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青山巍巍

第四十七章 西州開堂

青山巍巍 一兩春風(fēng)穿堂 3271 2024-05-18 20:09:00

  那日清晨,阿笙剛出房門,便見阿七抄著手在院內(nèi)候著了。

  “怎么了?”

  阿七道:“公子今日要去拜訪圓覺大師,讓我來喚你一起?!?p>  阿笙剛睡醒,腦子不甚清醒,阿七見她聽聞此事眼中盡是茫然,半響仿似才想明白此等機會可謂是千載難逢。

  當(dāng)年阿笙得了仲景的賞才初得名聲,入了華清齋,圓覺大師是當(dāng)世無二的智者,若能得其接見,這是何等榮光。

  阿七見阿笙滿眼精光的模樣,白了她一眼,隨后轉(zhuǎn)身,領(lǐng)著人往啟樹園而去。

  阿笙到的時候,裴鈺正與一老者在樹下相談甚歡。

  林中樹蔭斑駁,裴鈺此時坐在大樹鋪于地面的樹根之上。

  他微微垂首,與老者攀談著。

  老者因體弱靠在軟榻之上,一旁的童子為二人溫煮著茶水。

  阿笙不自覺放輕了腳步,生恐有所打擾。

  老者見有來人,秋水一般的瞳眸遙遙看了過去,阿笙只覺這雙眼睛中充滿了包容與慈悲,心下只覺柔軟。

  裴鈺回頭見她到了,示意她走上前。

  阿笙走近方聽二人以古摩訶語在交談,她不失禮數(shù)地向老者見禮,老者言語中滿是謙和,他看著阿笙說了一句,阿笙依舊帶著不失禮的笑意,略有些僵硬地看向裴鈺。

  “家主,我聽不懂?!?p>  “抱歉,我忘了?!?p>  聞此,老者立刻換了東境的語言,而裴鈺在一旁卻是笑了笑。

  阿笙低首道:“是我才疏學(xué)淺了。”

  老者看著阿笙,道:“我倒是未想到你這般年紀(jì)也能讀得進(jìn)去那些繁瑣的東西?!?p>  阿笙又看了看裴鈺,知她有些拘束,裴鈺道:“無妨,你便當(dāng)只是見尋常老者就行。”

  得了裴鈺這話,阿笙方才摸了摸鼻尖,對圓覺道:“讀是能讀,就是讀不太懂?!?p>  聞此,圓覺絲毫不會覺得冒昧,反而大笑了起來。

  裴鈺淺笑道:“她對自己要求頗高,她的‘不懂’倒也勝過常人口中的‘懂’?!?p>  阿笙這數(shù)日的能耐裴鈺看在眼里,她并非如自己所說那般無知,或許是因自小身邊的師父都過于厲害,才會讓阿笙在學(xué)識上常有自愧不如之感,因此總認(rèn)為自己是不懂的。

  聽裴鈺這么說,老者來了興致,當(dāng)下要考教阿笙一番,阿笙雖然心如擂鼓,卻還是端持著禮儀,等著圓覺的問。

  圓覺自然不會去為難一個小女娘,他先問《博物致知》的“文化篇”,又問了《心體攝像》的“境心篇”,都是從前苦無多有涉獵的內(nèi)容,阿笙自然是熟悉的。

  圓覺靜靜地聽阿笙一一答來,這一老一小的問答,仿似靈魂終點慈悲的回望,看向勃發(fā)旺盛的生命。

  圓覺聽著阿笙所述,雖不完美,但也頗覺驚艷,這般年紀(jì)便能有如此見解,實屬難得,復(fù)又問了一些他所著文典當(dāng)中的內(nèi)容,阿笙亦一一答復(fù),熟練程度更勝前問。

  見阿笙幾乎對自己文典的內(nèi)容倒背如流,圓覺雖覺不太可能,卻還是問道:“你竟是都記下來了?”

