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我女朋友是越劇小生怎么辦?

第29章、正式開始籌備電影

  《包公趕驢》借取了元曲《陳州糶米》的部分情節(jié),經(jīng)過人物形象的重新設置與塑造以及劇情的重新構思,而成一本八場的黃梅大戲。

  《趕驢》只是其中一場。

  《包公趕驢》不同于其他包公戲的地方在于,它描寫的是包公在官場跌宕起伏的整個人生,而不是某個官場片段。

  本戲主要寫包公為平民做好事與皇室上下進行的斗爭,為此主持放糧者不再是元曲《陳州糶米》中的劉衙內(nèi)及其兒子、女婿,而是皇帝的老丈人和皇帝的小舅子。

  金卓群得了全本的《包公趕驢》,如獲至寶,故事是好故事,展示的是包公的一生,而不是其人生的某個孤立的片段,這些片段雖說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總歸不是完整的包公。

  在某種意義上,《包公趕驢》和《小包公》異曲同工,它們闡述包公形象,都是通過特殊的切入點和角度,打破常規(guī),大刀闊斧對包公形象的重新挖掘。

  金卓群只有一點顧慮,《包公趕驢》故事雖好,但它是否是一出好戲,一出合格的黃梅戲,這點很重要,好故事被糟糕的文藝表達形式毀掉的案例,不勝枚舉。

  金卓群是個影視演員,不是傳統(tǒng)戲劇行內(nèi)人,他拿不定《包公趕驢》作為一出黃梅戲,是否合格。

  在妻子程琪的建議下,金卓群決定托人幫忙鑒定一番,于是乎,《包公趕驢》兜兜轉轉又回了江淮大地,落到了一個叫丁一言的人手里。

  幾天后,丁一言回復金卓群,他郵件里是這樣說的:

  “可以肯定的是,本戲的作者懂黃梅、敬畏黃梅!我查了些資料,發(fā)現(xiàn)或許是為了尊重和方便黃梅戲的演出,《包公趕驢》里的受害者從張憋古父子被改成了劉老漢和她的女兒劉盼盼?!?p>  “旁人或許不知,黃梅戲里比較吃香的是‘當家花旦’,常常有所謂‘一旦挑一班’的說法,因此《包公趕驢》的主角不能是生,最好是旦!于是,劉盼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成了‘女一號’?!?p>  “不用懷疑,這是一出好戲,更是一個好故事!來自包公故里一個黃梅戲曲從業(yè)者,由衷發(fā)出感嘆:我想見見作者!”

  金卓群得到丁一言的回復后,立刻給了曲亦良答復。同意在《女駙馬》中扮演慣于見風使舵、擅長溜須拍馬的劉文舉劉大人,而且是友情客串,不要片酬,自己負擔往返食宿交通費用。

  不是他耳根子軟,而是丁一言的話值得信。

  丁一言,算得上黃梅戲音樂新一代的領軍人物,雖然他的名氣更多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姑父以及找了一個好老婆。

  他姑父是石柏林,第一代黃梅戲作曲家,黃梅戲音樂創(chuàng)作泰斗,國家戲曲音樂學會會長,戲曲音樂終身成就獎第一人。

  他討了個老婆,喚作梅仁,曾是江淮省黃的當家花旦,當時排名還在章莉之前,嫁人后便不再登臺,慢慢淡出了戲曲圈。

  金秋十月下旬,槐姻劇團的《女駙馬》電影正式開始籌備,預算只有剩下來的一百萬。

  整部《女駙馬》八個場景,繡樓、花園、行路、客店,丞相府、狀元府、洞房、金殿,前四個場景是點綴,后四個才是重點。

  梅奕租了個攝影棚,開始按照曲亦良的要求搭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