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夜會馬世英,初步達成合作
李毅出了兵部尚書府的大門,立即命孫鎮(zhèn)想辦法往馬士英的府邸送去一封信。
馬士英現(xiàn)在也是大忙人,留都兩個主事的人,他的名聲雖然稍遜史可法一籌,但擁立之事怎么也不可能繞開他的。
擁立之事已經(jīng)爭論了七八天,總有一方需要做出讓步,否則這大明朝沒了皇帝,什么事都沒法干。
李毅回到客棧,先給自己泡了一杯茶,緩和緩和心情,然后命林憲拿著史可法的批文前往軍器局領(lǐng)取兵甲和火器。
等林憲離開,李毅又把柳隨風(fēng)找來,將黑白棋擺上,準備殺上一局。
李毅心思鎮(zhèn)定,倒是對面的柳隨風(fēng)一直心神不寧,半個時辰之后被他屠了一條大龍,投子認輸。
“主上……”
李毅舉手示意柳隨風(fēng)不要說話,笑著說道:“明日我就要回浙東了!”
“那……”
“你繼續(xù)做你的事,既然開始了就要做個全套,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p> 柳隨風(fēng)不敢再問,幾年相處,他把李毅的脾氣摸得很透。
決策未定時,李毅會向各種人征求意見,可一旦主意拿定,只會勇往直前。
兩人又下了一盤棋,還是李毅勝了。
李毅打了個哈欠,顯出倦意,柳隨風(fēng)知趣告辭離去。
過了今晚,李毅最遲明天午后便要離開南京。
史可法的話可不是在開玩笑,武人干政得不到朝臣的支持,那不是在找死嗎?
夜幕降臨后,外面漆黑一片,孫鎮(zhèn)像幽靈一般回到客棧。
在李毅的門上輕敲了幾聲,片刻之后,兩人出門消失在漆黑的街道中。
李毅連林憲也沒帶,街道上行人稀少,兩人步伐敏捷,七繞八繞,到了一座廣闊宅子的后門,孫鎮(zhèn)上前搖動門環(huán)。
沒過多久,小門吱呀一聲打開,里面出來一個帶著方帽的管家,手中提著一盞燈籠。
“來了嗎?”
“來了!”孫鎮(zhèn)的聲音沙啞,領(lǐng)著李毅走進去。
那管家把門閂好,也不問話,領(lǐng)著兩人在后花園中轉(zhuǎn)了半天,到了一座燈火明亮的房間前:“李總兵里面請,我家老爺已在等候!”
孫鎮(zhèn)和李毅對視了一眼,在看到李毅點頭后,隨那個管家退到遠處。
李毅走上臺階,在雕花木門上輕敲了幾聲。
“李總兵,進來吧!”
李毅推門進去,馬士英正拿著一桿狼毫,前方桌案上的宣紙墨跡未干,顯出一個方正圓潤的“明”字。
“大明如今正處于生死存亡的時刻……”馬士英只說了個開頭,偏頭仔細端詳才寫完的字,臉上的肌肉向上聳起來,看上去好像很滿意,等把狼毫放在筆架上,才接著說道:“平日里將忠君愛國喊得再響都是閑扯,此時才能看出誰是真正的忠臣,誰是奸佞小人……李總兵請坐!”
李毅沒有忸怩,欠身坐下。
“李總兵在宣大任職過,我也曾在宣大當過巡撫,后來被閹人陷害,免職戍邊,直到阮兄向周首輔大力舉薦才重新得以任用,不知怎么的就糊里糊涂成了東林黨的對頭?!?p> 馬士英翹起二郎腿坐在李毅對面,話匝子好像流水一般打開:“近日南京城中的傳聞想必李總兵也聽說過吧?!?p> 李毅微微點頭。
“那請李總兵如實說說,擁立福王為君是錯還是沒錯?”
李毅名義上屬于東林黨一系,半夜來到他的府中,馬士英問這番話有股理直氣壯的氣勢。
“福王為圣上之弟,理當由他登基!”李毅沒有含糊應(yīng)答。
馬士英聽了李毅的回答,朗聲大笑起來:“哈哈哈,果然是危難之際見人心啊!”
“馬總督,我雖然被看做是東林黨一系,但不忍見國祚危難之際南都再遭荼毒,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馬總督速速擁立福王,以免遲則生變?!?p> 李毅這番話說的極快,如疾風(fēng)驟雨一般,好像有一件大危險的事情正在臨近。
馬士英聞言,臉色微變問道:“李總兵何出此言?”
李毅苦笑一聲,回道:“錢閣老那些人糊涂,居然想以賢名擁立潞王!”
“如果潞王賢德,其他如魯王、桂王、唐王等等又如何不賢?”
“如此一來,各藩王必定都會生出登頂之心,難免被心懷叵測之人利用,所以,非福王不能為君?!?p> “李總兵此言深合我意!”馬士英點點頭,一雙眼睛看著李毅,豎起耳朵聽他的下文。
“史尚書今天上午勒令我必須明天返回浙東,下午有人給我傳過信,說潞王如今在杭州……”李毅說到這里,便停了下來。
馬士英心中有所猜測,不由打了個寒顫,晃悠的二郎腿停了下來。
“我與寧南伯雖然被看做東林黨一系,但歸根結(jié)底都是大明臣子……”李毅兩句話都只說了一半,寧南伯便是左良玉的爵位。
馬士英從座位上站起來,死死盯住李毅,似乎只要李毅心懷歹心他就會招人將李毅圍殺。
李毅和馬士英坦然對視:“盧總督忠烈為國卻命隕嵩水河畔,我時刻不忘以他為榜樣!”
“李總兵真忠義之臣也!”馬士英拍掌贊嘆。
“我深受國恩,只想為朝廷效力,今夜來訪甚是唐突?!崩钜闫鹕砉笆?,指向一旁桌面上的“明”字:“還請馬總督為大明之未來,挺身而出主持大局?!?p> “多謝李總兵!”馬士英竟然拱手向李毅還了個禮:“今夜來告,日后必有重謝!”
李毅微微一笑,轉(zhuǎn)身告辭離去,他不懷疑馬士英的話。
一個為好友阮大鉞跟整個東林黨對著干的人,一個與張溥素不相識,卻在他死后奔幾百里為他治喪的人。
無論忠奸,做個朋友還是靠得住的。
就算馬士英事成之后忘記今晚的許諾,李毅也沒丟失什么。
留在南京再無用處,李毅次日從軍器局領(lǐng)了五千火銃和五千鎧甲,在親兵的護衛(wèi)下返回浙東。
柳隨風(fēng)和孫鎮(zhèn)奉李毅之命仍然留在南京,事情如果不做全套,怎么可能讓馬士英相信。
有了這個障眼法,任誰也想不到李毅這個武將才是幕后真正的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