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穿到宋代遇學(xué)霸

第三章 初到綾錦院

穿到宋代遇學(xué)霸 仍夢著星星 2097 2023-12-04 13:06:56

  女兒離開的時候,呂母將包袱檢查一遍,暗暗捏了捏縫在袖帶內(nèi)的銀子。

  她前幾天把銀子絞了,仔細(xì)縫到衣服里面。

  女兒有時候粗心大意,讓人不能放心!

  若是丟了包裹之類的,有個抓急的銀錢,也不至于受大委屈。

  這時見沒什么問題,又拉過女兒再三叮囑,取出一貫錢,塞在女兒荷包之中做零花。

  見母親如此,孫雨也傷感不已。

  坐在牛車上,她看著母親的身影越來越遠(yuǎn),越來越小,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做事,將來給母親支撐,避免像現(xiàn)在依附叔叔,寄人籬下的命運。

  ***

  舅舅趕車很穩(wěn)重,抹過尉氏縣城,走去京城的官道。

  緊趕慢趕,過了午后,已經(jīng)到了東京城。

  果然首都與別處不同,來往行人不絕,車馬絡(luò)繹。

  過了戴門,再向北走,只見街上屋舍鱗次,有不少二至三層的酒樓、店肆、茶坊。

  高姨媽家是樓屋,有一個小小院落。

  家中只有她婆婆和兩個女孩兒在。

  孫雨作別舅舅,回來上樓,一邊慢慢和老婆婆說些閑話,一邊打量廳上正面掛一幅花鳥圖及對排著一副春臺。

  到了晚間,進(jìn)來一名婦女,三十來歲,清瘦精干,眉目端正。

  正是高姨媽。

  孫雨忙起身行禮。

  高姨媽扶起笑著說:“上次你娘稍信來,我就估算著這兩天該到了。多會來的?你娘還好嗎?”

  不等孫雨兒回答,又一迭聲道:“餓了沒?我買了些蒸酥點心,先墊著點。等你姨爹回來,咱們做裹餡肉角吃?!?p>  說話間提到綾錦院之事,高姨媽道:“你先跟著我學(xué)習(xí)勘驗綾、錦的大小顏色品質(zhì),再學(xué)記“上歷”。”

  上歷”就是向官府申報和奏對的登記本。”

  說完介紹了一下院里情況。

  在綾錦院,高家管理著兩架斜式花樓織機(jī),三架水平花機(jī)子,另外有些布臥機(jī)和羅機(jī)子。

  織匠以挽工最重要,他們需要高踞花樓,奮力挽花。力氣必須大,所以都是男性。

  其次多的是織工,需與挽工應(yīng)和著,腳踏竹竿,將梭子迅疾拋過經(jīng)線,屬于女工的活。

  另外還有調(diào)絲,牽經(jīng)、打片、撈扣等等工匠。

  第二日,孫雨跟著高姨媽,一路走去綾錦院。

  進(jìn)了大門,見里面場房鱗次櫛比,各有場號。

  路上不時聽到織機(jī)發(fā)出“咔嗒、咔嗒”的聲音。

  到了“地字十二”號時進(jìn)去。

  房間內(nèi)點著燭火,高大的提花織機(jī)上,花綜撞擊,一名挽工坐在兩米高的機(jī)架上奮力挽花。

  織工在下,腳踏竹竿,將梭子迅疾拋過經(jīng)線。

  高姨媽與里面的織工打過招呼,安排工人交換了班次。

  便帶著孫雨到一架織機(jī)前坐下,看一名年輕女工用梭子引緯線。

  過一會兒笑道:“落腳時機(jī)不對。等緯線伸直,框響后再落腳,織出來才光?!?p>  那女工聽了,連忙調(diào)整,果然織出的錦邊猶如刀切一般。

  孫魚暗暗記在心里。

  又聽高姨媽和另外一位織法熟練的大嬸聊天:“老劉你知道嘛,馬院使看著瘦了好多,臉也黑黢黢的。前兩天我去倉庫,聽管庫的節(jié)級說,院使家里天天兩個大夫用藥??梢姴荒芤粫r復(fù)原了。”

  這劉大嬸圓圓臉,身材頗壯,愁道:“我聽說,院里要來個新院使,不知什么來頭。”

  又熱情問:“這是哪里來的小娘子?可是來咱們戶頭的新學(xué)徒?

  “這是我外甥女,從小讀書的。過來幫我記幾天帳,長長見識?!?p>  劉大嬸登時更加熱情,問道:“甥女在哪里住?可要申請個寢所?早晚方便上工,也不要花錢?!?p>  高姨媽道:“她小人兒剛來。先住家里?!?p>  劉大嬸嘆道:“住家里也好,我看近來管寢所上夜的婆子常偷懶。再有上次我夜里值班,看到有幾個人聚在一處斗牌打雙陸賭錢。也沒個懼怕,也沒個人管?!?p>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抱怨起護(hù)院和婆子來。罵這些人上工不出力,弄得人心都壞了。

  晚間回去家里,孫雨便提出想住宿舍。

  高姨媽還想挽留,她婆婆卻淡淡的說道:“前兒四川來信,說喪事料理完畢,如今爺倆也快回來了。還得先叫木匠來打個隔斷,免得大郎回家,處處不方便。”

  大郎是高姨媽長子,因老家四川族里有些瑣事,年初就和高家公公回去了。

  孫雨有些尷尬,更加想要住到綾錦院去。

  畢竟自己一個大姑娘,長期住在人家家里多有不便。若是親的也罷了,不過是母親的族人。

  俗話說遠(yuǎn)香近臭,住在一起時間長了,反而關(guān)系差了。

  還不如大家明明白白,擺明車馬。

  平日勤快機(jī)靈些,常來走動,這樣才好相處!

  “姨媽是我的長輩,本來該聽姨媽的,不過既然院里有免費寢所,也犯不著為了我再請人動工。我來時家里也吩咐了,叫我不可添亂。我在院里,每日都能見到姨媽,有什么不放心呢?!?p>  果然這樣的態(tài)度婆婆很是滿意,對孫雨感覺大好,笑道:“好孩子,好孩子?!?p>  高姨媽見說到這份上,也就不再堅持。

  第二天,托了人問有沒有空位。

  那織工劉大嬸道:“不用忙,我?;丶易?,床鋪一向空著,你先搬過去住,過后我自己慢慢申請?!?p>  劉大嬸跟著高家做事多年了,高姨媽也就不客氣,就此幫著搬了行李過來。

  又擔(dān)心在外不方便,要留下幾百錢零花,被孫雨堅決推辭了。

  自此后白天孫雨跟著姨媽學(xué)習(xí)分辨織品,熟悉院中各處,晚上自回寢所休息。

  至于吃飯,院子里有伙房供應(yīng),每月交錢,一日兩餐,并不算貴。

  寢所是個八人間,有兩人常年不在。據(jù)說是本地人,都回自家住。

  兩個中年婦女,只在值夜班時睡一下,平時都回家去。

  還有三個織匠女學(xué)徒,一個是四川妹子,瘦瘦小小,在天字號場房,伶牙俐齒的很愛說笑。

  另外兩個都是京東東路來的,學(xué)的是織絹。

  四個人年齡相差不大,很快混熟了。

  下了工,四人便一起吃飯,一起去外面逛街。

  孫雨初來,看什么都新鮮。心里暗暗籌劃做點生意賺錢的事。

  在孫雨逐漸熟悉新環(huán)境,與大家其樂融融時,綾錦院卻暗流涌動,悄悄發(fā)生著變化。

  ————

  場房號出自《千字文》的“天地玄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