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離開衛(wèi)國
小皇子一本正經(jīng)的看著繪春,清澈的眼眸里承載著復(fù)雜的情緒。
“你這孩子年紀如此小,怎么會有這么重的心思?!?p> 繪春伸出手摸了摸小皇子的臉蛋,臉上帶著久違的笑意。
“繪春姐姐,你會不會離開我?”
小皇子看著繪春,眼睛里充滿了期待和不安。
繪春啞然,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向眼前這個小孩子解釋。這些日子他們朝夕相處,小皇子早就對她產(chǎn)生了依賴。
可是她知道,十七此次來便是為了接她離開。
看到繪春不說話,小皇子已經(jīng)猜出了幾分,最后自顧自的點了點頭。
“姐姐,你還是離開這里吧,去一個安全的地方?!?p> 繪春伸出手輕輕的抱了抱眼前的小孩子,最后對他重重的點了點頭。
繪春離開衛(wèi)國那天,聶景云親自相送。
他穿著尋常百姓的衣服,像是京城中的富家貴公子。就連小皇子也被脫下平日里明黃色的衣袍,穿得十分喜慶。
“若是想回來了便回來看看?!?p> 聶景云看著繪春,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十七在一旁對著聶景云行了個禮,小皇子背過臉去不愿意看她。
就算他知道,繼續(xù)留在宮中只會害了繪春,但是等她真正要離開的那一刻,淚珠還是順著自己的眼睛不停的流下來。
繪春招了招手,坐上了十七的馬車。
馬車越走越遠,小皇子好似才忽然反應(yīng)過來,追在后面不停的大哭。
穆云染一早便收到了十七的書信,知道繪春這兩日便要跟他一起回到周國,一早便替繪春整理出一間屋子,高高興興的等著她回來。
繪春有些落寞,不敢回頭去看身后的村莊和田野。
就算是早已沒了留戀,但是真正要離開是還是會充滿不舍。
十七看出繪春的心思,貼心的伸出手握住她的手。
他的手心很硬,細長的手指可以將自己的整個手包裹起來,然后一臉認真的看著繪春。
“日后不管到了哪里,我都會好好照顧你,不會再讓你受到傷害?!?p> 繪春看著十七,輕輕的向他點了點頭。
周君嵂下了朝便準備去探望穆云染,烏桓忽然走了進來,遞上邊關(guān)剛剛送來的折子。
“皇上,蜀國邊關(guān)有大軍移動的痕跡,看不出來有什么意圖?!?p> 周君嵂有些疑惑,蜀國剛剛才和楚國經(jīng)歷一場鏖戰(zhàn),如今正應(yīng)該是休養(yǎng)生息的時候,怎么又會整頓軍隊。
他將手中的奏折仔細看過,發(fā)現(xiàn)其中有幾處可疑之處。
蜀國邊關(guān)的軍隊撤回關(guān)內(nèi),如今邊關(guān)守備看似堅硬,實則松懈不堪,若是此時進攻,定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周君嵂沉思片刻,對著烏桓搖了搖頭。
“告訴大軍小心留意蜀國的行動,絕不可隨意出擊。”
烏桓遲疑了一刻,抬起頭看著皇上。
“皇上,末將也認為此時是進攻的絕佳時機,若是我們攻下蜀國城池,便能超越楚國成為第一大強國。”
烏桓對周君嵂進言,語氣不自覺的有些激動。
周君嵂卻覺得事情遠非如此簡單。
蜀國剛剛打敗楚國,國內(nèi)不乏精兵強將,豈會連如此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恐怕這只是蜀國的障眼法罷了。
除此之外,周君嵂當年援助楚胤恒解決蜀國之困時曾經(jīng)與蜀國君主有過幾面之緣,他性格仁善,是難得的好君主。
聽到周君嵂如此說,烏桓也沒有繼續(xù)爭辯,只好點了點頭退下去。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蜀國國內(nèi)此時正在謀劃一場政變。
楚胤恒在宮中一住便是幾個月,沈青硯幾乎已經(jīng)可以確定,此人就是楚國的三皇子。
“重軒,如今恐怕只有求助云染姐姐,才能查出驍騎將軍的真實身份。”
沈青硯對重軒說著話,將自己親手寫好的信交到他的手中。
“你親自將此信送到周國,交到云染姐姐的手中,請她務(wù)必來蜀國一見。”
重軒點了點頭,趁著夜色便騎馬除了皇宮。
重軒剛剛離開,中書令的府上便得到了消息。
“中書令,皇上身邊的親隨重軒騎馬出宮,奔著周國的方向去了?!?p> 負責(zé)探查的人將消息告訴中書令,大家都趕緊出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重軒乃是沈青硯的貼身護衛(wèi),若不是有特殊情況,他絕不會派重軒親出。
“重軒此行怕是去搬救兵了吧?!?p> 身旁的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中書令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如今準備的怎么樣了?”
中書令沉思良久,抬起頭詢問一旁的將軍。
將軍趕緊走上前對著中書令行了個禮,告訴他部隊已經(jīng)集結(jié)完畢,就等著中書令一聲令下。
“好!”
中書令正要繼續(xù)說下去,竟然看到阮泠兒正站在門口。
她的眼神里充滿了懷疑,不管這些人的目光便徑直走到中書令的面前。
“父親,你們究竟在做什么?”
她早就察覺到父親這些日子有些不對頭,家中也常常有達官顯貴前來商議大事。若不是她今日恰巧路過父親書房,恐怕永遠都不知道,他們商議的是要帶兵圍攻皇城。
“真是越來越不懂事了,不知道為父在商議軍國大事嗎?”
中書令惱羞成怒,命令一旁的人將阮泠兒帶下去看管。
不管阮泠兒如何掙扎,還是被這些人拖出了房門。
“中書令,如今事態(tài)緊急,我們還是出其不意方能占得先機?!?p> 中書令思考片刻,還是決定先查探重軒的行蹤,再定好時機攻打皇城。
“如今京城中的兵權(quán)大多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只要中書令開口,皇上的寶座便是您的!”
這些人越說越激動,不由得有些得意忘形。
中書令立刻開口斥責(zé),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完成先皇的囑托,絕不是存有私心。
“當今天子性情軟弱,若是老夫不行此下策,恐怕蜀國的江山早晚要被周遭各國吞噬干凈,到時候我們都是千古罪人?!?p> 其他人聽后更是紛紛點頭,稱贊中書令高風(fēng)亮節(jié)。
就算是想要謀權(quán)篡位,也得要一個合理的由頭,不然就會背上千古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