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并未讓許維久等,圖欽保驅兵直追著楊遇春來到馬背山下。望著山下那蜿蜒綿長的火龍,沖天而起的喊殺聲,許維呶了呶嘴,示意唐大方可以準備射殺圖欽保了。
只見唐大方單手拉開弓,不斷移動著方位瞄準山下被大團火把圍住的圖欽保。
許維頗為擔心地問道,
“唐兄弟,你有把握一箭射殺圖欽保嗎?”
唐大方自信地答道,
“許兄弟,你放心吧,我不會給你丟臉的?!?p> 此時的圖欽保尚不知死期將至,身著大紅重盔,四周圍著數(shù)十名親兵,顯目地騎在高頭大馬上大聲督促著兵士快速上前,緊咬住楊遇春,務求全奸敵軍于此地。
楊遇春率兵佯裝大敗,陣形松散地逃向馬背山山頂,而圖欽保則率眾窮追不舍。一逃一追,時間一長,圖欽保軍的隊形也不是太緊湊,而圖欽保更是逐漸地沖至隊伍的最前沿。
唐大方見時機已到,便弓弦一松,箭直朝圖欽保的腦門而去。此箭速不亞于后翌射日。在許維的眼中只覺得唐大方手一松弦,這圖欽保便應聲而倒,從馬上摔了下來。隨后唐大方更是連續(xù)兩箭,只聽得兩聲弦響,兩名護旗手又分別中箭落馬。
此時清軍前軍有些混亂,中央帥旗因護旗手被射死而緩緩倒下,導致許多士兵開始后撤。不過后軍不曉得主帥陣亡依舊隊形整齊地向前挺進。
許維見狀,趕緊朝著清軍大喊道,
“圖欽保已死,圖欽保已死?!?p> 在許維身邊的麒麟衛(wèi)將士也齊聲朝著已行進至山腰的圖欽保軍大聲叫喊著,“圖欽保已死,圖欽保已死。。。。。。”這千人齊喊,聲音直沖云霄,百里都能聽得見。
圖欽保的親衛(wèi)隊見主帥腦門中了一箭當場斃命,早就搶了圖欽保的尸身掉頭便撤,引發(fā)前軍向后大批地涌退過去。
后續(xù)的清兵被前軍一沖便把陣形給沖散掉了,再眼見兩柄帥旗翻倒在地,前軍更是不斷地潰散過來,加上麒麟衛(wèi)的喊聲,都認定主帥已死,于是軍心大亂,紛紛丟棄兵刃撒腿掉頭便跑。
此時的清軍已是毫無陣形可言,漫山遍野都是在返身逃跑的兵士
楊遇春見狀馬上率兵士折返殺回敵陣中,而許維也抓住機會率兵從山頂上掩殺過來。
許維此時沖鋒在前,一馬當先,逢人便砍。在馬匹下山的速度及自身運刀的力道下,圖欽保軍凡是落后的兵士,皆被許維策馬趕上,緊接著便是一刀砍斷腦袋,干勁利索地頭顱分家,身體直挺挺地摔倒在地。
在如旋風般掃過之后,在許維的身后倒斃著不下十六個清軍士兵的無頭死尸。許維依舊策馬尋找著尚存的小團隊沖殺,其身后還跟著近百名的騎兵。
主帥如此勇猛,麒麟衛(wèi)其他將士更是士氣大振。
弓箭手們站于高處向下射出密密麻麻的箭雨,飛向正自逃跑的大批清兵。不少清兵都是后背連中上幾箭,面朝黃土心有不甘地死去。
步兵成群結隊地撒開大腳,與清兵來個競賽。追上之后依靠人多就是幾槍捅出,清兵早已毫無斗志,不是被捅死就是束手就擒。
麒麟衛(wèi)騎兵更是揚鞭狂追,見著落單的清軍騎兵便是賞上一刀,許多被趕上的清兵從疾馳的馬上翻滾下來,一只腳還掛在馬蹬上,活生生地被拖著行了數(shù)米遠。
清兵臨死前的慘叫聲此起彼伏。收入眼簾之中的盡是倒于血泊中的清兵,破損的清龍旗丟棄于地上有百面之多,而散落一地的兵器更是多不勝數(shù)。無數(shù)戰(zhàn)馬因無主人而在戰(zhàn)場上慢慢地走著。
