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竹馬4·西貘滅族姜行醫(yī)
“什么?”
此話一出,四周先是安靜,隨后爆發(fā)一陣竊竊私語。
“瘋了吧。”
“哪有那么多時間學這些,活長活短都是命,不如早早生個孩子?!?p> “學成之前不還是啥也不會,還少了很多干活的時間?!?p> “是啊是啊,部落里可不會養(yǎng)閑人。”
此前不是沒有人想過去學醫(yī)術,但眾所周知,學醫(yī)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醫(yī)者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飯,不去種植采集狩獵而去研究那些草都有什么用,誰更重要根本不用比較。
岐伯雖是醫(yī)者,但他已經是醫(yī)者了。
可蘆葦呢,她還不是,這就意味著她需要花很多時間在不能填飽肚子的事情上。更何況她已經十三歲了,在部落中的人看來,世事難料,早早留下自己的血脈才是正道。
蘆葦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主動提出學醫(yī),她是個文科生,對醫(yī)學的了解最多就是普通感冒該吃什么藥,何談治病救人。
但蘆葦還是想試一試,她不想只能等著他人的救助,她不想再眼睜睜地看著生命在她的面前流逝而她卻無能為力。
她想救人。
到底還是少年心性,盡自己的努力,但行好事,不問前程。
或許出于是對醫(yī)學的熱愛,或許由于是女孩眼睛里透露出來的堅定,岐伯雖然驚訝,但最終點了點頭。
“好,我會把我知道的都教給你?!贬従彽卣f道,指著西南方?!拔易〉牡胤诫x這里不遠,就在那邊。平時也不太打獵,你隨時過來,我應該都會在?!?p> “嗯。”蘆葦應著,沒有多做解釋。
解釋沒有用。與其磨破嘴皮地講道理,不如踏踏實實地多干一點,用行動來堵住其他人的嘴。
此后,蘆葦比之前更賣力了,天微微亮就起來去采集,早早采完三個口袋就去岐伯的住處學習醫(yī)術。
山荷葉,其根味辛,有毒。又能辟邪解毒,主治高燒、蛇毒,下死胎。
雷丸草,其苗味甘,無毒。止蛇毒。
蛤蟆衣,嫩苗可食,主治難產、眼疾、腹瀉。
一開始部落中的人還頗有不滿,逐漸地,他們發(fā)現一些小病小災的,蘆葦都能治好,而且食物也并沒有因此而少很多,閑話慢慢地少了很多。
生活似乎就要像草原上蜿蜒的小河最終注入海洋那樣繼續(xù)下去。
這日,雨后初霽,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是個好天氣。
棲去世一年了,蘆葦去他的墳墓旁說了會兒話,像往常一樣往岐伯處走去,自然是沒有看到部落方向的林子里一群飛鳥四散而起。
待到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之時,蘆葦咬著果子回到部落里,卻沒有看見應有的熱鬧景象。蘆葦覺得奇怪,準備找人問問。
可哪里還有人,只有暗紅的土色在訴說著今天這里發(fā)生的事情。
蘆葦無意間低頭,看見了還算新鮮的血痕,本以為是獵物的血,但她轉眼就看到了旁邊灰色的毛。
不對,不是獵物。
蘆葦驚出一身冷汗,手里的果子滾落在地,她轉身就跑。
血是人的,毛是狗的,部落里的人要么被殺要么被俘虜。
打獵一般都是結隊,很少會把獵物拖在地上,如果血痕是獵物的,那這個獵物的體積一定很大,但這個血痕卻明顯細一點,能看出這是人的血痕。在這個時代,這種地方,灰毛的動物肯定不會是貍貓。如果是灰狼,這個季節(jié)的狼群也不會很龐大,部落里這么多人沒道理都會被吃掉。更何況狼怕火,不會主動接近人類。那么就只有一種可能——殺人的是人,灰狼——更合適的稱呼或許是狗,是殺人的工具。
蘆葦要趁那群人沒有回來盡快離開這兒,不論他們的動機是什么,想必他們是不會邀她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
她拼命地跑著,喉嚨里的鐵銹味兒越來越濃。
去哪?這是她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或許,只有岐伯處了。
“如果你沒地方去的話,你就先住這兒吧?!贬犕晏J葦的解釋,沉默了半晌,說道。
“嗯。”蘆葦苦笑著說,“這兩年的春天可真不太平,他們去年就過來了,今年才動手,也是沉得住氣。”
是的,咬死棲的不是狼,而是狗。
那天下午,棲說要去林中采些花給蘆葦,同伴們一邊打趣著他,一邊不放心地陪他一起進了林子,順手打了一只兔子。
就是這一進林子,一行五人遇上了牽著狗的西貘人。那些西貘人身著虎皮,生得魁梧高大,卻和他們要一只兔子。他們不給,就仗著人多明搶。棲雖說為人老實,但也不愿受那樣的欺負,就上前想要理論??烧Z言不通如何理論?他們饒有趣味的看著棲的嘴巴一張一合,看累了,就放出了狗。
其他幾人被他們摁著,看著棲被狼狗撕咬。那狗兇猛,部落里又沒有狗,他們便將狗認成了狼,那些西貘族的人被他們稱為“養(yǎng)狼的人”。
西貘族是從北邊過來的,世代以打獵為生,以虎為圖騰,訓狼為狗?;蛟S是久居一片土地,北邊的動物數量少了很多,這幾年生活愈發(fā)艱難,他們這才不得不南下,找到這么一片水草豐茂的地方繼續(xù)生活。
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們竟開始搶奪土地,不服從的人會被他們殺掉,當作口糧。服從的人被迫接受他們的文化,披上虎皮,成為西貘人。
那天不是蘆葦跑得及時,而是他們沒有追的心思。橫豎土地已經到手,食物充足,何必為了一兩個人費那么大勁兒。
蘆葦別無他法,仍舊過著采集和學習的日子。好在周邊其他氏族平安無事,岐伯時不時帶著蘆葦外出行醫(yī),有時岐伯不在,他們便請?zhí)J葦去救人。
行醫(yī)后,他們有時會留他們吃飯,有時會塞給他們一些肉做謝禮。岐伯年紀大了,很少打獵,這些肉幾乎就是他們所有的肉食來源。
在這個只是活下去就快花掉全部力氣的時代,堅持行醫(yī)救人雖然辛苦,但岐伯和蘆葦樂在其中。
姜的部落圖騰是蛇,藥袋是之前做的,上面畫著蛇。時間久了,人人都知那位治病救人的年輕女子的袋子上有一條蛇,她給他們的香包上也畫著蛇。因此人們都說蛇是能庇佑他們的仙。
這些流言也傳到了西貘族那里,他們也知道了西南方有兩位醫(yī)者,治病救人,懸壺濟世。
一次,一個西貘人慌慌張張地來找岐伯,說族中有一個小孩被蛇咬了。
恰好岐伯不在,蘆葦便跟著去了,路上西貘人磕磕巴巴地告訴她蛇的樣子。待他們到了族中,蘆葦看到當年的山洞前躺著一個小孩,恍如當年。
只不過她現在是救人的人。
蛇沒有毒,小孩沒事,像當年的岐伯一樣,蘆葦掏出了幾株草藥,以治蟲害。
不恨他們嗎?恨又能怎么樣,逝者已矣,生者好好活著吧。
說完之后蘆葦就看著他們出神,直到被一雙怯生生的手拽了拽衣袖:“姐姐,你好厲害,我能不能和你學怎么救人?”
明亮的眼睛澄澈而真摯,兩個身影再次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