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過后,高珣正欣喜地看著他所帶來的食鹽賣出了一半時。
突然一個聲音把高珣給驚醒,他抬頭一看,只見一個年約四旬,頭上裹著黑色裹巾,滿臉笑容,身穿白色袍服的中年男子站在他的三步遠處。
在這男子的身后,還有兩位年紀與他差不多,也是白身打扮的人士。左邊一位面色紅潤,有點肥胖。右邊則是清瘦干臉,留著山羊胡須。
見高珣望了過來,三人立即拱手作揖,那為首之人道:“打擾了,小郎君。在下余杭齊順,齊凱英?!?p> “海鹽高珣高云軒,見過齊君?!?p> 高珣也是趕緊回禮道。
齊順又向高珣介紹了那有點肥胖的男子是烏程縣魯方,魯子元。清瘦干臉是由拳縣費元費伯年。
“不成想在這市集,能見到名滿吳郡的高云軒。我等未成拜訪,失禮之處還請高小郎家海涵?!?p> 齊順笑容滿面的看向高珣,好像是一個多年未成見面的好友一樣。
高珣仔細的打量一番齊順,魯方,費元三人。從其個個一身白衣的打扮來看,這三人都是商人。按照大漢朝的規(guī)矩,商人只能穿白衣。而且,這三人出現(xiàn)在市集上,那就更加肯定了他們的身份。
同時,看著齊順笑容滿面,猶如好友重逢的模樣。高珣心中頓時警覺了起來。他與這三人都是第一次見面,談不上什么熟絡。這三人如此作為,定有所求。畢竟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于是高珣也是笑容滿面的道:“百姓太抬愛小子,才有點微博之名。這讓齊君,魯君,費君見笑了。其實小子也不過是一山野粗人而已?!?p> “高小郎君怎能如此自貶。君如此年紀,卻已名譽吳郡,真是羨煞旁人也。如今,又能經(jīng)營起這食鹽生意,當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p> 魯方裝作不滿的看了一眼高珣,眼里帶著羨慕的神色,往高珣身后的攤位上看了一眼,又滿臉笑容的看著高珣。
“這賣鹽還是家里支持,小子才這機會?!?p> 高珣見了魯方的神色,頓時心中更有底。依就帶著微笑的道。
“哦,那高小郎君定可做主家族一些事了?”
費元雙眼一亮,看著高珣問道。
“外事我都可做主?!备攉扅c了點頭道。高珣雖然能全權做主,但他也知道,不能把所有的底細一次就亮光。
齊順看了眼四周,于是道:“小郎君,不知可否近一步說話?”
“哦,看我,小子也是今日才來這店鋪,很是簡陋,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諸君多多見諒?!?p> “無事,只要有個清凈說話地就行?!濒敺胶敛辉谝獾牡?。
“那好,請三位跟我來?!?p> 高珣帶著齊順,魯方,費元三人來到后院的小院里。
待齊順三人落座后,都是齊齊的與高珣鬧起家常來。他們就是想通過高珣,了解一下高珣背后家族的勢力。然后才好下定決心買鹽。對于他們來說,高珣如此年紀,還不是他們手到擒來?
而高珣此時早就已經(jīng)知道齊順他們?nèi)说膩硪狻R娝麄兿胍姿牡准?。他也不識破。只是把話說的滴水不漏。反而齊順三人被高珣套去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這三人是來海鹽縣買鹽的。后在高珣的食鹽,在市集上引起轟動后,立即親自前來查看究竟。
齊順三人,見高珣年紀雖小,卻人情世故比他們還要老練,個個心中震撼不已。加上他們套高珣的話不成,反而被高珣套出了許多的信息。三人也不在敢小看高珣。于是,由齊順直接了斷的向高珣道:“不瞞高小郎君,我三人是看上了你手上的食鹽。不知道你手中這種品質(zhì)的食鹽,你還有多少?”
高珣手中的食鹽,要比他們以前買的食鹽要好上許多,而且價格也要便宜。如果他們把這樣的食鹽帶回去,賣給那些士族,豪強,定會讓他們狠狠的大賺一筆。
“那就要看三位想要多少了?”
高珣雙眼亮光一閃,壓住自己心中的激動,很是平靜的道。
“一千斛!”