在經(jīng)過半個時辰的追殺之后,圖欽保軍大致上已折損過半,即六千兵馬被麒麟衛(wèi)消滅了足足近四千,陣亡的把總、千總、游擊等不下十余名。
圖欽保軍畢竟也算是久經(jīng)陣戰(zhàn)的軍隊,一陣慌亂過后,一名副將又開始聚攏殘兵,想作困獸之斗,反撲一下。
好不容易聚集了近千名士兵,正要重整之際,卻被正在捕捉目標的許維給發(fā)現(xiàn),快速拔轉馬頭,率兵直沖至此名副將跟前,劈頭就是一刀。
這一刀迅雷不及掩耳,砍得這名副將一點反應都來不及做出,直接“啊”的慘叫一聲,半邊臉被劈去,手中長槍掉落地上,發(fā)出一聲噹的巨響,此副將斃于馬下,從頸處噴出的大量鮮血濺了許維滿身。
隨后的麒麟衛(wèi)將士又是一陣的沖殺,把圖欽保軍的最后殘余的尚有作戰(zhàn)能力的小股兵團都給沖散掉。
圖欽保軍此時才算得上是全軍覆沒,尸橫遍野。僅余數(shù)百人在一員參將的帶領下,傖惶逃竄。
許維并未窮追不舍,勒住馬韁并指令部下不準追擊。有些將領不解,許維目望遠方緩緩解釋道,
“這圖欽保是被我們消滅了,可還有個木塔爾在等著我們,大戰(zhàn)才剛剛拉開序幕。”
為了能有時間休整,許維在戰(zhàn)場上向麒麟衛(wèi)將士發(fā)出高伉的聲音道,
“全軍馬上回營準備迎接下一場戰(zhàn)斗?!甭曇艚?jīng)許維運足內力傳出后,在整個戰(zhàn)場上回旋徘徊。
許維一帶馬韁便徑自回營,麒麟衛(wèi)極有素質地整隊開拔回營地,只留小股兵士在戰(zhàn)場上清理戰(zhàn)利品。
當許維一進大帳,正要召集諸將商討如何對敵之時,楊芳從外匆匆進來,稟報己方的戰(zhàn)況道,
“大人,那木塔爾本也已上鉤,緊隨我軍身后。可不知為何,他突然停止追擊,迅速擺脫我軍的糾纏,退回哈赤密堅守不出?!?p> 許維正在打算是否要如圖欽保般依樣劃葫蘆時,卻聞得如此不好的消息,這臉馬上拉了下來,手指不住地敲打著案桌,思量著下一步計劃。
既然木塔爾不上當,那原計劃就無法實施,這和珅起碼還有一支援兵在威脅著自己。該如何是好呢?
許維暫時想不出什么好的方子,只好問諸人,想來個集思廣益,開口道,
“諸位,你們是否有好的方法能把這木塔爾的兵馬給退去?看這木塔爾的用兵,想來也是員沙場老將,現(xiàn)在他閉門不出戰(zhàn),實在是令我們頭疼不已。有他這支奇兵在,我們就無法順利殲滅和珅?!?p> 許維轉望四周,收入眼底的盡是將領們搖頭的表示。看著看著,許維注意上一人,此人立于楊遇春身后,三十左右,面龐清癯,三縷長須迎風而動,一身皂衣,顯得不露山不顯水的樣子。但許維卻從他的眼神中看出點端倪來,想來此人已是胸有成竹。
許維見此人并不打算主動出來說話,也只好先點名問楊遇春道,
“時齋兄,身后之人乃何許人也?”
楊遇春見問上自己,便指著那書生開口答道,
“此人姓林名賓日,乃福建侯官府人也,也是我的故交。他經(jīng)年在這甘肅一帶教書,正巧碰上我們在此打戰(zhàn),便投靠于我想為朝廷效力?!?p> 許維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對林賓日發(fā)問道,
“我看林先生似乎對目前的局勢頗有自己的見解,能否不吝賜教?”
