)迷不悟上下求索,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可由此可見,世間真情,成全比留住更可貴。

  兩滴眼淚落在明王宮的地面上,青華突覺得腳下震動,一副九色蓮花座平地升起,眨眼的功夫便將他托了起來。眾人再看時,只見那從前滿身金光的神仙,竟又頭頂寶光,于是紛紛唏噓驚呼。

  佛母瞠目結舌:“這……這是……”可即便是親眼見了這幅奇景,佛母也依舊不敢把嘴里的話說完——青華……這莫非是……是立地成佛了?

  青華多曾見過越鳥腳踏青蓮,可這事落在他身上卻是頭一回,他還未及反應,佛母便點著他嘆道:“好因緣??!好因緣?。 苯鸬褚姶?,合掌閉眼嘆了一聲“阿彌陀佛”,當年越鳥受破脊大難的時候他就有此猜想,越鳥歿后,他還以為自己是想岔了,原來靈山是在等這一天。

  佛祖當年密傳佛旨于越鳥,說青華廣有佛性,慧根深重,一切不虛。越鳥歿后,他肝腸寸斷痛不欲生,乃至于一心求死,今日越鳥大喪,他發(fā)送越鳥遺物回明王宮,每一步都是暮景殘光,可即便如此,他還是為了一個凡人按落了云頭——今日的明王宮一如兩百年前的昆侖巔,唯一不同的是,當年越鳥沒有通過上蒼的考驗,而青華卻通過了。

  西王母和東王公四目相對心照不宣——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明王和青華大帝的姻緣就是為了聯(lián)合二道,青華大帝在先明王身邊久了,少不了耳濡目染,最后居然也修出了一副慈悲心腸,如此說來,他倒是父承子業(yè),全了三界的籌謀。

  楊戩和李靖面面相覷,楊戩聳了聳肩,一副置身事外的混樣——靈山有意青華大帝,也無非是想讓他做個佛道雙修的表率,量那如來總不敢將天庭的六御之尊押了剃頭拉倒雷音寺里去。明王宮里唱了半日的戲,死的活了過來,找死的還加官進爵了,一切正好。眼下西王母都不攔,他們又何敢置喙?

  正在這尷尬時候,只見文殊菩薩笑意盈盈,對青華道:“青華大帝,此即是你我再見之時,你還不拜嗎?”

  百年前青華被舊緣困在“雙山關”,那時候文殊親來搭救他和越鳥,臨行前他欲拜文殊,文殊不許他拜,只是說他們還有再見之時,那時才該青華行禮。今日越鳥重生,青華得道,文殊當日所言一一應驗,真是個:萬年姻緣不負卿,一朝得道賴天時。

  青華心領神會,附身拜靈山三圣,如來喜笑顏開,文殊普賢眼開眉展,唯獨觀世音面露愁容。

  “善哉善哉,敢問我佛,如今先明王元靈修為俱在,可她沒有肉身,該當如何?”

  佛母喜極而泣,連忙上前——孔雀在成年之前每年都會換羽,光明殿里有大把越鳥的舊羽,自從越鳥歿后,她袖里就時常裝著三根越鳥的舊翎以寄哀思,以此為越鳥塑身再合適不過,可她還未及開口,就被青華搶了先。

  “請佛母執(zhí)劍,斬我一臂,為越兒塑身。”

  金雕立刻上前按住了青華,低聲叮囑他道:“你是不是傻?佛母那多的是越鳥的舊翎,何必節(jié)外生枝呢?你可消停點吧!”

  可青華意志頗堅,不肯退讓,佛母觀如來神色,便也心領神會——如今梼杌已經(jīng)轉世,百妖的怨氣也已經(jīng)消散,可那應的是越鳥的劫。青華還有一份血債沒還,即便當年盡誅百妖不全是他的過錯,他也不可能全身而退,這就叫一報還一報,誰也逃不了。

  “好!青華,既然你執(zhí)意如此,老身便成全了你的這一份癡心!你伸出右臂,老身劍風極快,你不會受苦的。”

  當年哪吒剔骨削肉都能活,青華造化齊天,斷臂之傷不足掛齒。倒是靈山周全之心難得,一場好戲有首有尾,青華當年畢竟殺戮不少,如今要他區(qū)區(qū)一臂便可了債,說起來倒是天大的便宜,他謝恩都來不及,哪里敢抱怨呢?

  只見青華面不改色地伸出右臂,道:“兒臣遵命?!?p>  俱緣劍快同閃電,所有人眼睜睜地看著青華大帝的右臂被佛母斬下,血濺當場!

  鴻蒙遠遠望著,見青華連眉頭都沒皺一下,不禁心生寒意——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佛母神罰,青華獻臂,這兩個人個頂個的心狠手辣,對自己都能下此毒手,跟那個青孔雀真是如出一轍!他遭此大難,心中難安,又想他今日雖暫得偷生,卻也防不住日后有人暗害,往后少不了要寢食難安芒刺在背,一時間心灰意冷,萬念俱消,只冷眼旁觀,再不發(fā)一言。

  如來將青華的一臂連同血都收進了金缽里,紅色的血珠一顆一顆從雪地里,從青華和佛母的衣衫上被串起,仿佛漂浮在空中的一條珠鏈。而佛母則掏出越鳥的雀翎,念動口訣,那一根孔雀翎瞬間就變成了一副手骨,她親自為青華接臂,倒如母子一般。

  當年青華從越鳥腹中瀝血而出才得解寒毒,而越鳥則是青華以心頭血相救才幸免于難,可見他夫妻本就是一體同心的命,而青華斷臂則更是一石二鳥的好事,一則了了青華的舊債,二則成全了他們夫妻今世的姻緣,此一節(jié)還有妙處,只是眼下謎底尚在水波深處。

  越鳥的血肉在青華身上入肉生根,和他血脈相通,仿佛枯了萬年的樹木重得灌溉,瘋狂地開枝散葉,與他融為一體。青華百感交集,如獲新生,忽而卻聽到有人喚他。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青華大帝,爾且謹記,你的右臂是越鳥的骨血,今后再不可持劍殺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