  阿笙點了點頭,道:“字字句句,如鑿刻在心?!?p>  聽完此言,圓覺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方道:“如此,我便不怕自己的心血會被人遺忘了?!?p>  林中風(fēng)起,吹散了茶壺的煙氣,裴鈺看了看阿笙,低斂了眉目,這才是他讓阿笙來的真正原因。

  圓覺近年身體減弱,他便是想讓圓覺親眼所見,有后輩之人已能背誦其經(jīng)典,智者慧能已有傳承,那是比人之性命還能長存百年千年之物,只要還有人記得文典內(nèi)容,智者圓覺便長存于世。

  圓覺復(fù)又與阿笙聊了許多,他早年亦是跋涉千里江山,見過眾多風(fēng)土人情,阿笙亦曾隨著先生四處相地,一老一小有許多可聊的話。

  阿笙此時方知為何外界會予以圓覺“智者”之稱,天地寰宇,但凡阿笙提出的,他皆知曉,無論哪個學(xué)派,哪番言論,他都能論述深刻,如學(xué)識之海,竟是取之不盡。

  阿笙不過與他相談這番功夫便覺獲益良多,她一時有些羨慕,當(dāng)年裴鈺竟然能在圓覺身邊修習(xí)一年。

  阿笙正說得起勁,裴鈺忽而輕聲提醒她,這才看到,圓覺不知何時沉沉睡了過去,陽光穿過枝椏滑上老者慈祥的臉,讓人不忍驚擾。

  此時日近晌午,二人也該返回了。裴鈺起身與那童子輕聲拜過,又著人去取來薄毯,為圓覺蓋上,復(fù)帶著阿笙離開了啟樹園。

  近一個月之后,南北上千學(xué)士紛紛開始抵達(dá)西州王城,不日,裴鈺即將在大盛堂開堂宣講圓覺大師經(jīng)典之作。

  那日,千人仰首聽堂,王庭大盛堂內(nèi),裴鈺著一襲文士袍,禮戴玉冠,蘭玉之姿,不辭文骨錚錚,他雖年輕,堂下亦有年紀(jì)數(shù)倍于他之人,但卻無人敢輕慢。

  開堂當(dāng)日,不斷有人將裴鈺堂上所講,一一傳遞給啟樹園內(nèi)的圓覺,以及在繁花殿與裴妙音一同等候的賀蘭倬。

  阿笙與眾人一同站在大盛堂內(nèi),她居于角落,看著天光透過窗戶照向那人輕靈無雙的眉眼,還有糅合其中的純粹。

  阿笙此時仿似能明白一些,為何當(dāng)年裴氏能以文禮之法替太祖平天下人心,受諸家供養(yǎng)。

  胸中仿似有一股復(fù)雜而濃郁的情緒欲迸發(fā)而出,卻又始終找不到情緒的支點,只能被她一次次深沉的呼吸壓了下去。

  阿笙回頭便見易瀾山等人眼中滿是驕傲與感動,就這般看著遠(yuǎn)處正在講學(xué)的人,原來學(xué)問也能讓人心潮澎湃,賦予人難以言說之感。

  一堂講學(xué)足足三個時辰,裴鈺未顯半點疲態(tài),眾人亦然。

  但人的時光終究有盡頭,裴鈺最后放下文冊,眾人亦隨即起身,千人拜服。

  裴鈺躬身拜謝眾人的聆聽,而后又向一旁的童子詢問,啟樹園那里是否有修正之言或其它的指示。

  阿笙此時方明白為何裴鈺會這般重視此次的講學(xué),今日他講堂的對象不僅是這南北而來的學(xué)士們,還有啟樹園內(nèi)的圓覺本人,他是在向自己敬佩的先生交一份屬于學(xué)識的答卷。

