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刀槍斧戟吾不取
(要上三江潛力榜。劇情也到了新的篇章,還請繼續(xù)支持!)
天下亂象已定,各方政權若雨后春筍,層出不窮。
劉協(xié)死時不過十四歲,自然是無有子女,而先帝劉辯死于董卓暗害,同樣無后。
如此,就失了正統(tǒng)。
二帝諸王之間,互罵逆賊,彼此不能信服。
但這風波尚在克制之中,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挑起戰(zhàn)爭,所以雖政權混亂若百花齊放,卻是處于暴風雨前的安寧時期。
起碼對于長安的林立而言。
手下既得賈詡、鐘繇,一直叫林立頭疼的文官系終于豐滿起來。而才女蔡琰的加入,更成了林立軍中最美麗的風景。有這幾人為助力,長安事宜雖多,但漸漸上了正軌。難民的安置,城市的重建,包括田地的重新劃分等等等等,眾人無不是很快商議出對策,在交由林立過目后,以不容拒絕的態(tài)度實施下去。
匈奴劫掠之時,并不是挨家挨戶的掃蕩。小戶人家的窮苦百姓能有什么油水?
而受災嚴重十不存一的貴族的消失此刻倒成了林立隨心實施政策的助力。
與在上庸宛城類似,田地房屋等統(tǒng)一收繳后,以人頭分配下去。若在平時,大戶們自然是不肯同意,但現(xiàn)在,死人說不出言語,僥幸存活的又怎敢違背兵權在手的林州牧。
很順利,一切都很順利。
匈奴兵掠奪的貴族財物在身死之后,成了林立的戰(zhàn)利品。而叫賈詡運出加以變賣后,又成了重建長安的最大助力。
林立現(xiàn)在的住所乃是城中一富戶自愿讓出的大宅,皇宮他是不敢堂而皇之去住的,而這大宅位置極好,正在城中心,林立假意推辭后,便收了下來。
一干重臣若法正劉瑞等尚未成家的,便同樣住在宅內(nèi),而蔡琰也被單獨分了個小院子留在府中。
眾人皆是才學出眾的人杰,又為同僚,一來二去之下,漸漸熟絡。平日商議政事也較為方便,偌大林府,漸漸熱鬧起來。
這日,林立讀罷甘寧李嚴二人送來的兩郡情報,提筆回復,示意其一切放手去做。若有不長眼的宵小為禍,也允了他們自行出擊的權利。
這樣的放權無疑是有風險的。甘寧還好說些,或許天生相性較近,又曾幾番并肩,與林立頗為親近,忠誠也得到了保障。
而李嚴卻不同,當日林立尚在宛城之時,便發(fā)覺可能是自己魅力比較低的原因,李嚴對他一直未曾全心全意。與當日離開宛城的無人窘境不同,現(xiàn)在林立帳下,有一郡太守之才的并不在少數(shù),但林立還是堅決的將宛城交給他打理。私下里回答謀主們的疑惑時,坦言道:
“興霸、正方,皆從我于勢微之時。興霸勇武,數(shù)次以一己之力解我困境,忠善驍勇,使我信賴。而正方大才,遠不止太守之職,雖言語不多,但親政愛民,得百姓愛戴。宛城有今日興盛之景,正方功不可沒。此二人若不負我,我必不負之?!?p> 這一席話乃是林立肺腑之言,能從上庸一郡發(fā)展到今日地步,屬下眾人的功勞,他一一牢記在心。
政務有這幾人處理,林立自然是放了一百個心,但在軍務上面,卻有些苦惱。
在長安安穩(wěn)后,他想起了當日救了自己一命的持斧漢子,便令人傳喚過來。
幾番交談,林立贊賞他沉著冷靜并不因功自矜的性子,便有意提拔。當日徐晃來投之時,林立并沒有聽清楚他的名姓,便再次詢問。人家可是自我介紹過的,林立沒好意思直接說出“我現(xiàn)在很欣賞你,你再自我介紹一遍”這樣的話,便委婉問其表字。
表字公明。
哦,公明,有些耳熟。姓徐的吧好像。
等等,有哪里不對勁。
楊奉帳下,使大斧,姓徐字公明。
這種情況下,林立怎會還不明了眼前之人身份。
畢竟賈詡等人都在帳下了,林立也算吃過見過,心中欣喜無限,表面仍作風平浪靜,淡淡的封其為帳下偏將軍,領祿20,位居甘寧李嚴二人之下,還在劉瑞之上。
徐晃坦然納之。
卻不想此事劉瑞還未有意見,卻惱了算時間還比徐晃投靠早的張繡。
這位還很年輕頗有些誰都不服勁兒的北地槍王,直接找到了林立便表達了不滿。
“那徐晃本不過楊奉帳下都尉,雖有些勇武救了主公性命。但我等臣子,如此本是應當,不應以此為功邀賞。況乎徐晃新投之身,資歷軍功皆不足以服眾?!?p> 林立斜眼看著他,對他有不滿便直接來說的性格倒是喜歡,但這大咧咧的樣子,怕不是忘了自己也是寸功未立的降臣?