林賓日瞧了瞧許維,發(fā)笑說道,
“許大人乃是朝廷重臣,現(xiàn)在卻為木塔爾兵阻哈赤密未能順利殲滅和珅所部而煩惱,此事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闭f著說著,這林賓日不禁揚天長笑不已。
這笑聲雖說有些刺耳,可許維還是不慍不惱地恭謙地問道,
“還望先生能點撥在下一番。”沖著林賓日,許維離開帥案向他一長輯。
林賓日上前幾步,攙起許維,正經(jīng)地說道,
“和珅只知貪賄,早已是惹得舉朝皆怒,能助大人一臂之力乃是我林某人之榮幸。我有一計獻與許大人,定可退那木塔爾之兵?!?p> 許維聽后總算松了口氣,問題應能圓滿解決。
注:1、戚繼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將。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25歲被提升為署都指揮僉事。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繼光從浙江義烏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農民和膘悍的礦夫共3000余人,采用營、官、哨、隊四級編制方法編成新型軍隊。經(jīng)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這支新軍隊伍很快成為軍事勁旅,人稱“戚家軍”。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舉侵犯臺州,戚繼光率領所部九戰(zhàn)九皆,取得舉世聞名的臺州大捷。次年夏,率戚家軍南下福建,蕩平倭寇在橫嶼、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
嘉靖四十二年(1563),與福建總兵俞大猷、廣東總兵劉顯等人取得平海衛(wèi)大捷。次年,升總兵官,鎮(zhèn)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華、溫州兩府。是年11月,倭寇2萬人圍攻仙游,戚繼光“用寡擊眾,一呼而輒解重圍;以正為奇,三戰(zhàn)而收全捷?!睆拇耍:σ丫玫馁粱冀K被蕩平。
隆慶二年(1568)五月,戚繼光被任命為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zhèn)軍務,領兵鎮(zhèn)守北部邊關。他在北方御邊的16年,“邊備修飭,薊門安然”。
萬歷十一年(1583),因遭朝中權貴排斥,戚繼光被調到倭患早已蕩平的廣東任鎮(zhèn)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還鄉(xiāng),回到山東蓬萊。萬歷十六年(1588),逝世于蓬萊故里。
2、綠營:清軍入關后其主力八旗部隊的兵力僅有20余萬,且有大半駐守在北京,清廷為了彌補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強在全國的統(tǒng)治,便開始招募漢軍和將明朝的降軍進行改編,為了和八旗部隊有所區(qū)別,這支漢人部隊使用的是綠旗,有因為這支部隊的建制單位是營,所以稱為綠營,史稱綠營兵。
綠營兵分為馬兵、戰(zhàn)兵、守兵、水師四種,分駐于北京和各省。駐守在北京的綠營兵稱為巡捕營,由步兵統(tǒng)領統(tǒng)轄,駐守各省的綠營兵有督標(由總督統(tǒng)轄)、撫標(由巡撫統(tǒng)轄)、提標(由提督統(tǒng)轄)、鎮(zhèn)標(由總兵統(tǒng)轄)、軍標(設于四川、新疆,由將軍統(tǒng)轄)、河標(由河道總督統(tǒng)轄)、漕標(由漕運總督統(tǒng)轄)。標下設協(xié),由副將統(tǒng)領,協(xié)下設營,由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分別統(tǒng)領,營下設汛,由千總、把總統(tǒng)領。
3、圖欽保,瓜勒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以前鋒校從將軍明瑞征緬甸,有功,授三等侍衛(wèi),賜號法福禮巴圖魯。遷健銳營副前鋒參領。乾隆三十七年,從將軍阿桂征金川,功最,擢陜西固原鎮(zhèn)總兵。事定,圖形紫光閣,與德赫布并列前五十功臣。四十六年,撒拉爾回叛,圖欽保將五百人助戰(zhàn)。圖欽保從尚書和珅率兵越水磨溝自馬背山進逼賊巢。賊自山坡逆上,圖欽保持刀奮戰(zhàn),馬蹶,中箭,被創(chuàng),卒,賜白金七百。
4、木塔爾,小金川人。乾隆三十七年,小金川頭人僧格桑為亂,拒清師,木塔爾率親屬及所部降。將軍溫福令從軍,即率土兵奪八角碉,降千馀人,累擢三等侍衛(wèi),賜孔雀翎。上嘉其誠,果擢頭等侍衛(wèi)。師攻喝拉依,索諾木等出降,賜號贊巴巴圖魯。圖形紫光閣,列后五十功臣。授八角碉屯守備,督帛噶爾角克及薩納木雅諸地降人屯田。四十六年,甘肅撒拉爾回蘇四十三攻陷蘭州,上命領侍衛(wèi)內大臣和珅軍討之,木塔爾從,中槍傷,賜銀緞。復攻華林寺,再受傷,賜二品銜,以四川管理降番副將題補。四十九年,甘肅固原回田五等馀黨踞石峰堡,上命成都將軍保寧討之,木塔爾從,力疾赴調,賜散秩大臣銜。五十三年,從征臺灣,偕侍衛(wèi)博斌等生擒首逆莊大田於瑯嶠。臺灣平,復圖形紫光閣,列前二十功臣。六十年,從征苗匪。破之,賜荷包。以病還師,至資陽,道卒,賜白金百。
5、林賓日(1749-1827),福建侯官府人,字孟養(yǎng),號旸谷,29歲中舉,授知縣職。因厭倦官場之黑暗,辭官歸里以教書為生,育有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