  天地君親師,對裴鈺而言,天地恒存,君親二字多是算計,唯有師者在他心中可尊為上。

  裴鈺如此年紀(jì)便能以學(xué)識令千人拜服,這般盛景傳回了央國帝宮卻又是另一番場景。

  帝宮皇極殿內(nèi),言臣將西州千人向裴鈺求學(xué)一事告知軒帝,卻見軒帝聽聞許久不發(fā)一言。

  “眾人拜裴九公子為一堂之師。裴氏之名廣播南北?!?p>  宋執(zhí)是清貧出身,向來看不慣世家把持上流資源,今日得此機會上諫,便多添了幾句,“聽那些人言,如今知裴氏之名,卻不知央國何人為帝?!?p>  然這句話的原話卻是出自一名來西州聽堂的老者,這名老者常年在山中修行,他入山之時裴氏老家主尚在,不知今朝年歲,方問今日央國何人為帝。

  而這句話被宋執(zhí)講了出來,卻是另外一番味道。

  軒帝聽到這里,將手中杯盞怒摔于地,險些將人砸到。

  宋執(zhí)低首,不敢再多言。

  此時辛掌事來報,合德公主覲見。軒帝方收了怒意,讓宋執(zhí)先行下去。

  合德剛?cè)牖蕵O殿的外院便聽得其內(nèi)杯盞摔碎的聲音,她看了看辛欒,后者搖了搖頭,不好多言。

  前些時日,裴陵邱一案方才徹底查辦清楚,朝中上下數(shù)十戶人家與其有牽連,軒帝心中有火,對裴氏的怨憤到了極致,卻又暫時拿捏不得,只能另找宣泄之處,當(dāng)即下令全部按照結(jié)黨營私辦,成化的大獄都快關(guān)不下了。

  今日又聽得這番言論,自然該是怒火中燒。

  合德見禮過后,見軒帝面上怒意尚未全消,于是她先掛上了笑,道:“今日我去抽查了猛兒的功課,父王猜怎么著?”

  聽得合德說到幼子,軒帝面色又緩了緩,“他慣常喜于玩樂,夫子的話是不愿聽的,還能如何,自然是差得一塌糊涂。”

  合德軒帝口中雖不是贊揚的話,語氣卻松了許多,因而道:“所以我在想給猛兒換個先生?!?p>  “可有人選?”

  合德淺笑,道:“裴氏九郎?!?p>  軒帝聞此愣了愣,他微凝雙目,道:“你可知你點是裴氏的家主?”

  合德淺笑,道:“兒臣知要裴鈺來為猛兒當(dāng)先生過于大材小用,但若是只當(dāng)猛兒三個月的啟蒙先生呢?”

  見軒帝并未立即反駁,合德繼續(xù)道:“我們的目的只是借猛兒之名拉攏裴鈺?!?p>  拉攏二字一出,軒帝眉頭便幾不可聞地皺了皺。

  合德繼續(xù)道:“裴氏當(dāng)年能幫著太爺爺平人心,為何不能在今日幫父王鎮(zhèn)江山呢?”

  “裴鈺年輕,若是能借猛兒之名向其示好,令其親近,再借機拉攏,此后裴氏又何嘗不能是父王手中的尖矛與厚盾?”

  軒帝聽完合德之言,不由往后靠了靠。

  他看了一眼淑麗的女兒,念及她如今相較裴鈺不過年長兩歲,合德這番話中難免讓人讀出別的意思,若說拉攏,在軒帝眼中自然是姻親之喜更為牢靠。

  “德兒,你駙馬之選可有意向?”

  聽軒帝忽然問這個,合德垂首,“暫無?!?p>  軒帝并未直言自己所想,也未再問此事,而是允了合德所奏。

  合德離開皇極殿時,眉目微蹙,她自然是猜到了軒帝所想,皇家雖有宗親與裴氏有過聯(lián)姻,但卻無嫡系的接觸,這也是當(dāng)年太祖的交代,畢竟太祖也會擔(dān)憂,皇家根基不如裴氏深遠(yuǎn),恐權(quán)力被反噬。

  但到如今百年盛世,皇權(quán)穩(wěn)固,而裴氏漸有頹勢,軒帝心中萌生聯(lián)姻的想法便也合理了。

  但圣賢以才德品性服人,對于裴氏的兒郎來說,姻親這般的招攬怕是落了下乘。

  念及此,合德抬步走進(jìn)暮色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