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的繁華京城,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才子佳人,雖出身于顯赫的官宦之家,卻因家族的清貧而生活簡樸。李格非,禮部員外郎,以其清廉著稱;趙挺之,吏部侍郎,亦以廉潔自守。兩家的聯(lián)姻,雖是門當(dāng)戶對,卻無半點奢華之氣。
趙明誠在太學(xué)攻讀,每逢初一、十五告假歸家,是他與李清照團(tuán)聚的寶貴時光。這一日,他如往常一般,踏著清晨的露珠,匆匆趕往當(dāng)鋪。他身上穿的是簡樸的長衫,手中提著幾件衣物,這些都是他平日里舍不得穿戴的。他的眼神堅定,心中卻有一絲苦澀——為了與愛妻共度時光,不得不出此下策。
趙明誠在當(dāng)鋪的門口,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每一次的交換都是對自尊的一次挑戰(zhàn),但為了與李清照共度時光,他愿意放下一切。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復(fù)雜的情感,既有對物質(zhì)的無奈,也有對即將與愛妻相聚的期待。他的腳步雖然輕盈,但每一步都顯得沉重,因為他知道,這些銅錢不僅僅是交換的媒介,更是他與李清照共同生活的一部分。
當(dāng)鋪里,趙明誠將衣物交給掌柜,換來幾枚銅錢。他小心翼翼地將錢收入懷中,深怕一不小心就會丟失。他的腳步輕盈,心中卻充滿了期待。他知道,李清照一定在家中等待著他,等待著他們共同的愛好——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碑文。
相國寺市場,人聲鼎沸,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趙明誠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相國寺市場,人聲鼎沸,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趙明誠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市場上,趙明誠的目光在各個攤位間游移,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李清照的思念。每一個攤位,每一件商品,都讓他想起了與李清照共同度過的時光。他挑選碑文時,心中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他知道這些碑文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歷史的見證,是他與李清照共同熱愛的文化傳承。最終選定在一家賣碑文的小店。他走進(jìn)店內(nèi),店內(nèi)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碑文拓片,有的字跡工整,有的則顯得古樸拙樸。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一塊看似普通的石碑上,那上面刻著的,是一段關(guān)于古代祭祀的銘文。
他小心翼翼地將石碑拓片買下,又挑選了一些新鮮的果實。他的心中充滿了喜悅,這些碑文和果實,將是他們夫妻二人今日的小小樂趣。
回到簡樸的家中,李清照已經(jīng)在庭院中等候。她身著素雅的衣裙,手中拿著一本詩集,正低聲吟誦。陽光灑在她的發(fā)梢,為她增添了幾分溫婉的氣質(zhì)。聽到趙明誠的腳步聲,她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明誠,你回來了?!彼穆曇羧岷?,如同春風(fēng)拂過湖面。
趙明誠快步走向她,將手中的碑文和果實遞給她?!扒逭?,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當(dāng)李清照接過碑文時,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這些碑文,不僅僅是趙明誠對她的愛,更是他們共同追求的知識和文化的體現(xiàn)。她的手指輕輕觸摸著碑文,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字跡背后的故事,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知識的渴望。
兩人坐在庭院中的石桌旁,相對而坐。他們將碑文鋪展在石桌上,一邊品嘗著新鮮的果實,一邊討論著碑文上的內(nèi)容。李清照的見解獨到,趙明誠的學(xué)識淵博,兩人的對話如同琴瑟和鳴,充滿了智慧的火花。
“你看,這里的字跡,應(yīng)該是唐代的風(fēng)格?!崩钋逭罩钢闹械囊恍凶?,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趙明誠點頭,他的手指輕輕劃過那些字跡,“確實,這種筆法,只有唐代的書法家才能駕馭?!?p> 在石桌旁,兩人的對話不僅是對碑文的解讀,更是心靈的交流。李清照的每一個獨到見解,都讓趙明誠感到驕傲,而趙明誠的淵博學(xué)識,也讓李清照感到敬佩。他們的對話,不僅是對碑文的探討,更是對生活的感悟,對愛情的頌歌。
夕陽下,兩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長,他們的心靈在這一刻得到了交融。他們知道,盡管物質(zhì)上他們并不富有,但在精神上,他們卻是最富有的人。他們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卻充滿了詩意和溫暖。他們的愛情,如同這晚霞,雖然短暫,卻絢爛無比。
隨著夕陽的漸漸沉沒,晚霞的色彩也從熾熱的紅轉(zhuǎn)為深沉的紫,兩人的討論聲漸漸低沉,他們的目光不時交匯,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李清照輕聲吟誦著碑文中的詩句,趙明誠則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妻子深深的愛慕和尊重。他們知道,這份精神上的富足和情感上的滿足,是任何物質(zhì)財富都無法比擬的。
夜幕降臨,庭院中的燈火漸漸亮起,兩人依舊沉浸在碑文的世界中,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guān)。他們的心靈在這一刻得到了交融,他們的愛情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他們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在彼此的陪伴下,變得無比豐富和精彩。他們的愛情,如同這晚霞,雖然短暫,卻絢爛無比,照亮了他們的人生。
兩年的時光悄然流逝,趙明誠終于踏上了仕途,成為了一名官員。盡管有了獨立的經(jīng)濟(jì)來源,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依舊保持著簡樸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心中有著更為高遠(yuǎn)的追求——“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對于這對文壇伉儷而言,物質(zhì)的豐裕遠(yuǎn)不及精神的富足。趙家的書房雖然藏書豐富,但對于渴求知識的李清照和趙明誠來說,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他們不滿足于現(xiàn)狀,通過各種渠道,向親友故舊求助,希望能夠借到朝廷館閣中收藏的罕見珍本秘籍。每當(dāng)?shù)檬?,他們便“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沉浸在古籍的海洋中,忘記了外界的喧囂。對于名人書畫、三代奇器,夫婦二人更是情有獨鐘。他們不惜“脫衣市易”,只為將這些珍貴的文物納入自己的收藏。然而,他們的力量畢竟有限,有時候也會遇到無法承受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