齊順有點緊張的看著高珣。從高珣身穿粗布麻衣上來看,想來高珣是個平民百姓。那一千斛食鹽對一個平民百姓家來說,量有點大。也不知道高珣家族中還有沒有剩余。
高珣驚愕的差點咬到舌頭,心中狂喜不以,沒有想到今日剛剛開張,就有如此大的食鹽量要賣出。
高珣穩(wěn)了穩(wěn)心神,又看向魯方與費元。道:“魯君與費君也是同樣一千斛?”
“如果高小郎君方便,魯某確實是要一千斛?!?p> “費某也不例外。”費元又加了一句道:“當然,如果高小郎君價格公道,費某這一千斛,還只是初量。”
齊順與魯方齊齊點頭。
“三千斛的食鹽,珣能拿的出來。至于價格,看在我等都是初次打交道的份上,就權當珣交三位一個朋友。一千一百錢一斛?!备攉懩樕虾苁钦嬲\的道。
齊順三人聽到高珣能拿出三千斛食鹽。齊齊都是臉上一喜。最后又是齊順道:“高小郎君,齊某與子元兄,伯年兄也是很想與交上朋友。但是,君給我等價格實在是談不上啊。這樣,齊某也不占君的便宜。八百錢一斛?!?p> “呵呵?!备攉戭D時站起身來,俯視了齊順三人一眼,道:“齊君,珣雖然很想與你們交上朋友。但是,齊君你太沒有誠意了。珣很是失望。珣還有事,就不留三位了?!?p> “等等,高小郎君?!?p> 見高珣真有趕人的架勢,魯方也立即站了起來,拽住高珣的衣袖道:“高小郎君還請勿動怒。剛才凱英兄只是與君開個玩笑而已。這樣吧,高小郎君,為了表達我等的誠意,九百一斛如何?”
“魯君,你還是誠意不足啊。珣手中的鹽,比河東鹽還要好上許多。而君卻只給九百一斛,珣根本就感覺不到三位的誠意。”高珣還是搖搖頭。這三人給出的價格,已經(jīng)夠高了。不過,高珣還是想把價格提一提。
最后,四人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達成了交易。一千錢一斛。
因為高珣今日所帶來的食鹽,只不過是拿來試探市場的。如今,突然加入了三千斛的大單。高珣不得不叫來高誠。同時,也因為三千斛的食鹽量太大。根本就不是高家子弟能幫的動的。于是,高珣又通過齊順,魯方,費元三人。讓他們的手下一起跟著高誠回高家村領取食鹽。
交易談妥后,高珣與齊順三人又交談起來。
其中有一個問題,還困惑著高珣。齊順三人分為三個不同的縣,怎么都一起來到海鹽縣,而且身上都帶這么多錢。
經(jīng)過了解,原來,在吳郡南部,都是海鹽楊家的鹽業(yè)的勢力范圍,他們?nèi)医袢涨皝砗{},就是因為今日是海鹽縣楊家給各縣出鹽的日子。
后高珣在市集賣鹽后,得知高珣的食鹽品質(zhì)好,又價格比楊家便宜,于是三人色趕來看個究竟。得知是真的后,才開始與高珣接洽。
高珣聽完他們的解析,頓時一陣了然。
對于海鹽楊氏,高珣在海鹽縣生活了這么久,還是知道的。海鹽楊氏,是吳郡最大的幾個鹽商之一。同時,也是海鹽縣僅次于李家的家族。
如今,他搶了楊氏的生意,恐怕接下來就是楊氏要針對他了。這必須要早作打算才行。
于是道:“對了,不知道三位還有沒有興趣,再吞下兩千斛精鹽?”
“高小郎君還有兩千斛精鹽?”費元驚詫的問道。
“嗯。不過,這兩千斛精鹽,我不要錢。要糧,也就是一萬石粟米。還且你們必須要運到我家來交易。不知道三位可愿意接手?!?p> 魯方眉頭一皺,因為流民涌入南部,使得南部幾縣糧食飛漲。高珣兩千斛精鹽換一萬石粟米,他有點虧了,但是,如果他吃點虧,可以因此結(jié)交到高珣,也是一件不錯的事。心中頓時下定決心。
于是向齊順與費元道:“凱英兄,伯年兄,這兩千斛精鹽由我接手,如何?”
