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償所愿
“小婿也知道這事不容易,只是若非無其他謀生手段斷然不敢拿此煩勞岳父。”
寧辰沒被安泰青的大眼唬住。
這事對一般人來說自是千難萬難,對安泰青來說并不算什么。
安家雖不是什么權貴,但醫(yī)道傳家,活人無數。
在鳳鳴城扎根一百多年,各種關系盤根錯節(jié)。
城主三易,安家卻能屹立不倒,這足以說明其家族的底蘊和實力。
如果安泰青肯幫忙,自然最好,日后自己自然會有回報。
如果安泰青拒絕,自己還有其他路子,只是會麻煩些而已。
安泰青并不想幫忙,甚至還挺高興。
寫話本不是什么正經事,向來招蜂引蝶,他早就看不慣了。
寧辰的話本寫不下去,能踏實待在家里哄著穎兒開心也好,自己權當多養(yǎng)個贅婿。
只是有一點,如果直接拒絕,到時候這小子再攛掇著穎兒求上門來,麻煩的還是自己。
頗為頭疼的安泰青看著寧辰那張清秀的臉,是越看越來氣。
賊他娘,這小子真不是什么好東西。
忽然,安泰青福至心靈,有了一個主意。
最近大哥有擴大醫(yī)館的想法,何不趁此機會,把這小子放在眼皮底下。
醫(yī)師的身份無論是地位還是收入都遠比寫話本要高,這小子同意最好。
如果不識抬舉的拒絕,以后再有事求自己也有借口推脫,穎兒那也有了交代。
“以后不要再寫那些不入流的話本了,從明天起,你去安氏醫(yī)館?!?p> “我找醫(yī)師教你,你自己也多用點心,爭取早日出師?!?p> 安泰青用命令的語氣說道。
寧辰一愣,他沒想到安泰青竟有此提議,安氏醫(yī)館從不招外人,安泰青為何為自己破例?
穎兒的面子,還是另有原因?
“岳父大人,據小婿所知,醫(yī)館從不招外人,小婿去豈不是壞了規(guī)矩?”
“近來醫(yī)館要招不少人,你雖然不夠資格,但看在穎兒的面子上,勉勉強強吧。”
安泰青淡淡的道。
寧辰心里一動,安家的舉動在旁人看來只是尋常,可在他這個知曉大勢的人眼里,就有了特殊韻味。
修仙家族和凡俗家族在靈氣復蘇的前一百年里一直爭斗不休,為了爭取最后的勝利,二者瘋狂吸納人才。
以安家目前的實力,自是沒有爭奪仙緣的可能。
但如果慢慢的匯聚一些人才,自家再出一位天賦卓絕的人物,日后未必沒有成為棋手的可能。
“怎么,你不愿意?”
安泰青見寧辰遲遲不吭聲,怒聲道。
“能去醫(yī)館學醫(yī)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能否等下一個話本完成后,小婿再去醫(yī)館?”
回過神的寧辰尷尬地笑笑,接下來要全力找仙道傳承,哪有精力去學什么醫(yī)術。
“鼠目寸光,不識好歹,你以為誰都能去醫(yī)館學醫(yī)呢?”
安泰青冷哼一聲,拂袖而起。
“岳父大人,看縣志一事?”
寧辰厚著臉皮再次問道。
走到門口的安泰青,見女兒正一臉關心的盯著書房這邊,他轉過身瞪了寧辰一眼,“改天我問問縣丞大人”。
寧辰知道岳父這是答應了。
“多謝岳父大人?!?p> 舍去臉皮,能省下不少時間,寧辰感覺這波不虧。
“這就走啊,我還想和穎兒多待會呢。”
柳如蕓說道。
“爹,您好不容易來一趟,吃了晚飯再走吧。”
安穎也出聲挽留道。
“不吃了,縣衙還有事?!?p> ……
滿月酒后,寧辰每天寫寫話本,照看照看孩子,再練練拳,日子過的好不愜意。
至于求岳父之事他并不擔心,安泰青既然應下了,以對方的性子,勢必會幫他辦成,安心等著就是。
果然,僅僅過了三天,安泰青便把他叫到了縣衙。
在岳父的帶領下,兩人暢行無阻的來到一座二層建筑前。
柳陽國歷來有修志的風潮,各省、府、縣每60年修撰一次。
此地名為書鳴閣,正是存放鳳鳴縣志的地方。
安泰青早就打好了招呼,兩人剛到,一位身穿公服,長相儒雅的中年人便迎了出來。
“安兄,這位便是你那位乘龍快婿吧,今日一見,果然不凡?!?p> “王兄謬贊了,這是小婿寧辰,小寧,這位是咱們鳳鳴縣的王史曹?!?p> 史曹是不入品的官員,負者修撰、編錄縣志等文字工作。
“見過史曹大人,小子寧辰?!?p> 寧辰上前鄭重的躬身一禮。
“小寧公子不必如此拘禮,我和你岳父相交已久,再者說你的話本我可看過不少,對你這才子可是好奇的緊?!?p> 王史曹一臉隨和,沒有絲毫架子。
“拙作難登大雅之堂,倒是讓史曹大人見笑了,您是長輩,晚輩在您面前可稱不上公子?!?p> 寧辰不敢放肆,恭謹的回道。
“小寧太過謙虛了,聽安兄說你有意從縣志中尋找靈感,想寫一本有關咱們鳳鳴風俗人情的話本?”
“是,這幾年雖不長進,但話本也寫了不少,咱們鳳鳴山好水好人更好,我覺著我有義務也有責任好好寫寫關于咱們鳳鳴城的故事?!?p> “好想法,我會和當值的人打聲招呼,以后你盡管來就是?!?p> 王史曹贊道。
“謝史曹大人,真是給您添麻煩了?!?p> 寧辰連忙道謝。
“你岳父都開口了,我還能不給安排妥當,安兄、小寧,里面請?!?p> 安泰青和王史曹寒暄一陣就走了,走之前警告寧辰切莫多事,寧辰自是應下。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走過一排排書架,來到放著縣志的那一排,寧辰暗暗感嘆道。
平常人極難見到的縣志,岳父輕輕松松就幫忙搞定了,有了王史曹發(fā)話,最起碼短時間內自己可以隨時前來。
不過縣志是看到了,能不能盡快從中找到當年鳳鳴城筑基家族的下落,進而找到修仙傳承還是未知之事。
寧辰不敢怠慢,翻開第一冊縣志,專心閱覽起來。
鳳鳴縣志,首卷,柳陽洪業(yè)六十年,朱敏、林秉德承命纂修。
鳳鳴,古皇柳之屬邑也,國立,鳳鳴馮氏承命而建鳳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