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決定,大周立即開始運轉,高層的大動作讓變革方穩(wěn)的法度隱隱又有了波瀾,仁夕親自現(xiàn)世巡查了足足五天,方才壓制。
當三隊人馬盡數(shù)集結,仁夕小心翼翼的交予三方人馬各六套千里傳音法寶,饒是煉虛期的仁夕也不禁千叮嚀萬囑咐,務必保存法寶不為損壞。
要知道縱然是災難前,此類法寶亦是珍貴無比,災難后仁夕收集了半處音洲也不過得到二十套,不由得極為上心。
此外,仁夕同樣一再強調務必求隱求穩(wěn),反復囑咐多次,方才親自為十萬里天地隱蔽加持遮天之術,而后才讓三隊人馬開始出發(fā)。
差不多又是十日之后,各隊已經盡數(shù)進入隱蔽行動,仁夕才收回法術,再次回到洞天,以期爭分奪秒閉關。
當仁夕回到塔頂,只見羅熙已然等待多時,仁夕直接取出音洲地圖,指著本次計劃之外的西南諸地,對羅熙說到:
“大蘭、落龍城、張國、靈域、小無盡門、大楚、梁國!
這些都是青竹門至北笙一線的勢力,朕先前放棄對這里的探索,直覺此線似乎干系重大!
朕叫你來,是想要你親自去往此線一趟!
不求拾荒,只需暗中探查是否有傳送陣和青竹門,或者其他幸存者的痕跡!”
仁夕說完,羅熙這才恍然大悟,先前以為仁夕只探索六處有些大動干戈,原是仁夕早有計劃,想到仁夕提到的直覺,他面色不由一肅!
“陛下!臣何時啟程?”
羅熙此時已經無比重視接下來的行程,不由問道。
“即刻吧,羅熙。你切記,保全自身,不要妄動便好,只需暗中探查,無需再有任何舉動!”
羅熙立即應是,而后退下,立刻離開洞天,直奔西南。
……
目送羅熙離開,仁夕輕嘆一聲,他忽然想到,已經許久沒有做拾荒者了,更是許久沒有為復蘇生機奔波了!
他暗自戲想,自從大周建立,末世也沒了末世的感覺,一路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莽了過來。
也是自大周建立,沒有大搖大擺如入無人之境的行游天地之經歷了,反倒是越強越小心,竟還至于如此地步!
早先就聽褐羽告知過南方異動,似乎起先壓根就沒怎么在意,不知該說自己心大,亦或是無知……正應了災難前那掌柜的戲言,一個假的茍道中人。
而接下來的日子也不太能夠安心閉關了,現(xiàn)如今他煉虛六層已經過半,如果按照正常時間積累,另一半?yún)s是還要四百年方能巔峰。
想了想,仁夕干脆暫時放棄了閉關,于是就想到了又放養(yǎng)了許久的弟子們。
他再次召來三百位弟子,開始一個個的去指點,這期間果然每段時間都能收到各種情報。
最先傳來消息的是北隊,他們先是小心翼翼地將三個國度暗中探查了一番,發(fā)現(xiàn)并無異常后便從彬國開始大肆拾荒!
期間他們還不小心突入了與之接壤的青洲圣劍閣,別看名字起得霸氣,可也只是一個化神勢力。于是在帶隊化神探查方圓萬里未見異常后,他們就順便拾荒了圣劍閣,之后方才進入光明教。
據(jù)傳訊所言,北方一行人在光明教并未發(fā)現(xiàn)小世界波動,且在隨后的拾荒中發(fā)現(xiàn)了其唯一合道大能的尸體,就這樣徹底放開了拾荒的激情,橫掃了整個光明教之后,還做了細致的廢墟?zhèn)窝b。
而在眾人即將前往萬花國的時候,仁夕再一次囑咐提高警惕,萬花國是小國,卻是西疆接壤著北笙帝國,最后仁夕要求空出疆域八百里做為對未知的緩沖。
了解完北方情況,仁夕繼續(xù)全身心投入于教導弟子,如今三號位弟子不僅突破至了金丹,修為最高者已經達到了金丹四層,而且每一位都得悟了不同的大道,更不是雷霆之類的普通大道。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而羅熙和南方隊,以及防范青竹的大軍依舊沒有消息傳來。
于是仁夕想了想,就帶著弟子又一次開始閉關了。
洞天十年一晃而過,閉關的金丹弟子幾乎都更進一步,元嬰也有眾多進境至巔峰,而筑基金丹則成就無數(shù),只有大佬仁夕看似毫無進步。
仁夕出關了,他越來越納悶羅熙竟然一年沒有音訊,主動聯(lián)系亦無法得到回音,倒是十位化神護佑的大軍已經形成了包圍圈,也聯(lián)系到了斥候隊。
而南方隊和羅熙一樣,未有任何音訊。
……
身形一閃,仁夕出了洞天,而后用了片刻時間就來到了天雷宗上方,接著就調動起天地之力,同時釋放神識,向著大唐和維氏族界蔓延而去。
他決定親自做些什么了,南方隊有著上百元嬰,兩位化神,卻一直杳無音信,讓仁夕懷疑是否是遭到了什么怪事,他們不同于早些的斥候隊,如果全軍覆沒,足以讓大周肉疼好久。
大幽南方的陸空城仁夕先前已經一掃而過,的確是有著被拾荒的痕跡,也并無異常,接著在大唐仁夕也發(fā)現(xiàn)了南方隊的蹤跡,不久后便探查到,大唐也已被盡數(shù)搜刮,未有異常。
那么如今只剩下了維氏族界,于是仁夕動了,他親自向著維氏族界飛去,在其西境內一座小城廢墟停了下來。
他再一次釋放神識,卻是只以百里方圓不斷推進,而這一次卻并未調動天地之力,就這樣小心翼翼一路向東探查而去。
仁夕再次感受到了久違的荒蕪的孤寂,他一步步隱蔽前行,放眼所見皆是黃沙遍地,每一處古老的文明殘骸都在漸漸風化消失,仁夕也終于看到了南方隊人馬翻動過的痕跡。
隨著西行,他也越來越小心翼翼,更不放過每一處細節(jié)。
跨過一道道快要自然恢復的大地裂痕,翻過一座座依稀可見崩裂痕跡的荒蕪石山,在不斷的尋找蛛絲馬跡中,仁夕也發(fā)現(xiàn)了南方隊的軌跡趨向。
終于!仁夕眼前浮現(xiàn)了龐大的維氏主城廢墟,他也發(fā)現(xiàn)了南方隊戛然而止的探索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