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
劉徹此時也不太好過,這宮城中是讓董卓糟蹋地亂七八糟,大多珍寶也讓他劫掠而去。
盡管劉徹下令搜捕了一晚上,也沒有抓到這該死的董賊,想必已經逃出了城去。
“成功拿下洛陽城,倒也不算是廢我一番苦心。以此為基石穩(wěn)固后方,也算是有了和天下霸主們角逐的資格。”
漢武帝劉徹坐在臥榻上,一只手輕輕敲著側畔,
“今天下群雄割據(jù),我還需速速發(fā)布帝王詔令,盡快穩(wěn)固自己的根基,方能號令群雄?!?p> 在他面前,一枚令牌靜靜懸浮在一個矮柱之上,散發(fā)出微弱的光芒。
這塊令牌是整個洛陽城的根基所在,只有這洛陽城的主人,才能擁有這城主令。
誰持有這塊城主令,誰才能真正將整個城池握在手中。
和其他令牌不同的是,每一塊城主令,落地之后,都不可再被移動。
霍去病單手矗著梅花槍,護在武帝身側。
他望著沉思的武帝,百般無賴地說道,
“陛下,為什么大漢就我們兩人啊,玄德等人雖也忠于漢室,但終究不是和咱們一個時代的人,廣叔,衛(wèi)青舅舅,他們人都去哪了?”
“不急,等我把帝王詔令發(fā)出后,李廣等人一定會前來找我們的?!?p> 武帝笑了笑,“我們很快就能重現(xiàn)大漢神威了?!?p> 他雖是這般說,心中卻有些拿不準:
畢竟天下群雄如此之多,良臣武將的去處自然也就極多,自己也算不上什么仁善君主,而且如今勢力明面上,漢在秦漢唐三方最為羸弱。
這次清除戰(zhàn)爭,取下這洛陽,已經讓大漢財政赤字了,若不是東城還算完好,洛陽靠此,倒也還有崛起之機。
還得先休養(yǎng)生息一段時間啊......
“稟陛下,該升早朝了。”
門外傳來一老太監(jiān)的聲音。
“好,”
武帝站起身,
“走吧,去病,我們的新時代開幕了?!?p> ......
“升早朝——!!”
皇宮之中,文臣武將們各站兩列,武帝劉徹不緊不慢地從殿側走出,坐在了皇位之上。
“諸位愛卿,都辛苦了!等三日之后,朕將發(fā)布帝王詔令,論功封職行賞!”
武帝沉聲說道,讓下面的將領們都為之一振。
“在此之前,我們要將遺留事宜悉數(shù)處理,現(xiàn)在,有事準奏?!?p> 下邊的人早已急不可耐,一文官模樣的人走出列伍,微微鞠躬:
“陛下,董賊暴虐,使得洛陽城內民不聊生,我等還需速速樹立威信,順應民心,休養(yǎng)生息,將重建洛陽的事放在第一位上啊?!?p> “寡人知曉,去病已經發(fā)出屯田令,三軍當全力參與生產,盡快恢復民生,只留十分之一作為守衛(wèi),處理城內安全事宜即可。”
“陛下英明,但微臣建議我等還需......”
......
“陛下,多日征戰(zhàn),國庫空虛,須盡快填補空缺啊?!?p> “城中貴族富商等大多逃走,金銀財寶等留下甚多,玄德三人率兵去搜尋幾番;沒有逃走的先讓他們出糧出錢,留下借條令,等日后十倍奉還。”
......
大殿中,列臣們紛紛覲言,武帝一一提出解決方案或應對之策。
......
“陛下,宮外一自稱方逸的富商請見?!?p> 方逸?
文臣武將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聯(lián)軍的情報可不是吃素的,他們自然知道這個‘身在董營心在漢’的東城富商。
“......準。”
“宣,方逸覲見——”
方逸一步一步踏上臺階,走進殿內。各方目光紛紛投來,盯著這個外來之人。
武帝不怒自威,沉聲問道:
“殿下人,為何而來?”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廟堂蠅營皆為名來,”
方逸站住身,彎腰鞠躬行禮,而后挺起胸膛,
“方逸為名利而來?!?p> 名利?