費元道:“子元兄,我由拳縣豪族也不少,一千精鹽根本不夠,還是我來吧?!?p> 齊順也不甘落后道:“我余杭豪族更多,還是我吧?!?p> “三位無需爭搶。其實你們等給珣半個月時間,我給你們每人五千斛。那時,不管是用糧食,鐵錠交易也好,還是用錢直接買也行?!备攉懶χ?。
“當真?”三人同聲道。
”當真?!案攉懣隙ǖ牡?。有了一萬石粟米,他就有足夠的信心,用半個月的時間,生產(chǎn)一萬五千斛食鹽。
齊順三人頓時大喜。最后的兩千斛食鹽,齊順三人還是平分。
在與高珣相商一番,商討好交易時間后,齊順三人心滿意足的才離去。
高珣送走齊順三人,回到攤位的時候,從家里帶來的兩車食鹽已經(jīng)被賣的差不多了。
可攤位前,還有許多百姓沒有買到鹽。他們正失望的看著高珣等人的攤位。
高珣見狀,大聲道:“因為今日帶的數(shù)量有限,有什么對不住的地方,還請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原諒一二。明日我等還會再來,價格不會變。還請各位父老明日再來?!?p> 眾人見高珣如此說,雖然心中失望,但還是漸漸的散去。
這時高梁已經(jīng)走了過來,臉上很是欣喜的道:“五郎君,我等今日賣鹽,所得的錢有六萬一千錢。除去鹽稅六千一百錢,最后還剩五萬四千九百錢。”
“嗯,梁叔對錢財數(shù)目很精確嗎?對了,等會還有一批錢送來?!备攉懞苁求@訝高梁的能力,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把錢給算清楚,這到是個人才。
“五郎哪里來的錢?”高粱雙眼瞪的牛眼一般大。這也怪他,他忙著說錢去了,沒有注意到高珣在與齊順等人去了后院談生意。
高澤,高江,高平三人聽到聲響,也個個的圍攏了過來。
“余杭縣,由拳縣,烏程縣三縣的鹽商,在我這,他們每人要了一千斛食鹽。珣是每斛一千錢給他們,現(xiàn)在大兄已經(jīng)帶著他們的手下,回高家村取鹽去了?!?p> “啥?每人一千斛?還以一千錢一斛算?子平,你來算算,這總共多少錢?“高江瞪著雙眼,問身邊的高安道。
“三百萬錢?!备甙舱Z氣有點顫抖的道。
“多少?我剛才沒有聽清楚?!备呓瓝噶藫付?,雙眼直直的看著高安,又確定一遍的問道。
“是三百萬錢,聽清楚了。”高珣微笑看著眼前各人的激動得神色。
高珣此時也是一樣。只是他善于隱藏而已。有了這錢,他所要做的事,就容易了許多。高家也會因此而崛起。
“沒想到這鳥廝的食鹽,這么容易弄到錢。今日我算是服了老五了?!案呓蚋攉懲度チ藵M眼的佩服眼神。他們以前為了一個銅錢,都恨不得弄成兩半花,現(xiàn)在一下出現(xiàn)這么多,這需要多久才能花完?
高珣指了指高江,無聲的搖了搖頭,道:“好了。梁叔,錢全都交給你保管,你來當我高家的管家。”
“啊,謝。謝五郎君?!案吡阂姼攉懽屗敻呒业墓芗?,只覺得一切都來的太突然,以至于說話都帶著顫抖。從今日的情形來看,高家的發(fā)展前途不可限量啊,而他以后又是高家的管家,那啟不是也跟著水漲船高?
高澤,高江二人對高珣把錢財交給高粱管著,一點反對的意見也沒有。他們對高梁的本性還是很了解的,精打細算,精明,但就有一點不好,有點膽小。
高粱從并州跟著他們一家來到揚州這么多年,就僅僅因高家救了他們父子一命,就死死的要報答高家,連著把他們父子二人的姓都改了,這幾年在高家,即使高家無論怎么的落魄,從來就沒有抱怨過,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過。
高安就更不用說了,他的老父能得到高家的信任,他替他父親高興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