“公明善戰(zhàn),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你不服,可前往尋他比試。勝之我便另封你為偏將,也好堵眾口悠悠。但若敗了,我不光要去你校尉之職,還要你于他帳下聽候差遣。如何?”
張繡乃是自負慣了,除了在甘寧手下吃了次虧,平常何人傷過他?,F(xiàn)在身上小傷早已好了十分,甘寧不在,他正愁無有敵手呢。當下張繡驕傲的一仰頭,問道:
“主公此言當真?”
“哈哈,你且去便是,若你勝了,我絕無二話,反而信你有真才實學!”
“如此,繡告退!”
張繡在林立處得了保障,轉(zhuǎn)身便離去尋徐晃比武。
徐晃卻與他不同,聞聽張繡不服自己,再得知這荒唐賭斗后,灑然一笑便拒絕了,稱愿將偏將之職拱手相讓。
張繡也是個要臉皮的,這種別人給的他反而沒了興趣,當下不依,拉著徐晃就要比武,一決高下。
如此作死行徑反復再三后,徐晃成全于他。
二人酣戰(zhàn)百余合后,結果我等都心知肚明,林立帳下,又有了一職空缺。
長安兵馬不足兩萬,但因身邊無論馬騰還是有些交情的曹操,都是新占了底盤需要消化,所以林立也沒有征兵的心思,何況以長安剛剛平靜的局勢,也不適合大舉征兵。如此,兩萬兵馬便交由徐晃與劉瑞分帶。
且說這張繡到了徐晃帳下,心中雖服徐晃武藝,口中卻猶呼喊那日不過狀態(tài)不佳,隔三差五便尋徐晃比試切磋。
徐晃身負兵馬訓練大事,如何愿意理他。但張繡還是不依,反而就此黏上,不管徐晃給他布置多么繁重的訓練任務,他都漂亮迅速的完成,然后繼續(xù)糾纏。
徐晃服氣了。
徐晃打了他。
......
張繡的風波在林立看來不過是場放松的鬧劇,待重建長安之事平穩(wěn),他便找上了賈詡,詢問戰(zhàn)馬的購置問題。
中原地區(qū),雖有戰(zhàn)馬,但質(zhì)與量皆不能令林立滿意。然而建立強大騎兵乃是林立心中執(zhí)念,何況長安鄰近馬騰勢力,別的地方?jīng)]有,西涼還會缺了戰(zhàn)馬嗎?
賈詡乃是武威人,林立帳下數(shù)他對北方勢力最為熟悉,而戰(zhàn)馬購置的事情,林立也準備交予他負責。
林立的打算,賈詡一猜便知。但他雖至林立帳下不久,卻已是摸清了各種情報,當下問道:
“主公欲組騎兵,乃是大事。但不知購得馬匹后,由何人為將?”
這種軍權大事好像也有些敏感,但賈詡乃是林立謀主,林立很自然的回道:
“男兒莫不以決勝疆場而傲?!?p> 這話有些沒頭沒腦,但賈詡對上林立灼灼望著遠處的熾熱目光,便知曉了他心中打算。卻是不知自家主公還有個英雄夢。當下也未多言語,自庫領錢而去。
馬匹無論何時都是極其昂貴的存在,而組建一支騎兵所需的耗費更是天價。以林立的打算,是在三年內(nèi)基本出現(xiàn)雛形,而這三年先從軍中挑選好手加以訓練,待戰(zhàn)馬配置的差不多了,學員們應該也能過了駕照。畢竟在馬鐙馬鞍的幫助下,騎馬不難,主要還是需要磨練馬背上的軍事技術。
這一點漢人先天弱于游牧民族。
林立在知曉自己特技飛將的那天,就開始憧憬自己某天能像鳩虎呂布那樣領著騎兵來去如飛,縱橫無敵,叫敵人聞風喪膽。只是武力上的不足和一系列的事情使他將此事擱置下來。當初上庸的兩千騎也一直交由別人統(tǒng)領來發(fā)揮最大戰(zhàn)力。
但現(xiàn)在,帳下人才的充實使他時間充裕起來,領地的擴大也使騎兵成為可以想象的存在。所以,是時候?qū)裤铰D(zhuǎn)為現(xiàn)實了。
那么,當務之急:
尋找名師習武學藝提高武力!
長安城外遭遇戰(zhàn)的險境林立銘記在心,更何況,為了飛將!
.......
主公要習武,如此大事頓時引起了手下眾人的興趣,這尚武年代,名將多若繁星,便是謀士之流年輕時也曾執(zhí)劍游俠。林立帳下的幾員大將是一個個忙不迭的跑來展示自己的絕學,張繡更是使出十二分功力,一桿虎頭金槍將百鳥朝鳳槍法使得宛若暴雨梨花,叫林立目眩神迷。
不過林立心知肚明,槍法一道便是不世天才,也須得有數(shù)十年的苦功,自己不合適。
其后便是徐晃,百斤大斧在他手中輕靈宛若羽翼,但一擊所至,有斷碑裂石之力。
在對比自己與徐晃的身形后,林立果斷放棄。
而令林立哭笑不得的是,便是遠在上庸的甘寧都在來信之時透露出對自己戟法的推崇,而對此林立只回了一句話,震得甘寧瞠目結舌。
“吾當學皇者之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