眾人目光奇怪地望著眼前這張狂的小子,一言不發(fā)。
立于武帝身側的霍去病忽然眉毛一抬:“嘿,哥們,你就是那個在東城放糧止火的富商?”
方逸拱拱手:“霍將軍,正是在下。”
劉徹從皇座上站起,抬了抬手:“名利,你不是已經擁有了嗎,為何還來此?”
“陛下說笑了,我既來此,面見于圣上,又怎會是貪圖眼前如此小利之人?”
方逸微微一笑,
“今天下群雄,競相逐鹿,征伐頻頻,強則強,弱則亡,身處此之時代,焉能偏安一偶?陛下乃雄才之主,當明白只有此刻抓住時機,征戰(zhàn)八方,擴大版圖,才能在今后牢牢居于世界之巔?!?p> 武帝微微皺眉,回道:“朕自通曉這個道理,但若不穩(wěn)固根基,而急功求進,只會更快地自取滅亡。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難道不知嗎?”
“在下正是為此前來,”
方逸向前一步,面不紅心跳地說道:
“陛下既然明白個中道理,那我就長話短說了,我方逸,世代生長于洛陽,如今干戈四起,洛陽被亂臣賊子董卓禍害到如此地步,吾甚為傷心落淚,夜夜心力憔悴,不能入眠?!?p> 他指了指自己昨天熬夜養(yǎng)出的黑眼圈,這同樣是他計劃中的一環(huán)。
“今幸得陛下平除叛亂,我朝思暮想,終于盼得明君,故愿為陛下分憂,所以有一密信,請陛下過目。”
方逸恭起雙手,展示出手中握了許久的信紙。
信紙之上,正是寫下了方逸這幾天如何冒險保全東城,靠著呂布的威懾劫富濟貧(當然濟自己更多)和他府上已經抓住董卓等事。
“哦?為寡人分憂?”
武帝瞇瞇眼,示意太監(jiān)將密信接過。
不過片刻,待到他看完之后,嘴角猛然上揚,大笑幾聲,“好,好!”
這倒是弄得殿下的其他臣子們一陣懵比,他們可是難得見到武帝如此興奮的失態(tài)。
“所以你決心要為我效力?”
武帝平復下來,賞識地望著方逸,
“寡人向來賞罰分明,你立下此般大功,寡人自會好好獎賞于你,說吧,你所欲何求?”
方逸拱拱手,說道:“我既生長于洛陽,怎會忍心讓它破落下去,只想在陛下這里謀得洛陽城內一官半職,為重建效一份力?!?p> 他說的很好聽,似乎所求不大,但是方逸十分清楚,自己都來到武帝面前邀功請賞了,就算武帝礙于面子,也絕對不會輕待于他。
殿中眾人一愣,緊跟著紛紛嘈亂起來,唏噓聲一片,更有甚者指著方逸說道:
“小子,你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些,你有何本事或者功勞就想擔得大任?”
“本事和功勞什么的,陛下已經心知肚明,論功行賞之際,自然會一一列舉?!?p> 方逸像是在自言自語般,連目光都無所偏移。
“小子,不要太囂張了,這里可不是讓你說笑的。”
“各位不必先聲奪人,年輕人不囂張那還叫年輕人嗎?我們還是聽陛下定奪才是?!?p> ......
“好!”
眾人紛擾之時,武帝劉徹忽然拍了下桌子,示意停止爭論,然后說道:
“去病,你且隨方卿去一趟,如若他真的抓得董卓,速速將其帶回!”
“什么?董卓居然被這小子抓住了?”
“怎么可能?同樣是原住民,他怎么敢攻擊天命者?”
......
臺下眾人皆驚,都知趣地沉默不語。
方逸望著此幕,拜過回禮后,咧開嘴笑起來:
“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