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三害,紈绔子弟,能有這樣的本事?”中郎官走后,楊彪一人在書房里自語著,眉頭始終沒有舒展開來,這樣的事情的確很難令人相信,但他的女兒也絕不會說假話。
孤男寡女在深山野嶺中渡過一夜,這件事必定會鬧得沸沸揚揚,從山賊手里逃脫,又從惡狼谷脫險,還帶著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這豈能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這時候的人最終名節(jié),尤其是像楊彪這樣的大家族,作為士族的代表,楊蓉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弘農(nóng)甚至洛陽,在這種情況下,不把楊蓉許配給陶商,楊家肯定會為此事蒙羞!
但陶商卻又是東城三害,惡跡斑斑,和楊家成為姻親,即使陶謙也有些官職,名聲也不錯,但讓陶商成為楊家的女婿,同樣會成為笑談。
楊賜已經(jīng)辭官在家養(yǎng)病,楊彪成為下一任家主,自己的寶貝女兒、掌上明珠,前來聘親的高官士子不計其數(shù),但偏偏出了偏頗,剛接任家主就遇到這樣棘手的事情,楊彪倍感頭痛。
想著女兒訴說歷險情形時的那種表情和眼神,楊彪就暗自嘆息,作為五官中郎將,他歷經(jīng)無數(shù)人事,又從這個年齡過來的人,豈能看不出女兒對陶商的崇拜之情?
而且以他對楊蓉的了解,恐怕以后也是非陶商不嫁了!
“陶謙這只老狐貍,難道真的是在藏拙不成?”思來想去,楊彪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戰(zhàn)群狼,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女兒說得栩栩如生,絕不是吹噓,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陶商隱藏了實力,但故意把自己弄得聲名狼藉,又是為了什么?
思索半晌之后,楊彪忽然眼睛一亮,沉聲道:“不管你是真是假,待我布局試探一番便知虛實,如若能成,也能順便洗刷這小子的紈绔之名,加之前幾月小有才名,倒也值得培養(yǎng)一番?!?p> 揉了揉發(fā)痛的眉心,楊彪輕嘆一聲,疲憊地走向了后堂,無論如何,自己女兒毫發(fā)無傷地回來,就值得慶幸了!
朝野和士族中的那些傳言,陶商是聽不到的,大家完全不在一個圈子之內(nèi),而且那些無聊的東西他也不值得去關(guān)注,他現(xiàn)在全力準備的,是隨時可能的出征!
第二天一早,騎著那匹軍馬再次狂奔向北邙山,要不是和那個黑衣人有約定,他打算要換個地方了,經(jīng)過這件事,弘農(nóng)和北邙山境內(nèi),自己肯定成了焦點,要想悄悄的鍛煉已經(jīng)成了奢望!
那片樹林中,黑鬃馬早已不見蹤影,想必是被人牽走了,在約定的地方,黑衣人早已等候多時,聽到身后的動靜,黑衣人轉(zhuǎn)身道:“這兩天的事情,我聽說了,惡狼谷,我也去了一趟,你的表現(xiàn)很不錯!”
陶商笑笑:“主要是無意中得到了一把趁手的兵器!”
黑衣人言道:“你的表現(xiàn)其實遠遠超出了世人對你的看法,無論是作詩弄文,還是從對付你的兩個同伴開始,你已然完全改變,雖然不知為何你幡然醒悟,但以你現(xiàn)在的心性和努力,將來必成大事!”
“這事你怎么知道的?”陶商吃了一驚,沒想到這黑衣人竟然知道自己設(shè)計除掉劉威和高戴的事情!
黑衣人忽然笑了一聲,笑得有些落寞,言道:“我雖然不能混跡官場,卻在黑白兩道有些朋友,你那天晚上派人下迷藥,那小子正好是我追蹤的一名小賊,那一夜的情況,我都看到了!”
“原來如此!”陶商點點頭,除害也不算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以高戴二人的行徑,也背不上出賣朋友這樣的惡名,知道了也無所謂,抱拳問道:“你我切磋多日,雖然我目前還不是你的對手,但既知我已經(jīng)悔改前非,就不必如此藏頭露面了吧?”
“呵呵,說來也巧,我今日也是來向你道別的!”黑衣人說著話,把蒙著臉的黑巾解下來,留著三綹胡須,配合著他的身段,的確有一種渾然天成的俠客之風。
“道別?”
黑衣人輕嘆一聲:“不錯,我徒兒在兗州遇到了一些麻煩,我要去解決一下,暫時不能陪你練招了!”
“原來如此!”陶商點頭道:“我也正想說這北邙山已經(jīng)不適合鍛煉,要換個地方呢!”
黑衣人走過來,從懷中拿出一卷書遞給陶商:“你我相見,也是有緣,這是一本劍訣,你有空可以練習一下,戰(zhàn)場之上雖不能用,但能防身,其中有些輕功提縱術(shù)的口訣和要領(lǐng),會對你大有幫助,還望不以為鄙!”
陶商急忙雙手接過,認真言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絕沒有輕視游俠之意,得此劍訣,商三生有幸!”
黑衣人欣慰地點點頭:“你的悟性,比我那徒兒高多了,將來若能成就功名,還望不忘今日之情,如此足矣!”
陶商躬身道:“你我也算有了師徒之情,還請告知尊姓大名,日后也好相見!”
黑衣人轉(zhuǎn)身,緩緩說道:“燕山王越,后會有期!”話音未落,人早已縱入山林之中,消失不見。
“王越?”陶商卻徹底呆住了:“三國第一大俠王越?”
何曾想到自己誤打誤撞的會得到王越的指點,王越在三國時代也算頗有名氣,只身進入賀蘭山取羌族首領(lǐng)首級,可謂萬里殺敵,周游各州,打遍天下無敵手,只可惜他學的武藝在漢末的亂世沒有多大用途!
一身本事的王越卻又不甘心,總想證明自己,在洛陽盤桓數(shù)年,以圖求得一官半職,只可惜在這個賣官粥爵,門閥士族的時代,他沒有身世背景,根本沒人賞識,遇到陶商,或許只是對他突然改變起了好奇之心吧。
而王越這樣的作為,又何嘗不是一種投資呢?陶商怎么說也是陶謙的長子,再加上這兩月的改變,讓王越看到了一點契機,也只有在陶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援手,成功的機會才更大。