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紅樓賈蘭:今晚省親,要不要逃?

第一六四回 千年變局 驛中八策

  魚丘驛中,賈蘭侃侃而談。

  “土地清丈乃是最能體現(xiàn)朝廷威嚴(yán)的工作,如前明朱洪武時幾次全國清丈,做成魚鱗圖冊,同時對戶口進行統(tǒng)計,制成戶貼黃冊,如此才有后來永樂帝五次北伐的輝煌。

  然而也正是自洪武之后,明廷對戶籍的管理日漸松弛,而后田政日漸衰敗,及至萬歷時張江陵以宰輔之威,一力清丈田地,輔以新法,前明國祚方又順延了五十載……”

  秦鐘想了想問:“照三弟這么說,朝廷如今開始土地的清丈,定然是一系列變法的先兆?”

  “不錯?!辟Z蘭指著邸報:“自淳治十三年開始,各地天災(zāi)不斷,朝廷一邊賑災(zāi),一邊在梳理各地吏治,嚴(yán)懲了一批貪官污吏,換上新人。”

  原來的順天知府,如今升任順天巡撫的盛宏,還有河?xùn)|河北的巡撫,或者是淳治帝的舊部,或者支持并且有能力實施變法的大臣。

  除了盛宏是自己座師以外,河北、河?xùn)|兩地的堂上官都是馮紫英給自己提過的。

  梁詠喜道:“這么說,朝廷這么一番作為,我朝即將迎來一番新氣象?”

  賈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朝廷的方向是對的,但我認(rèn)為過于遲緩了,如今天下紛亂,對朝廷而言是機會,對于野心之人,同樣更是機會!”

  秦鐘問:“所謂野心之人,莫非指的是邸報上的亂匪?”

  賈蘭微微搖頭:“不止……”

  察覺到賈蘭意有所指,身為廣南人的梁詠想到什么:“三弟你是指從南洋來的西洋人?那些佛朗機人?”

  “是,但也不完全是……大哥,你還記得你曾經(jīng)給講過我朝的海防嗎?”

  梁詠愣了下,點了點頭。

  賈蘭沉聲說:“南下一趟,特別是與赫、洛兩位先生深談過之后,我以為情況比大哥你之前所說的還要嚴(yán)重!”

  梁詠與秦鐘都很好奇為何賈蘭如此重視西洋人,縱使是梁詠,也只是憂慮于海防的松弛,覺得西洋人頂多不過如草原來的民族那樣,只是貪圖中土豐盛的物產(chǎn)而已。包括他在內(nèi)大夏國內(nèi)所有人無一不認(rèn)為朝廷最大的敵人依舊還是退守東北一隅的北狄。

  面對兩人的疑惑,賈蘭并沒有展開說下去。

  縱使梁詠有著超前的見識,縱使秦鐘和自己一道親眼目睹了濠鏡佛朗機的快船,但人在某個時間段的認(rèn)知,是有上限的。

  難道讓賈蘭對兩人說,別看現(xiàn)在天災(zāi)不斷,這還是次要的,西洋人才是最可怕的存在,他們即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入侵東方,直接導(dǎo)致了神州百年沉淪。

  “游歷一趟,方知宇宙寬,那西洋之人能造出如此精巧之快船,又豈會是偏居草原上之部落一類?

  當(dāng)明季之末,明庭尤從濠鏡購入紅衣大炮重創(chuàng)北狄,百年光陰彈指而過,那佛朗機人又豈會一定是固步自封之國度?

  若非赫、洛兩位先生傾囊告知,我等又焉能知悉那西洋各國猶如春秋戰(zhàn)國一般,諸侯林立。

  但若是其中出現(xiàn)一國強如嬴秦,一力掃蕩西洋各國,整合而一,又焉知彼不會移師萬里于東方?”

  賈蘭接連的提問令梁詠與秦鐘陷入了沉默,但他并沒有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兩人深思,而是直接提出自己看法:“而今我等所面對的,乃中土神州大地三千年以來未有之大變局!”

  “不僅是內(nèi)憂,還有外患,朝廷要想闖過這道難關(guān),必須搶時間!”

  賈蘭目光灼灼望著屋內(nèi)眾人。

  是的,必須搶時間,這是事關(guān)神州數(shù)百年命運的大計!

  ……

  “搶時間?”秦鐘喃喃道。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梁詠也是吃驚不已。

  實在是賈蘭所言太過出人意料,又或者說是太過超前了,無怪乎兩人詫異不已。

  賈蘭為何在這個時候?qū)⑹虑檎f出來,是因他需要爭取更多志同道合之人,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肯定是困難重重的。

  要挽救神州的頹勢,唯一要做的,只能是移風(fēng)易俗,以一個先進的階層去改造舊有的制度。

  “我以為朝廷不僅需要清田地,還需要厘稅負,修水利,開海貿(mào),引新種,練海軍,明法令,澄吏治……

  厘定稅負,才能損有余而補不足,使顛沛流離各歸其鄉(xiāng),使地方安穩(wěn),百姓樂業(yè)。

  興修水利,以工代賑渡過難關(guān),也定后世之基石。

  大開海貿(mào),使商業(yè)振興,生產(chǎn)擴大,增加百姓生計,同時可以引入西洋各式作物,以補中土之用,特別是我朝極度缺乏的金銀所屬。

  開海之后,當(dāng)編練海軍,使之安靖海路,他日遼東有事,也可跨海馳援。

  ……

  然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法度既修,則需使民得聞之,無令奸佞之人所乘,以致良法敗壞。既聞法度,則須砥礪施行,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是以當(dāng)廣派御史巡視天下,以澄清吏治,使賢者上,不賢者去之。

  凡此,中土必將滌蕩一新,民物熙洽,熏為太和!”

  梁詠與秦鐘眼睛越來越亮,頻頻點頭,而后又各自陷入了沉思,賈蘭提出的東西太廣泛,需要細細思量。

  “公子……”

  晴雯重新燒開了水,試了試溫度,給賈蘭端來一杯:“夜深了,就不再喝茶了。”

  此時,她那雙極為好看的眼眸之中全是似水般的柔情。

  越是接觸,晴雯便越是覺得,如賈蘭這般之人,方是世間真丈夫。每每聽著他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晴雯都不自覺地沉浸其中,聽得如癡如醉。

  跟著賈蘭走了這一趟,她自覺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世界,美的、丑的,善的、惡的,凡此種種,晴雯覺得自己的眼界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賈蘭喝著水,晴雯卻在遐思著。

  這時候的她還不知道,她已經(jīng)成為了一段重要歷史的見證者。

  影響了世界整整數(shù)百年的《驛中八策》,在僅僅只有三個聽眾的場合之下誕生了

  “三弟……”想來想去,仿佛想通了什么,梁詠肅然望著賈蘭:“你想做的,可不僅僅是上面方才說的那些吧?”

  賈蘭笑了笑,看向梁詠的眼里帶著幾分贊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